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制度优势,建设公共网络,提出“中国方案”(三)

实事求是,我国面临的可预见风险日益突出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必然性的同时,更应看到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后隐藏的不容忽视的风险和问题:一是通胀问题无法消除。政府为了保护人民免受经济危机的洗劫,持续发展和增强经济总量,就必然依靠投资和基建;依靠投资与基建,就必然形成不断放大的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一旦形成就必然导致渠道成本不断提升,通胀问题就容易显现。人民往往只看到自身承担的通胀和成本,而忽视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利益不被经济危机洗劫。信息不对称导致人民和捍卫人民利益的政府之间产生了“隔阂”。二是信任隔膜逐渐形成。全民所有制注重公平,导致其效率提升迟缓,从整体看,这是经济的稳定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全部采取效率优先,就业会大量的溢出;没有就业,消费就会熄火,经济稳定性就无从谈起。比如,中石油和埃克森美孚创造的营业收入几乎相当,但后者的员工仅为前者的15%左右。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很多领域。如果国有企业全部采取效率优先的原则,大幅度裁员,就会把问题推向社会,势必加剧市场的恶性竞争。问题的关键,我国人口总量是美国的4.5倍,是日本、德国的10多倍。人口数量决定就业数量,就业数量决定无法采用只顾效率的组织方式。如果只看到低效率,而忽略人口结构,就会造成人民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形成“隔膜”,逐渐对全民所有制形成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导致我们口袋里

揣着全民所有制的钥匙,却进不了智能社会的大门


由此可见,过去成功的经验已经成为今天我们迷茫的原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在享受别人技术红利的同时,阶段性陷入别人的逻辑中不能自拔,生态环境、公共福利、医疗救济、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愈加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