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竟然真实存在, 宋真宗后刘娥

刘皇后是位命运坎坷的女人,自幼成为孤儿,历经多番曲折直到后来真宗即位,才得入宫闱,并由美人进为皇后。结果虽然算是不错,只是始终未能生育,而由此引出了她借腹生子的做法,所谓"狸猫换太子"便是以此为背景编造的故事,可见流传于世的传说与史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真实的刘娥当初刘娥的母亲庞氏产下刘娥,但是没过多久还在襁褓中的刘娥从此没了父亲。

刘通死后家道衰败,刘娥被母亲带到娘家抚养,但是外祖父家也不富裕,日子过得很拮据,所以刘娥从小就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长大的。小姑娘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落得光鲜艳丽,渐渐成为了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胚子。

后来母亲将刘娥嫁给邻居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为妻,看着刘娥有了归宿和寄托,母亲放下了心,不久便在隆冬腊月的时候撒手西去了。龚美刚满20岁,为了谋生就决定带着妻子远走他乡,因此15岁的刘娥跟随丈夫来到汴京靠着打花鼓卖艺为生。因为刘娥容貌美丽,又有精湛的鼓艺,围观者都纷纷解囊,不久刘娥的花鼓就名声远扬,渐渐地轰动了都城。

丈夫龚美素好交际,偶然中结识了在襄王府中当差的张耆,从此揭开了日后刘娥富贵一生的序幕。这襄王府中的襄王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帝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赵恒。此时的赵恒正值年少风流,让左右侍从留心查访美人。这张耆之前就见过刘娥,对她印象深刻,想她虽然年纪只有15岁,却别有一番风韵。她生得小巧玲珑,绣眉碧眼,颇有些汉代赵飞燕的模样,甚是令人怜爱,并且还擅长花鼓,所以张耆立刻想到龚美这位颇为标致的妻子,连忙跑去告知龚美。

秦国夫人秉性严整,看不得半点不三不四,她见刘娥出身卑贱,因此不太喜欢刘娥,很为赵恒感到担忧,便如实告知皇帝刘娥进府之事。尽管表面上分开了,但他们俩仍是藕断丝连,暗中不断往来。太宗想到应该给赵恒选一门亲事了,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于是为他娶进了大将潘美的女儿潘氏。

娇美的潘氏似乎不懂得施展魅力,赵恒与她相处平淡,依然去私会刘娥,不久年仅22岁的潘氏便在郁郁寡欢中去世了。

二、出身卑微,但却一路攀升

刘娥天资聪慧秉性警悟,随着岁月的流逝,刘娥已经可以为赵恒出谋划策了,于是刘娥对赵恒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了。赵恒不是长子,本来不能被立为太子,但皇宫的变故使他的两位哥哥都没有成为太子。赵恒即位,登基后就召刘娥进宫。

因为刘娥别无亲戚,就把前夫龚美改姓刘,称刘美为兄长。刘娥也确实聪明,她深知自己初来乍到,在后宫中的位置还不牢靠,所以就对后宫之主郭皇后殷勤侍奉百般巴结,就是与同时被封为美人的杨氏,她也和睦相处,因此刘娥得到宫人纷纷的称颂。没过多久就和杨氏一起,被进封为修仪,后来刘修仪和杨修仪一起又被皇上进封为妃。

公元1007年,郭皇后病故,同年宋真宗就有意立刘娥为皇后,可是大臣们群起反对。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李迪认为:"刘氏出身微贱,不可母仪天下。"

原来早先郭皇后连生三子都早早地夭亡了,杨妃百般祈祷,好容易生下一子也夭折了。皇上望子心切,而当下又冒出了一个前朝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沈才人的门第着实不低,可谓出自将相之门,这就严重威胁了刘娥等后妃的地位。她暗中授意身旁的侍女李氏,让她侍奉皇上就寝,不久李氏果然不负重望,生下一位皇子,取名受益,后改名赵帧,这就是日后的宋仁宗。后人就是根据这件事情编出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有了皇上唯一的儿子,刘娥便有了当皇后的资本。公元1012年,刘娥正式被册封为皇后,这年她43岁。刘娥做了皇后继位中宫后,便留心时事博览经史。宋真宗退朝以后,批阅天下奏章直至深夜,总是刘皇后陪同,而且二人一同理政,真宗每有疑问,她就援古证今滔滔不绝,因此越来越得真宗喜欢。真宗对她敬爱并重,渐渐地刘皇后就干预外廷政事。刘娥也开始笼络自己的势力,宋代后宫干预朝政便自此开始了。

三、以身作则,为世代传颂

公元1020年的夏天,真宗得了一场重病后全身无力精神倦怠,几乎卧床不起,很难亲自坐朝理事。这年秋天他便下诏:今后军国大事由皇太子亲自裁决,其余政事由皇后同宰相、枢密使等参议施行。这时的太子才11岁,实际上所有政事是由刘皇后制裁定夺的。因为太子并不是刘皇后亲生,所以随着太子年龄的逐渐增长,母子之间难免产生一些矛盾。

当时,朝中明显分为两派势力,大臣们有的站在皇后一边,有的借辅佐太子反对皇后,互相争权夺利,但刘娥一派很快就占了上风,不久寇准被贬,丁谓入相。真宗的病情日益加重,于是在承明殿召见大臣时说:"朕的疾病近几日越发不见好转。今皇太子德行渐成,皇后素来贤明,处事公允,完全可以托付大事。

此后凡有重大事务,可由太子在资善堂处置,内廷由皇后辅化宣行,文武大臣皆尽忠职守,我自可以放心无忧了。"太子这时少不更事,因此真宗的安排无论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承认而且增加了刘娥已有的权力。副宰相王曾看到后党完全控制了局势,深为大宋江山而担忧,后来他通过钱惟演劝告刘皇后:"太子年幼,没有皇后作依靠加以庇护便会根基不稳,但是皇后毕竟是女流,不依重太子便会人心不归附。

皇后如果能诚心辅佐太子,太子的地位就会稳固,太子地位稳固,皇后地位自然稳固。一成俱成,一损俱损。"刘娥原来就有此意,她也无意要当女皇,于是像亲母一样关心、爱护、教导太子,二人关系日益亲密起来,朝中人心也随之稳定了许多。

公元1022年,宋真宗病逝,13岁的赵祯即皇帝位,是为宋仁宗,皇太后刘娥临朝执政,这是北宋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刘太后垂帘听政11年,虽然政出宫闱,但却号令严明朝纲肃整,她还能广开言路,允许大臣们提出不同意见。公元1032年,仁宗的生母李氏去世,太后念其为皇帝之母,便在她病重之时将她晋升为宸妃,死后还决定厚葬李宸妃,并且采纳宰相吕夷简的主张,在皇仪殿为李宸妃治丧,给她穿上皇后的衣服,在棺材里装满水银以免尸身毁坏,用一品的礼仪暂时停放在洪福寺。

公元1033年,刘太后因风寒成疾,遍请名医诊治也不见效,终于病逝,时年65岁。

从此仁宗依然敬重刘太后,并不断对刘氏家族的人加官晋级,后又为刘太后改谥号为"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终于以明智之举赢得了仁宗皇帝的孝心。此举甚美,为后人传为佳话。

参考文献:

《为何说宋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从他的九个年号看仁宗的一生》

《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对朝政有何影响》

《宋朝皇后刘娥一个堪比武则天的女人,当真是人间奇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