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冷硬清消,眉目寒霜。


如满弓一般拉到情绪承载的顶点,又如利箭一样直中靶心。”


说得再深一点,演技饱满精准无误。


不藏了。


说的就她——


韩剧《无人知晓》,饰演英真的金瑞亨。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金瑞亨独挑大梁,故事从19年前的连环杀人案讲起。


幼时好友秀晶惨遭连环杀手杀害。


怀揣着恨意与愧疚的英真,为查到真凶一步步成为刑警。


第二集,嫌犯露面,正面对刚。


积压19年的重负终于有了落脚之地,愤怒喷涌而出。


英真先是厉声质问。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然后是克制,是恨之入骨的冷意。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当嫌犯揣着秘密跳楼自杀,一无所获的英真,如同一脚踩空。


失重,崩塌。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这一波三折的起伏,是独属金瑞亨的演技秀。


而早在前年的《天空之城》,金瑞亨的演技就被注意到了。


她饰演心机深沉的女教师。


心理变态,性格扭曲。


到她这全被藏的严严实实,滴水不漏。


越克制,才越能接近疯狂的本质。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天空之城》曾打破由《请回答1988》创下的18.8%的收视奇迹,达到20.5%。


而这个奇迹,是由金瑞亨在内的五位女演员共同缔造。


更值得在意的是,她们的年龄均已40+。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天空之城》海报


为什么在意?


因为当这些30+,40+的女演员塑造的角色,个个饱满复杂有张力。


反观国内:


30+的女演员饰演角色,仍需要扮嫩装傻装清纯;


40+的女演员,被抛置边缘,边乞求边等待着市场的挑捡。


中国影视,正被一种肤浅的少女式审美偏好压制。


所以,有句话不得不说,且要放在明面上说: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1


以少女为美,从古就有。


贾宝玉在《红楼梦》里有句:


“所有的少女都是珍珠,为人妻,为人母后,变成了浑浊的鱼眼珠子。”


一语道破。


婚前是那云中月,婚后便成了鞋底泥。


所以很多女演员不敢结婚,比如宋佳。


First影展上,海清说:


“宋佳至今不结婚,还让大家叫她小花;姚晨不得不亲自做监制,才有《上青云》的机会;梁静一边投资,一边问老公有没有好角色……”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看到没,除了不结婚这个法子。


结了婚的女演员们,还得开始自救。


这几年火的剧,火到老少皆宜,国民热议,皆是“青衣”复出挑大梁,而非“小花”独秀。


《都挺好》中的姚晨,《我的前半生》中的马伊琍和袁泉,《小欢喜》中的海清和陶虹.....


再往前数,《甄嬛传》中的孙俪。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但,青衣“变现”能力实在有限。


这个变现指——粉丝变现。


剧再火,不会出现大批狂热追捧演员的粉丝。


剧播完,这些女演员便被观众弃之脑后。


曾经的“微博女王”姚晨如今发条微博点赞数都极难过万;


马伊琍发条微博的评论不到二百条......


几人连属于自己的“超话”广场都没有,带货能力更是被甩在后面。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马伊琍微博截图


其中,独独孙俪算是个别。


《甄嬛传》火到如此地步,有话题、有流量。


但这个流量是有buff加成的:丈夫邓超、一双儿女等等和小花。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一家四口/图源:网络


所以在First影展上,海清坦诚: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动的,市场、题材常常让我们远离,甚至一开始就被隔离在外。”


这话,宋丹丹也说了:


“演员这个职业特别残忍,因为你是被挑选的,人家没人来找你,你就是没活干,因为我做了37年的演员,我大概从三十四岁开始,就没有人找我演戏了。”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这不是卖惨,而是现实。


纵观80后小花,近乎全是凭借娇俏少女角色蹿红。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资本尝到甜头,只需按照前例,复制出更多的“少女”。


造“星”快,出错少,回报高。


说白了,冒最小的风险,能赚最多的钱。


所以,一年播数十部土偶剧,却难出一部《都挺好》。


但市场一味地偏爱,题材便走进了死胡同。


入眼皆是粉粉嫩嫩,一溜的小V脸加卡姿兰大眼睛。


叫人色盲+脸盲。


更可悲的是:


