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與反“方”的大辯論


正“方”與反“方”的大辯論


今天網絡上關於《方方日記》的爭論又出現了新的情況:以前是雙方展開激烈地論戰,現在只剩下了反方一派怒火沖天,大喊大叫了,而支持方方的一派已經偃旗息鼓了,支持方方的一派的悄然消失說明了這一派沒理了,失敗了,還是他們已經不屑於與反對派爭論了?

在網絡上被輿論的人有很多,只要上了熱搜,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之後,一般情況下會中槍倒下,但方方和《芳芳日記》則是個例外,這個例外也就說明:階層的固化已經很明顯了,代表不同階層的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問題,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戰勝不了誰。

正方與反方有很多爭議的焦點,我梳理了一下,總結如下:

爭論焦點一:反方提出:方方為什麼總是聽說,她為什麼不親自去醫院調查?她為什麼不去美國和意大利去採訪寫日記?

正方的反駁理由:

理由一:易中天教授講了個故事:自貢問孔子:“老師,你能不能給我一個終生都能用的做人的道理呀?”

孔子說:“已所不為,勿施於人。”

易中天教授總結道:“做人的底線就是己所不為,勿施於人!不要再唱高調了,只要大家守住了底線就是和諧社會了。”

理由2:國學空老師說:“現在很多人‘用聖人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而用賤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他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在公交車上,一個五十多歲的人,看到一個身邊的二十多歲的小姑娘,因為小姑娘沒有給他讓座,就扇了小姑娘兩巴掌,而且還振振有詞,說小姑娘不懂尊敬老人,沒有禮貌。這位老人所為就是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別人,而用賤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假如當時,你也在武漢,你也是個作家,你能去醫院調查嗎?既然你都做不到,你能要求一位六十多歲老人這樣做嗎?這不是“已所不為,施於人”嗎?這不是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而用賤人的標準要求你自己嗎?”

爭論焦點之二:反方認為:方方內心黑暗,所以只看到了陰暗面,沒有看到光明,所以,是一個在道德方面值得懷疑的人。

正方則認為:方方是一個最有道德的人,是一個最有良知的人。

正方理由:網紅復旦哲學教師陳果老師說:“道德就是與生俱來的同情心!而善良則是奮不顧身!

她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當我們在大街上行走,發現有人被撞了,鮮血直流,我們會有種同情心,而這種同情心是針對與自己沒有利害關係的人。當人們衝上前去,紛紛把車抬起來救出受傷的人的這種奮不顧身,就是一種善良。

方方在疫情期間,看到有人被感染,看到有人因冠狀病毒而失去了生命,內心比較沉重與悲痛,這是一種對自己無關人的同情心,而這種同情心恰恰證明了她是一個有道德的人,而她能從個人的角度分析疫情,雖然有點片面,但她敢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就是“奮不顧身”,而這種奮不顧身又說明了他的善良!

有人要求她用歡快的語調去唱喜歌,唱讚歌,當你在疫情嚴重的武漢,當你在家聽到有人死亡時,你也去唱讚歌和喜歌嗎?

爭議焦點之三:反方認為:方方在日記中問責是不對的,國家事務這麼多,疫情來得那麼突然,物資、醫藥、設備和醫務人員都還沒有到位,事情得一個個解決,你不在前線,你只嚷嚷著問責有什麼用?還有的提出了美國的行政效率底下就是因為議員們胡嚷嚷造成的……

正方認為:方方的要求問責是一種很合法、很合理的建議權利。

合法理由: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況且,我國是民主集中制國家,而美國是議會制度,兩種不同的制度所產生法律、法規的程序是不同的。

合理理由:要求政府問責個別人,這只是一種合法的建議,政府是否要採納,那是政府根據情況而具體實施,方方的這種建議的訴求也代表了一部分武漢民眾的訴求,他們沒有寫出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這樣的想法,這就是方方訴求的合理性。

身份理由:公民有對國家政府的監督權力,那麼,作為湖北省作協主席更有這個權利,也有這個義務,提出自己的建議的權利。作協主席不是自封的,而是通過層層審核與把關、評定,並有著作,是通過正當的途徑,由特定國家行政機關選拔而產生的。

爭論焦點之四:反方認為:《方方日記》在美國報紙上發表了,她是有意抹黑中國,是一種賣國行為!

正方認為:《方方日記》在美國報紙上發表並不能說明她不愛國。

理由之一:冠狀病毒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事,而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敵人,冠狀病毒所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悲傷,也具有普遍性,這種痛苦不但中國武漢人民能感受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們都能感受到,所以能引起外國人的共鳴。而這種對疫情的恐懼的最大意義在於引起大家對抗擊疫情的重視!

理由之二、美國找中國的事,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我們做的好的方面,他們也說不好,比如:我們向美國出口的k95口罩,我們的產品合格,他們也說不符合他們的要求給我們退回來了;但他們卻沒有從《方方日記》中找出什麼問題來,因為他們現在所遇到的痛苦比《方方日記》中所描繪的武漢人民所經歷的痛苦還要嚴重!

理由三、《方方日記》中根本沒有誣陷和抹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言論,她只是比較真實地記錄了她的所見,所聞,所感和所想。

爭論焦點之五:反方認為:方方寫的日記太悲傷,太悲情,太消沉,沒有積極意義,讓人們看不到光明和希望,只有心靈陰暗的人才會寫這樣的日記,而有良知的人,內心光明的人是不寫這樣的日記的。

正方這一次用事實說話了,前天有知名人士發表了一篇外國女人在疫情期間的日記,在這篇日記中記錄了這位外國女作家在隔離期間,吃飯,餵狗、輔導孩子做作業、自己鍛鍊身體、與兒子玩耍……很逍遙,也很樂觀;但就在昨天,有網友在網上發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9篇疫情日記,每一篇都記錄了他們的痛苦、焦慮、悲傷、無奈、無助,有的日記中還明顯暴露出對他們祖國和政府的極大諷刺……

然而,在《方方日記》中我們絲毫找不到他反對國家和政府的言論。

網紅張維為教授在一次視頻演講中說:“人生而自由,同時具有理性和良知。”

方方在日記中,不但在國家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使她的言論自由,而且,既有理性,也有良知。

網紅金燦榮教授說:“中國是個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國家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很多人不但對別人要求高,而且十分脆弱。

《方方日記》之所以被炒的熱熱鬧鬧,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某些人對作家要求太高,而他們自己的內心太脆弱!

金燦榮教授還說:“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都會犯錯誤的,所以,我國也不例外,但我國政府與其他國家政府相比不但犯錯誤較少,而且,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並能從中吸取教訓。

爭論焦點之六:反方認為:《方方日記》可以自己在家偷偷看,不宜公開發表,一旦發表就會有負面效應。

正方理由之一:古代哲學家蘇格拉底說:“任何一個社會,不論它的目的是什麼,不論它標榜的是什麼烏托邦式的和解放性的宗旨,如果生活在這個社會的男男女女,沒有說出心裡想說出的話的自由,就不是一個好社會!”

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好社會,因為它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允許《方方日記》發表,所以,《方方日記》能在社會上廣泛傳播與瀏覽,這恰好,從另一個方面歌頌了我們的國家和社會的民主與文明程度!

理由之二:作家餘華說:“如果我寫書,也應該堅持這樣的宗旨:文章要說人話,才會有人看,才會有現實意義!”

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由於看《方方日記》的人太多了,幾百萬甚至幾千萬讀者,這也說明了方方說的是“人話”而不是“鬼話”!否則,就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了……

不倒翁 2020,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