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對車了嗎?A股熱點又變了 這些板塊重獲資金青睞

今日早盤,兩市未能延續昨日上漲的氣勢。

昨日全面反彈的科技股集體啞火,醫藥防疫及農林牧漁概念股再度走強。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0.33%,報收2771.34點;深成指跌0.4%,報收10138.9點;創業板指跌0.3%,報收1911.2點,兩市半日成交額3576億元。滬股通淨流入3.04億,深股通淨流出21.04億。


上對車了嗎?A股熱點又變了 這些板塊重獲資金青睞


截至發稿時,美股股指期貨跌幅擴大,其中,道指期貨跌1.3%,標普500指數期貨跌1.2%,納指期貨跌1%。

市場走勢反覆

受清明假期以及隔夜美股走勢存不確定性影響,市場表現謹慎。

昨日強勢反彈的科技股紛紛熄火,光刻膠、IGBT、特高壓、5G等熱點題材概念股普跌。

引領兩市反彈衝關的券商、石油板塊今日也跌幅居前。


上對車了嗎?A股熱點又變了 這些板塊重獲資金青睞


市場走勢反覆,板塊輪動也十分頻繁。

資金流入了此前經歷回調的農林牧漁和醫藥防疫板塊。

大豆、大米、呼吸機、口罩等概念股再度走強。


上對車了嗎?A股熱點又變了 這些板塊重獲資金青睞


上對車了嗎?A股熱點又變了 這些板塊重獲資金青睞


A股階段性到底了嗎?

國盛證券認為,對於A股,不管是跌深反彈還是階段性企穩,中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不變。當前已是底部區域,而價格遠比時間重要。A股主要矛盾在國內,是被“牽連”、“錯殺”的市場。從時間上看,短期內由於海外風險衝擊同樣將經歷震盪期。但從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整體向好的大趨勢不變,當前已是底部區域:一方面,經歷連續的調整之後,當前指數已極度接近此前國內疫情快速蔓延、市場最為恐慌時期的水平,部分行業甚至已經跌破前低。後續繼續下跌的空間和可能性都較小。另一方面,當前海外風險已在較大程度上得到了釋放。

一旦海外這一短期掣肘消除,A股將有望重回自身正軌。此外,隨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顯現,往後看宏觀政策逆週期調控的力度也將持續提升。因此,判斷A股市場已處在底部區域。價格比時間重要,每一次的短期恐慌都是中長期配置的絕佳時點。

金鷹基金認為,從全年的角度看,對A股仍可保持謹慎樂觀的積極心態。關鍵在於,以下的幾個重要投資邏輯並未發生實質性變化:貨幣寬鬆、資產荒、股市政策支持、房市向股市切換、中國資產吸引力的提升等。當然,做出上述相對樂觀判斷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認為在全球各國的協同配合下,疫情在年內能夠得到成功的有效控制。在這樣的情景假設下,繼續建議投資者暫以適度的逆向投資的操作思路,或結合定投策略,以克服人性的恐懼和貪婪。

板塊輪動加快

投資者如何佈局?

國盛證券建議從以下三個方向進行佈局:

一、內需驅動、需求將回暖、外資流出衝擊緩解的消費板塊,如食品飲料、醫藥等。一方面,消費板塊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隨著國內疫情逐漸解除,日常生產生活回到正軌,消費需求也將迎來修復。另一方面,消費板塊由內需驅動,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較小。此外,前期消費板塊受外資流出衝擊,後續也將逐步緩解,本週外資已重回流入;

二、政策對沖的方向,如地產、基建、汽車等。逆週期調節進一步加碼,擴大內需、財政信貸放鬆成為政策對沖重要方向。地產、基建、汽車、家電等板塊有望受益;

三、科技成長仍是中長期主線。首先,經歷本輪調整,科技成長此前的超漲已消化的較為充分,無論倉位結構或相對估值均顯著優化。後續隨著風險偏好修復、政策寬鬆加碼,科技成長也將迎來新一輪向上。從微觀結構看,“新基建”、半導體大基金二期等也給5G、半導體等人氣板塊提供新的催化。

金鷹基金指出,當下建議繼續重點關注一季報負面衝擊小的板塊。此外,復工過程中受益漲價的中下游行業,通脹受益板塊,以及穩增長的新舊基建、可能政策正面影響下的汽車、地產、家電等板塊,都可更多關注。

長期仍然對產業景氣週期改善的行業保持樂觀。關注5G通信及物聯網、在線消費和娛樂、電子、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等科技創新型產業。

中金公司策略組建議投資上保持分散化。從配置性價比來看,股票好於債券,當前股債性價比處於過去五年100%分位數,顯示股票相比債券極度有吸引力。但是考慮到海外疫情的拐點還未出現,增長和盈利的考驗就在眼前,在這樣不確定性較高的環境下債券可以發揮組合穩定器的功能。因此,在風險容忍度中性的視角,現階段股債均衡配置,保持組合分散化可能更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