都是兒子和女兒的另一半,為什麼有些老人對媳婦和對女婿態度會不一樣?

等船到橋頭


對某些老人來說,女性與男性的地位並不是絕對的平等的。媳婦和女婿對他們來說都是外人,但對於女婿是哄著的態度,希望他能善待自己的女兒,如果離婚了,那吃虧的肯定是自己的女兒;但對於媳婦,生孩子之前還會哄一下,生了小孩之後態度就會轉變了,某些老人就會想,反正孩子都生了,你還能怎麼樣,所以態度就會越來越惡劣,矛盾會越來越多。離婚了不管女方帶不帶走孩子,對男方而言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他還可以重新結婚生子,但很多女性會在離婚後考慮更多,甚至為了孩子不結婚。


不知義


有些老人對兒媳或對女婿不好要從兩方面去分析。一方面是兒媳或女婿,在孝敬公婆和岳父母問題上做的欠缺,花錢扣門,平時很少給老人買衣服鞋子,又不給零花錢,儘管父母有養老錢,但逢年過節,作為兒媳和女婿也要表達一點心意 ,在一個家庭裡這是長輩和晚輩之間的感情交流。

還有對長輩不太尊重,說話隨便,傷著老人,有的老人當場反駁或爭辯,有的老人壓抑在心裡,幾件事經歷下來,老人就對你反感。還有,在一起生活的時候,兒媳和女婿較懶,地不拖,飯不坐,碗不洗,衣不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老人能不有意見嗎。

但從另一面看,一些老人也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嘴愛嘮叨,不太講衛生等等。雙方都要注意和剋制。據我周圍的家庭瞭解,大部分公婆與兒媳和女婿和岳父母關係相處融恰。處理不好關係原因很多 ,“各家都有難唸的經”。

我有個朋友,他父母在縣城養老,而他岳母一人在他們家一起生活,岳母乾淨、勤勞、賢惠,一天三頓飯都是她做,對岳母很滿意。我說他,岳母這麼好,你當女婿的給她買些好衣服穿。朋友碩他拿了6000元給她老婆陪著她媽到商場買一件5000元的呢子大衣。這女婿也做的很好。

2014年參加一個老年團到山東旅遊時,聽到一位老婆這樣評價她的兒媳,說她兒媳在家裡什活都幹 ,賢妻良母,比自己的閨女還好, 每次旅遊回到家,首先把她在外穿的衣服拿去洗,都不讓她自己插手,她說兒媳對仗夫也好,倆口從未爭過嘴紅過臉,老太太警告兒子,如果對你老婆不好我就不依你。我說你這老太太教子有方,也給你帶來好福氣的報應。

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意思是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這句老話不僅可以衡量家庭長輩與晚輩上,也可用在與人和朋友交往上。人都是有感情的。


yunan申城


你提出來的提問,我覺得現在好像沒有多少老年人會這樣!是不是你身邊有這樣的人!

現在不是多子女時代了。現在家裡孩子少,兒媳婦和女婿都是寶!

現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兒子領回家的媳婦就是兒子給帶回來的寶!兒媳婦是閨女白撿的!

閨女也是一樣,家裡就一個寶貝閨女。閨女領回家的女婿,爸爸媽媽白撿了個兒子!

兒子的另一半是兒媳婦,兒媳婦是自家人!一般的老年人把兒媳婦當做家人看待。兒媳婦永遠是家族裡的人,兒媳婦在家族裡有不可缺少的位置!兒媳婦是家族的功臣,婆婆沒有了以後,兒媳婦就要頂門立戶替代婆婆的位置。家家如此,誰們家也是這樣過日子!

閨女的另一半是女婿。女婿不是自家人,女婿永遠是客人!丈母孃愛女婿這是歷代傳下來的。丈母孃為了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不受委屈。丈母孃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萬一閨女受了委屈孃家人好說話!

我覺得人跟著時代走吧!

自己家裡相安無事就別總是操心別人啦!

我是春韻劉姥姥:自己家裡好好過日子,不要聽別人的閒言碎語!家和萬事興!

2020.4.3.


