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寒食节是古人很重视的一个节日,日期多在“清明”的前一天或者两天。“寒食”即禁火吃冷食之意,因此“寒食节”又称“禁烟节”或者“熟食日”等等。

寒食节的由来,通常说法是为了悼念春秋时期晋国人介子推。据记载: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有介子推等人忠心辅佐。介子推为人非常忠诚,流亡时,晋文公饥饿难忍,他就割下来大腿的肉给重耳吃。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寒食节的由来


后来重耳回国继位,是为“晋文公”,封赏当年追随功臣时,介子推不言功,重耳也就忘了封赏他。经人提醒后,晋文公去找已隐居绵山的介子推,但遍寻不着,于是下令焚山,想用火逼介子推出山。但是介子推坚持不出,抱树而死。晋文公为了悼念介子推,下令自介子推被烧死之日起,三日全国禁火冷食。此即为“寒食节”。

但是,据《周礼》记载:周国在中春之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仲春禁火是周的旧制,早在春秋之前都已存在。不过,世俗相传多以纪念介子推为主,世相因袭,也就如此了。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的风俗一二三

寒食节的风俗比较多,首先是禁火、寒食。其次是扫墓祭祖,焚烧纸钱等。另外,寒食节也与体育活动有关,比如“蹴鞠”,荡秋千,拔河等。在汉代的刘向就有“寒食蹋蹴”的记载。

还有一些习俗,如今已经不多见,比如门上插柳,斗鸡、戴柳等等。其中“赛画卵”比较有趣,每逢寒食,妇女们都要在煮熟的鸡蛋上绘画,互相比赛,看谁心灵手巧。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挨得很近,寒食节的一些习俗活动,常延续到清明节,渐渐就模糊了清明节和寒食节的区别,如今很多寒食节的习俗已经移入清明节。“寒食节”这个节日,也渐渐从国人生活中消失了。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寒食节与清明节


王和尚点评九首寒食节绝美诗句

古代人,特别是唐人对寒食节非常重视,也留下了很多吟咏寒食节的精妙诗篇。今天,王和尚就选取十首绝句,加以评析,送与诸君欣赏。

01:寒食即事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是唐朝诗人韩翃的名篇。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语言华美,写景明丽,叙事精巧,为中唐名家。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唐朝中晚期,宦官专权


诗的首联描绘出一幅明媚的暮春景色,风吹柳斜,满城飞絮,写得形象生动。而二联则着重叙事,苍茫暮色中,一支支点燃的蜡烛,分别传入王侯权贵之家。

这首诗并无议论,却暗含讽刺之意。中唐时期,宦官擅权,得到皇帝的宠信,一时权势熏天。“五侯”就是指皇帝宠信的近臣。寒食节时,百姓不准热食,要禁烟,但是皇帝却可以给近臣赐火。其中的讽刺与担忧,不言自明。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唐朝宦官


02: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这是唐朝诗人孟云卿的作品。孟云卿有才名,诗风高古,却仕途不顺,天宝年间应试不第,大历年间又流落江南,见识到百姓的疾苦,也屡屡为此发声。此诗就是其中一例。

他流落江南,恰逢寒食却内心涌起愁思,虽然处处杂花生树,春景正美,但是终究不是家乡。作者以乐景写哀思,对比之下更有沉痛之意。他漂泊贫居,家中时常断炊,别人禁烟是应节,他禁烟却是无奈为之,从而倾吐出他内心深沉的郁闷和不平。

这首诗,平易中见深刻,直诉时又委婉,善用对比映衬之法,细读很有韵味。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贫苦书生


03: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佳节思亲是诗词写作的母题之一,韦应物此诗即围绕这一主题,细腻写出自己的孤独寂寥。首句的“雨、空、冷”等字,渲染出寒食节孤寂凄清的气氛。作者独居无聊,唯有去江边散心,,虽然流莺清脆悦耳,但是“独坐”,却加深了孤独之感。首联由近及远,动静结合,融情于景,写得细腻动人。

作者“独坐”时在想什么呢?原来他在思念远在京城的兄弟们,他又想到家乡杜陵上的青草。在《楚辞》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故而“草青青”其实是暗喻自己久别不归之意。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韦应物


04:途中寒食(唐·白居易)

路傍寒食行人尽,独占春愁在路旁。

马上垂鞭愁不语,风吹百草野田香。

唐德宗建中四年,两河用兵,12岁的白居易与父母在越中避祸。逃难异乡,恰逢寒食,正是暮春季节,春愁与乡思一起涌上心头。作者骑马站在路旁,呆呆地发愣,只有春风送来田野上的阵阵清香。作者以景写情,把满腹无处诉说的乡思写得深沉含蓄。

