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是否给李自成留下了数以百亿计的银子?

1

一心想做中兴之主的崇祯帝,喜欢干四件事:一、勤于“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明史·庄烈帝本纪》);二、高唱“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明史·流寇传》);三、不停下罪己诏,标榜“不迩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明史·庄烈帝本纪》);四、面对天下祸乱不断加派赋税,逼老百姓造反。

他在加重老百姓负担的同时,曾听宠臣薛国观的主意,令皇亲国戚捐资助饷,吓死了孝定太后的侄孙、武清侯李国瑞,引发多名皇族成员甚至皇子病倒或夭折。

崇祯帝似乎很有钱,像个守财奴。

崇祯皇帝是否给李自成留下了数以百亿计的银子?

李自成进城前,向他讨一百万两银子他不干,结果李自成进紫禁城后,从宫中搜出内帑一百八十五亿两银子,黄金珠宝还不算。

这是一个震惊历史的天文数字。

此事有史可据。

生于天启二年的史学家计六奇,在《明季北略》卷二十中专门写道李自成大撤退时,带走了一笔巨大的财物:“贼拘银匠数百人,凡所掠金银,俱倾成大砖,以骡马骆驼驮往陕西。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每驮二锭,不用包裹。”五伯,即五百。

这,让人无法置信。

2

黄仁宇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中说:“明朝力图在一个广大的帝国内强制推行其野心勃勃的中央集权的财政制度。”

皇帝拥有不可分割的财政权力,留给下层的只是财政责任。

率土之财都是王钱。皇帝的个人收入与国家收入没有分割开来,帝国收入与地方财政也没有区分清楚。

即便朱元璋及部分后世之君厉行俭朴,积累了不少财物。但,明朝二百七十多年的统治,唯明初六十多年尚宽裕,其余两百多年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军费支出庞大,冗官、冗兵、冗费增加,大兴土木,社会经济发展很难弥合国家财政的矛盾。

皇族岁禄负担严重,田赋加派频繁,官吏贪污腐化,即便田赋徭役制度、金花银改革、一条鞭法和万历末年强征的矿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瞬间富足。

万历后期起的军费激增,很大部分兵饷和粮饷,并没有及时、如数地进入底层士兵的手中,而是经过了宫里的太监和宫外的官员层层盘剥。

崇祯皇帝是否给李自成留下了数以百亿计的银子?

起义军最著名的带头大哥李自成,从驿站下岗,杀了两个人,还是选择去投边兵,而不是第一时间去投奔造反的舅舅高迎祥。他不想造反!但当兵不到一年,低级军官李自成遇到参军克扣军饷,激起兵变,铤而走险参加了造反的队伍。

最底层的下岗职工,最后成了最高层的真命天子的掘墓人。

李自成从煤山上找到了崇祯帝的尸体,说“我来与汝共享江山,如何寻此短见”(赵宗复《李自成叛乱史略》),还在《登极诏》中哀痛崇祯帝“君非甚暗”。

崇祯皇帝是否给李自成留下了数以百亿计的银子?

李自成却从崇祯帝的宫里收获巨丰,同时默认了刘宗敏们大肆拷掠大臣,“限内阁十万,部院、京官、锦衣帅七万,科道、吏部郎五万、三万,翰林一万,部曹千计,勋戚无定数,人财并尽”,“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追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明季北略》卷二十)

李自成进城时,下令:“如有淫掠民间者,立行凌迟!”但很快,“满城百姓,家家倾竭”,连老百姓家里的马骡铜器,都被劫掠一空。

混乱蔓延,军师宋献策绝望大呼“十八子之谶,得毋为公乎?”(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一)

李自成获悉刘宗敏等疯狂劫掠后,请他们帮助自己做一个好皇帝,得到的回答是,你做你的皇帝,我们不反对;我们干我们的拷掠,你莫说话。

各取所乐。

倘若李自成在紫禁城找到了数以百亿计的银子,那也是一个大问题!他私设公堂的侄儿李过、兄弟刘宗敏早就动手抢了。他想据为己有,必然会引起动荡性内讧!

崇祯皇帝是否给李自成留下了数以百亿计的银子?

他想得到山海关吴三桂的支持,刘宗敏就恣肆侮辱吴三桂:一、睡了他的宠妾陈圆圆;二、严刑拷打他的亲爹吴襄;三、抢了他的家产还水涨船高。

《明史》将李自成视为流寇、流贼,嘲笑他闯入紫禁城后,“升御座,忽见白衣人长数丈,手剑怒视,座下龙爪鬣俱动,自成恐,亟下”。

李非真命天子!

