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換太子"竟然真實存在, 宋真宗後劉娥

劉皇后是位命運坎坷的女人,自幼成為孤兒,歷經多番曲折直到後來真宗即位,才得入宮闈,並由美人進為皇后。結果雖然算是不錯,只是始終未能生育,而由此引出了她借腹生子的做法,所謂"狸貓換太子"便是以此為背景編造的故事,可見流傳於世的傳說與史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一、真實的劉娥當初劉娥的母親龐氏產下劉娥,但是沒過多久還在襁褓中的劉娥從此沒了父親。

劉通死後家道衰敗,劉娥被母親帶到孃家撫養,但是外祖父家也不富裕,日子過得很拮据,所以劉娥從小就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長大的。小姑娘隨著年齡的增長出落得光鮮豔麗,漸漸成為了一個國色天香的美人胚子。

後來母親將劉娥嫁給鄰居一個叫龔美的銀匠為妻,看著劉娥有了歸宿和寄託,母親放下了心,不久便在隆冬臘月的時候撒手西去了。龔美剛滿20歲,為了謀生就決定帶著妻子遠走他鄉,因此15歲的劉娥跟隨丈夫來到汴京靠著打花鼓賣藝為生。因為劉娥容貌美麗,又有精湛的鼓藝,圍觀者都紛紛解囊,不久劉娥的花鼓就名聲遠揚,漸漸地轟動了都城。

丈夫龔美素好交際,偶然中結識了在襄王府中當差的張耆,從此揭開了日後劉娥富貴一生的序幕。這襄王府中的襄王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皇帝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趙恆。此時的趙恆正值年少風流,讓左右侍從留心查訪美人。這張耆之前就見過劉娥,對她印象深刻,想她雖然年紀只有15歲,卻別有一番風韻。她生得小巧玲瓏,繡眉碧眼,頗有些漢代趙飛燕的模樣,甚是令人憐愛,並且還擅長花鼓,所以張耆立刻想到龔美這位頗為標緻的妻子,連忙跑去告知龔美。

秦國夫人秉性嚴整,看不得半點不三不四,她見劉娥出身卑賤,因此不太喜歡劉娥,很為趙恆感到擔憂,便如實告知皇帝劉娥進府之事。儘管表面上分開了,但他們倆仍是藕斷絲連,暗中不斷往來。太宗想到應該給趙恆選一門親事了,以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於是為他娶進了大將潘美的女兒潘氏。

嬌美的潘氏似乎不懂得施展魅力,趙恆與她相處平淡,依然去私會劉娥,不久年僅22歲的潘氏便在鬱鬱寡歡中去世了。

二、出身卑微,但卻一路攀升

劉娥天資聰慧秉性警悟,隨著歲月的流逝,劉娥已經可以為趙恆出謀劃策了,於是劉娥對趙恆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了。趙恆不是長子,本來不能被立為太子,但皇宮的變故使他的兩位哥哥都沒有成為太子。趙恆即位,登基後就召劉娥進宮。

因為劉娥別無親戚,就把前夫龔美改姓劉,稱劉美為兄長。劉娥也確實聰明,她深知自己初來乍到,在後宮中的位置還不牢靠,所以就對後宮之主郭皇后殷勤侍奉百般巴結,就是與同時被封為美人的楊氏,她也和睦相處,因此劉娥得到宮人紛紛的稱頌。沒過多久就和楊氏一起,被進封為修儀,後來劉修儀和楊修儀一起又被皇上進封為妃。

公元1007年,郭皇后病故,同年宋真宗就有意立劉娥為皇后,可是大臣們群起反對。當時任翰林學士的李迪認為:"劉氏出身微賤,不可母儀天下。"