白居易少年聪慧,并且读书非常刻苦,故而12岁就能写出如此圆融动人的作品,可见其积累与巧思。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诗人白居易


05:寒食日题杜鹃花(唐·曹松)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寒食节禁烟冷食,且时值暮春,故而诗人多于此兴起伤春愁绪。但曹松这首诗却另辟蹊径,写出别样的神采。寒食节家家禁火,户户冷食,在一片阴冷,凄清的气氛中,唯有杜鹃花灿然盛开,花发如火,给人间带来温暖和生机。

曹松是中晚唐诗人,少年孤贫,中年屡试不第,一生漂泊流离,但是此诗却充满希望和光明,可见诗人内心之火热。而诗虽平淡却暗含韵味,可谓“淡而有味,枯而内腴”,与贾岛之冷瘦不同。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杜鹃盛开


06:寒食夜 (唐·韩偓)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韩偓是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外甥,自幼聪慧工诗,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誉。韩偓诗风华丽,多写艳情,有“香奁体”之称。其诗风可从此诗窥见一斑。

寒风细雨之夜,院落中飘满杏花与桃花,如此凄清的气氛中,诗人的目光注视着空悬的秋千,作者内心无限惆怅,或许他在思念曾经在秋千上嬉戏的少女,或许他想起了风光旖旎的往事,如今人去院空,而唯有远处的楼阁隐没在朦胧细雨之中。

这首诗境界凄迷惆怅,写景叙事含蓄婉转,表达出作者迷茫而忧伤的心情。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佳人已去


07:寒食夜(宋·苏轼)

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秋千影半斜。

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苏轼这首诗写得淡雅凄清。寒食之夜,周围一片寂静,唯有更漏声滴滴在心上敲打,秋千在月光下闲静,诗中的人没有燃起熏香,屋内一片清冷,唯有月光照着梨花,白而没有生气。

这首诗似写闺怨,细致地刻画出闺房的孤寂冷清,用字也精致华美,写出闺中人的孤独之感。笔法细腻,值得细赏。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梨花美女


08:寒食马上(元·萨都剌)

道傍杨柳已栖鸦,几度春深未到家。

城北城南千树雪,行人马上看梨花。

萨都剌是元朝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自幼家贫,早年科举不顺,唯有以经商为业,后考中进士。他一生只做过低微的官职,但为官清廉,颇有政绩。萨都剌好游历山水,善写山水诗作,诗风流丽清婉,但也有不少反应民生疾苦的作品。

公元1330年,萨都剌骑马从外地回到京城,快到城郊时,已经是柳树栖鸦,鸟雀归巢的黄昏了。由于久未回家,愈近家门,周遭的景色愈加显得亲切和眷恋,故而他放慢脚步,被城边盛放的梨花所吸引。

这首诗轻灵细腻,写出自己归家时的喜悦之情,但是用笔含蓄,读来有一种亲切感。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梨花树下有人在等待


09:寒食上蘧冢 (明·汤显祖)

总为金陵破我家 子规啼血暮光斜。

寒浆独上清明冢 年少文章作土苴。

这是一首祭奠亡子的作品,作者是明朝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蘧”即汤显祖的长子士蘧,他于1600年秋在金陵去世,老年丧子,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伤痛。汤显祖晚年弃官居家,寒食节为亡子扫墓,写下这首感人至深的诗。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 英才少年


长子早亡,给他带来“破家”之痛,作者用了“子规啼血”,“暮光”两个意象写出他内心的沉痛。他的儿子聪慧能文,而一旦去世,留下的文章也像土渣一样再也不可收拾。土苴,即土渣,比喻极轻贱之物。这句自然是反语,相比儿子来说,留下的文章又值得什么呢?

这首诗写得沉痛而真挚,写出“白发人哭黑发人”的伤悼之情。

10:寒食雨 (明·陈子龙)

绣野春楼动地红,美人遥夜玉铃风。

凭栏尽日常无语,相对残花细雨中。

明朝崇祯十二年,诗人陈子龙在守孝在家。这是他在南园读书时所写的诗。这首诗描写寒食的雨夜,风声雨声中,多愁善感的美人彻夜不眠,每日里她凭栏遥望,看到的是落红满地,一片萧索。她默无言语,却流露出无限的惜花惜春情绪。


王和尚选诗:寒食节最美的诗句,你记得几首?10首诗感受中华文化


这首诗若是联系作者所处的背景,以及写诗常用的“比兴”手法,则可知这首诗暗喻着作者对明朝危亡的无奈和回天无力的惭愧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