李带走的财物,是他东征不敌吴三桂与多尔衮的联军,撤守京师后,悉将拷掠所得金银及宫中帑藏、器皿,铸为千两大饼,数万个,用骡车载归西安。

崇祯皇帝是否给李自成留下了数以百亿计的银子?

这样的阵势,浩浩荡荡,可以想见。

而按计六奇说的三千七百万锭,每驮两锭,那需要多少匹骡马和骆驼?

计六奇写着天方夜谭的故事,说: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匹才能完成!即使循环运输,也绝非个把月能完成。

追兵紧跟其后,并没有给李自成喘息的机会。李自成正式称帝草草收场,也是看到丞相牛金星演练登基大典忙了个把月,他索性将告天的重任也给了老牛。

3

李自成造反,也是饿慌了、逼急了。

尤其是潼关南原的遭遇战,他被洪承畴、孙传庭打得落荒而逃,在商洛山中潜伏了一年多。复出的李自成,为笼络民心,宣布“闯王来了不纳粮”,所占之地三年免征。倘若不是遇到了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他未必敢去尝试问鼎北京。

进入京师的前一天,他还派投效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谈判。

他提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小腆纪年附考》卷四)

农民军爱玩得了好处后降而复叛的把戏。但在亡国的关口,一试也是绝处的生机。

不论是《明季北略》所载的千万金锭,还是《明史》保守估计的数万金饼,都足以证明崇祯君臣有着足够的财力应付李自成那并不昂贵的、活命存国的条件。

崇祯皇帝是否给李自成留下了数以百亿计的银子?

崇祯帝想答应,但首辅魏德藻不表态,气得崇祯猛力将龙椅推到在地。

崇祯帝走了,走向了煤山上“君王死社稷”的绳索。

魏德藻走了,满怀信心地跪迎李自成,却死于非命。

难道史载有着尧舜梦想的崇祯帝,是一个守财可亡国的主?他要真有这样一个巨大的皇家宝库,哪还需要征得内阁同意。

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宣读了与明结有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向明朝发起进攻,攻占了抚顺城以东诸堡。内阁捉襟见肘,明神宗在太仓储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从内库东御府挑拨了五十万两银子填补兵部的赤字。

当时东御府还有储银三百多万两。但,军费开支持续增长,明朝只能不断地加派赋税,如万历四十七年向全国以百分之九的税率加派辽饷,额外征银五百二十万两白银,仅支付辽东一边的军队费用,而其他八边没有分到一两银子。

吴三桂降清前,崇祯又是十四个月没有发饷了。李自成进城后派降将唐通给他送去了四万两银子,让他曾打算和李自成好好谈谈。若非刘宗敏的恶迹泄露,吴三桂第一次降的就未必是清国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了。他也不会叫嚣复君父之仇了。

崇祯皇帝是否给李自成留下了数以百亿计的银子?

就在崇祯自缢亡国的前一年,即1643年,崇祯帝作为主角演了两场滑稽戏。

一是一个安徽秀才上疏建议朝廷发行三千万两的纸币,崇祯帝接受了,准备推行,结果派人到市场上一问,所有的商家一致称,宁愿关店,也不要这种无相应白银储备做基础的钱。他们给崇祯帝带话,那些废纸一文不值。

二是崇祯帝心血来潮,派心腹去内廷府库清点储银,结果一去,守门人推说找不到钥匙,砸开门锁一看,里面除了几张旧收条,就是几点碎银子。

曾在万历朝主导世界经济的大明强国,富足的银子去了哪儿?崇祯帝未必清楚。

若真有计六奇根据道听途说所载的白银童话,崇祯帝稍微舍得一点,也不会上吊。

计六奇援引同期史学家谈迁的话说:“三千七百万锭,损其奇零,即可两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岂先帝未睹遗籍耶?不胜追慨矣。”

更有趣的是,童话被说得更有神奇色彩,那都是明成祖留下的,有“永乐”铸字为证。明成祖统治时期确实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永乐盛世之誉。但他六次派郑和下西洋赏赐三十余国、对东北建州女真采取怀柔政策、历时十五年建造紫禁城、先后五次远征蒙古,并不时赈济灾民,这都是需要用大钱的。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的就是永乐帝和崇祯帝。

没想到一个童话般的谣言,却在最后嘲笑了有钱不会用或无钱可救国的明王朝,亡得很荒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