春韻劉姥姥


這個問題很簡單呀,因為女兒嫁婆家是要在婆家與婆家人一起生活的,現實生活嗎就這樣,天天面對油鹽柴米醋、家庭瑣事不斷,成員之間發生矛盾就很正常了,特別是女人與女人之間(一般女人心眼都比較狹小,容易計較),就更容易發生口舌了,時間長了矛盾更多爭吵也會不斷上升,仇記下,關係就很難相處了,婆婆看媳婦不順、媳婦看婆婆煩躁。這種情況下讓公婆喜歡兒媳婦談何容易?而女婿就不同了,男人嗎都比較大度些不會總因為家庭瑣事斤斤計較,又不是天天住在丈母孃家,偶爾去一下,當然是好言好語相對,丈母孃沒有理由拿女婿撒氣,只會是越看越喜歡。所以,丈母孃和婆婆對待子女另一半是不同的、是有原因的


cuizi自由論者


女婿好是客氣,因為平常不在起過日子,回來經常會帶些禮物?如果老人家土地徵用得了一百萬,會給女婿家五十萬嗎?答案是不會,既便會給一二十萬己經很不錯了,阻礙最大的或許就是妳?


用戶7877689967066


我是 我說一下我的觀點。

兒媳婦和女婿身份不同。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女兒是嫁到別人家成了人家的一口人,而女婿對於丈母孃而言只是親戚。

媳婦和婆婆相處的時間較長,有的婆婆會覺得兒媳婦搶走了兒子一半的愛,總是和媳婦爭分吃醋,從來不換位思考,但也有的婆婆覺得兒媳婦是兒子的所愛,愛屋及烏,對兒媳婦好,兒子的生活也會過得好,只是畢竟兩代人在一起相處,難免就會產生摩擦。

女婿對於丈母孃家而言,只是親戚,對待親戚當然要客氣對待,就算女婿有什麼不好,也不能直接的就要求改。

此外,大多數丈母孃覺得人心換人心,女兒在別人家裡,只要自己對女婿好,女婿就會對女兒好,這樣女兒過得好自己也放心了。

兒媳婦和女婿在贍養老人上存在差異。

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兒媳婦首當其衝,不管是作為女兒也好還是作為兒媳婦也好,贍養自己的父母還是贍養老公的父母,都是作為女兒和兒媳婦義不容辭的責任。

但對於女婿而言,岳父岳母的贍養並不是他的義務,所以岳父岳母也不會對女婿有過多的要求。這樣雙方也不會有任何矛盾。

綜合以上,女性和男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難實現絕對平等的。


瀟飛兒正能量


謝謝,我雖然沒有女兒,但我覺得女兒過得好父母才放心,所以會對女婿好,希望他能照顧自己的女兒。對兒媳婦,本來也應該和女兒一樣,但她想的和這個家庭發展不一樣,她所想的自己嫁了好人家,要照顧自己的父母,哥哥,姐姐,妹妹,娣娣,還有表親等,只要有機會,都會表現自己,感到這樣做自己能力強。根本不會為自己的家庭考慮,把自己當成了外人。公婆只能等,等他們孩子大了,有負擔了,等她們發現自己上當了,才會對公婆好,自己做了婆婆,才發現公公婆婆做的對。所以一代傳一代,都是這樣。


桂147713321


俗話說:好兒不如好兒媳,好閨女不如好女婿。從傳統觀念講;老人都希望有個好兒媳好女婿。我認為好兒媳好女婿的形成;不外乎自身素養、文化程度、善解人意、家庭理料。作為娶來嫁去的長輩擺正心態很重要,老話說:疼閨女禮愛女婿,融家庭善待兒媳。作為老人只有嘮叨教訓親生兒女的資本,因你生養他們了。兒媳、女婿屬非血緣直系,同視自己的兒女很必要,但要講點分寸,方式方法。總之,愛要同愛,視要同仁。我是無差別對待,談不上為什麼。愚見,貽笑大方!


公冶慶


那是老太婆的意思,一般的話就是老太婆喜歡跟媳婦過意不去,但實際的話,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有趣的呀,所以說女人看事情不長久啊,一般的像老丈人,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他把眼光要看得長遠一點,正所謂同性相排異性相吸婆媳的話,就是同性來啊,互相排斥啊!一般公爹對媳婦沒有那麼苛刻的


725熊知英


如果說只愛女兒不愛媳婦,我是不贊同這個說法的。公公婆婆為兒子千挑萬挑,費盡所有,滿懷欣喜地娶媳婦能說不愛嗎?如果說不愛她絕對不會把她娶回家給兒作媳婦的。娶個媳婦實際上就是要把這個家交給她,這個家的將來和命運就在這媳婦的身上了。

寧給個好心腸,不給好臉色,婆婆對媳婦的嘮叨才是對媳婦的愛和關懷。不應把婆婆對媳婦的嘮叨理解成惡意,婆婆對媳婦越嘮叨就說明你這個媳婦在婆婆心中佔有很大的地位,他很在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