少女审美,不止是造型外表的幼齿,更是剧情内核的低智化。


甭管是职场、玄幻,还是宫斗,目的都是谈恋爱,终点皆是玛丽苏。


逻辑混乱,叙事矛盾,人物单薄,台词尴尬。


不需要打磨,不需要拔高。


只需要迎合大众审美的最底线便可。


资本知道,越线便是群嘲。


费力不讨好。


2


还记得两年前《如懿传》开播时的惨状。


四十多岁的周迅饰演少女如懿,皮肤状态下滑,眉眼处紧绷。


哪怕你是昔日“最灵周公子”,今日你也是“大观园的刘姥姥”。


连带着嗓音也一并被嘲不符合少女人设。


“烟嗓”“鸭嗓”,多难听的词儿都有。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但,只要你沉住气,越往后看,越能被周迅的演技和台词打动。


以哭戏为例。


剧里周迅哭戏多,却无一处不与意境相称。


哭的是“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哭的是“花开花落自有时,缘起缘灭不由人”。


她落泪,我便跟着落泪。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但,一个连“少女”都演不好的周迅,失去了被封神的资格。


她曾经那样美过,《大明宫词》里:


“她有一张未婚妻的脸,还有一双满是星辰的眼睛,感觉她这一生永远都是在夜晚长安街上遇见薛绍的太平公主。”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一旦变老,却不能被接受了。


更魔幻的是,隔了几天。


“少女周迅,又美回来了!”


一片欢欣鼓舞。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恍悟,中年女演员们,正在被虚伪地爱着。


这种虚伪是可以前脚吹捧你“岁月从不败美人”,转身便嘲你“岁月是把杀猪刀”。


是可以捧你为神,却不允许你落地为人。


少女感,看似赞美,实则是枷锁。


它的本质是一种“苛求”。


苛求女演员永葆青春,永无皱纹。


可是谁又不会变老呢?


怕不是《西游记》看多了,真以为天底下有唐僧肉?


所以,当81年的杨蓉,搭档99年的吴磊出演《沙海》。


被嘲“装嫩”似乎成为必然。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杨蓉为此发了一条长微博:


不是我害怕老去,而是当下的影视环境让女演员不敢老去,我们这一波30+的女演员努力维护着少女人设,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而是市场需要。


我渴望转型,想演嫁不出去的大龄女子,或者生活里忧伤跟喜悦一样多的单亲妈妈,想拥抱这个社会和每一个观众。


这就是中国的市场,充斥着少女修仙、少女暗恋、少女甜宠,却少见一个成熟女性的成长之路恋爱历程以及职场经历。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五获影后的陈冲也说:


“因为没有这样的角色,我们文化当中,它很少能写出一个成熟女人会很有可看性的,就一般是喜欢年轻漂亮的。”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少女审美,将市场压缩至如此地步。


观众是否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我们被资本市场驯化,然后再以单一暴力的审美去驯化他人。


只是有的女演员在反抗;


有的女演员却在自我沉沦:


借少女审美,为烂演技保驾护航。


3


保持少女感,这意味着不需要太努力。


演技不需要,台词不需要。


十年前,十年后,不用做太大改变。


不用挑战有层次的角色,不用为此做过多功课。


不必细心琢磨,只需凭借本能,


嘟嘴,剪刀手,展现撒欢式演技。


保持少女感,更容易被观众原谅,或者说被粉丝原谅。


少女,是有成长豁免权的。


十年前,郑爽出演《一起来看流星》,饰演楚雨荨。


撅嘴,瞪眼,是灵动。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十年间,她在一遍又一遍的饰演楚雨荨。

她没变,观众变了。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十多年前,佟丽娅出演《母仪天下》,饰演赵飞燕。


是一见倾人城,再见倾人国。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十多年后,佟丽娅出演《完美关系》,寻不到赵飞燕半点影子。


她变了,观众也变了。


我想起李诚儒在《演员请就位》上的质问:


“练过十几年台词吗?练过一年,两年,三年吗?”