原來早先郭皇后連生三子都早早地夭亡了,楊妃百般祈禱,好容易生下一子也夭折了。皇上望子心切,而當下又冒出了一個前朝宰相沈倫的孫女沈才人,沈才人的門第著實不低,可謂出自將相之門,這就嚴重威脅了劉娥等后妃的地位。她暗中授意身旁的侍女李氏,讓她侍奉皇上就寢,不久李氏果然不負重望,生下一位皇子,取名受益,後改名趙幀,這就是日後的宋仁宗。後人就是根據這件事情編出了《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有了皇上唯一的兒子,劉娥便有了當皇后的資本。公元1012年,劉娥正式被冊封為皇后,這年她43歲。劉娥做了皇后繼位中宮後,便留心時事博覽經史。宋真宗退朝以後,批閱天下奏章直至深夜,總是劉皇后陪同,而且二人一同理政,真宗每有疑問,她就援古證今滔滔不絕,因此越來越得真宗喜歡。真宗對她敬愛並重,漸漸地劉皇后就干預外廷政事。劉娥也開始籠絡自己的勢力,宋代後宮干預朝政便自此開始了。

三、以身作則,為世代傳頌

公元1020年的夏天,真宗得了一場重病後全身無力精神倦怠,幾乎臥床不起,很難親自坐朝理事。這年秋天他便下詔:今後軍國大事由皇太子親自裁決,其餘政事由皇后同宰相、樞密使等參議施行。這時的太子才11歲,實際上所有政事是由劉皇后制裁定奪的。因為太子並不是劉皇后親生,所以隨著太子年齡的逐漸增長,母子之間難免產生一些矛盾。

當時,朝中明顯分為兩派勢力,大臣們有的站在皇后一邊,有的借輔佐太子反對皇后,互相爭權奪利,但劉娥一派很快就佔了上風,不久寇準被貶,丁謂入相。真宗的病情日益加重,於是在承明殿召見大臣時說:"朕的疾病近幾日越發不見好轉。今皇太子德行漸成,皇后素來賢明,處事公允,完全可以託付大事。

此後凡有重大事務,可由太子在資善堂處置,內廷由皇后輔化宣行,文武大臣皆盡忠職守,我自可以放心無憂了。"太子這時少不更事,因此真宗的安排無論在名義上還是事實上都承認而且增加了劉娥已有的權力。副宰相王曾看到後黨完全控制了局勢,深為大宋江山而擔憂,後來他通過錢惟演勸告劉皇后:"太子年幼,沒有皇后作依靠加以庇護便會根基不穩,但是皇后畢竟是女流,不依重太子便會人心不歸附。

皇后如果能誠心輔佐太子,太子的地位就會穩固,太子地位穩固,皇后地位自然穩固。一成俱成,一損俱損。"劉娥原來就有此意,她也無意要當女皇,於是像親母一樣關心、愛護、教導太子,二人關係日益親密起來,朝中人心也隨之穩定了許多。

公元1022年,宋真宗病逝,13歲的趙禎即皇帝位,是為宋仁宗,皇太后劉娥臨朝執政,這是北宋第一個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劉太后垂簾聽政11年,雖然政出宮闈,但卻號令嚴明朝綱肅整,她還能廣開言路,允許大臣們提出不同意見。公元1032年,仁宗的生母李氏去世,太后念其為皇帝之母,便在她病重之時將她晉升為宸妃,死後還決定厚葬李宸妃,並且採納宰相呂夷簡的主張,在皇儀殿為李宸妃治喪,給她穿上皇后的衣服,在棺材裡裝滿水銀以免屍身毀壞,用一品的禮儀暫時停放在洪福寺。

公元1033年,劉太后因風寒成疾,遍請名醫診治也不見效,終於病逝,時年65歲。

從此仁宗依然敬重劉太后,並不斷對劉氏家族的人加官晉級,後又為劉太后改諡號為"章獻明肅皇后",劉娥終於以明智之舉贏得了仁宗皇帝的孝心。此舉甚美,為後人傳為佳話。

參考文獻:

《為何說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從他的九個年號看仁宗的一生》

《宋朝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對朝政有何影響》

《宋朝皇后劉娥一個堪比武則天的女人,當真是人間奇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