入行十多年,好似扮演少女,便不用好好说话一样。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同样是《演员请就位》。


金婧饰演一位孩子被拐卖的母亲。


李诚儒问金婧的第一个问题是,化妆了吗?


按照情理,痛失孩子的母亲,忙于找孩子的母亲,是没有心思化妆的。


往深里说,当你进入角色时,是要扔掉自我的。


借用何冰老师常提的,有四个字刻在北京人艺后台的牌匾上。


哪四个字?


“戏比天大”。


但,再看我们的电视剧。


演古装,出戏的黄发和大直径美瞳。


这样的常情常理,导演不知道?演员不知道?


知道也当不知道。


维持少女的形象永远放在首要。


一旦露出老态、疲态,之前努力制造并贩卖给粉丝的幻觉将被打破。


不付出努力到演技,就要付出努力在美貌。


过度用力的代价便是:


被少女审美驯化后,难以撑的住大荧幕的考验。


想转型,却早就把自己困在笼中。


干脆呆在“少女”的方寸之地,更保险更安全。


如此恶性循环。


但,少女感拿捏不好,往往与智障感仅一线之差。


借李诚儒的话,看的直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而成熟女性的魅力,所能到达的边界却无比宽广深远。


4


赵雷在民谣《三十岁的女人》里唱:


“她是个三十岁身材还没有走形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可否留有当年的一丝清纯。”


老去似乎成为一种原罪。


但,清纯虽好,经岁月打磨的阅历就不美吗?


沧桑背后包裹的韵味岂不比单纯更值得细品?


《十三邀》里,许知远问陈冲:


“你觉得岁月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陈冲答:


“岁月就意味着岁月,岁月还能意味什么呀。”


她接着说:


“其实是可以炫耀的东西,我经历与战胜那么多的痛楚,那么多身体上的疾病,头脑里的疾病,这是一个多么值得吹嘘的事情,这不正跟你吹着嘛。”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岁月在攥取,同时也在给予。


岁月本身,就是吹嘘的资本。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凭《三块广告牌》拿影后时已61岁,她说:


“我的脸是一张地图,一张我人生的线路图,下巴上的褶子也是。”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日本国宝级女演员树木希林,照着镜子,一脸满足坦然:


“这皱纹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接受衰老,当然并不容易。


周迅在对谈陈可辛时忆道:


“那段时间 ,我真的早上起来坐在沙发上就开始哭,阳光再好也会哭,可能我一时无法去直面衰老这件事情。”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犹记得陈可辛曾说:“周迅是所有导演的梦想。”


对比一看,让人心碎。


周迅的偶像是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


“我一直想像于佩尔那样演到这么老。但靠演员的一己之力并不能完成,演员和观众是相互作用的,我演你们也得来看呐。”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如果观众仅局限于“少女审美”,对女演员是一种外力摧毁。


如果女演员局限于“扮演少女”,便是荼毒荧幕的自我损毁。


其实我们早就厌烦了虚假、做作、矫饰的少女感了,不是吗?


不然,网友的脑洞之作《淑女的品格》,呼声不会如此之高。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能长久留下痕迹的,从来不是“明星”。


而是《我不是要药神》里的单身母亲谭卓,是《无名之辈》里的残疾人任素汐,是《地久天长》里的咏梅,是《邪不压正》里的交际花许晴......


她们的修饰词是一部影视剧,是一个角色。


少女审美,正在毁掉中国女演员


她们温良、要强、反叛、传统、乖张......


千人千面。


因为时光的磨砺,才呈现出难以断言的质感。


而警惕批判“少女审美”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让烂演技失去庇护;


是为了给好演员寻求出路。


若没有健康的审美取向,影视剧只会越拍越糟糕。


变老,是坦然,亦是底气。


岁月与衰老,值得被敬重。


我想起王朔回怼年轻人的那句:


谁没年轻过,可你老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