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西遊記》,究竟是怎樣的世界?

喬鬆


西遊世界,是一個神、妖、人共居的世界。表面上看起來好玩、熱鬧,其實是一個生存極其艱難的世界。生存難,發展更難。

最為艱難的,無疑是最龐大、最底層的人與妖的群體!他們每天為了生計忙碌,朝不保夕,並且命不由己,一切被仙界掌控,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讓你今日為人、為妖,明日成仙,也可以今日是仙,明日讓你為妖,或打入輪迴,甚至會在你全然不知的時候,給你重創!

這又是強者紛紜的世界:人間到處有逍遙自在、內心篤定的樵夫,有叱吒山林猛獸間的獵人劉伯欽,有在人間位居高位,又可通達於天庭、地府的魏徵,也有自帶前世光環,一步步走完漫長而兇險的取經路,而成佛的唐僧;妖界,有美猴王這樣的不懼一切威權,上鬧天庭,下搗地府,踏遍萬水千山,最後走向巔峰的英雄,也有稱霸一方,勢力雄厚,終被仙界招安的牛魔王;仙界,則是一群神仙大咖,玩眾生於股掌之間,相互間有合作、有博弈,為了佔有更多的資源,達到與天同壽的終極目標,同樣在拼搏、奔忙!

在這個世界,真正的強者,既要有本領、有膽量,還要有智慧,以及也許更重要的篤定而澄明的內心,比如悟空和唐僧!而像八戒和沙僧這樣首鼠兩端、畏手畏腳,只能止步於他們的後塵。

最後,西遊世界,人居於中心。妖怪靠吃人存在,神仙靠人的信奉發展、壯大,人則在此夾縫間求生存、求安康!人,既是渺小的,又決定和改變著神、妖的演化方向!所以,是人造就了這個精彩紛呈、生生不息的世界!


鄭光赫


我相信大家都看過86年電視劇版的西遊記,在劇中,孫猴子聰明過人,英勇無畏,還能夠為唐僧求取真經保駕護航,豬八戒也表現得憨厚可愛,甚至還有些小淘氣,還時不時給師傅撒嬌,沙僧忠厚老實,任勞任怨,唐僧慈悲為懷,杜絕一切美色,而且長得還好看,深得妖怪喜歡。但是其實這個是不符合原著的,其實我們仔細閱讀過原著,我們會發現,事實並非我們想象地美好。

事實上,悟空的形象並沒有六小齡童老師扮演的那樣靈動,小說中真實的孫悟空的其實是“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黃髮金箍、一身黃毛、兩塊紅股”,其實就是和黃渤在《西遊》降魔篇中的形象別無二致,而且它並非善類,甚至前期還吃過人;書中的八戒其實更像是野豬,長著獠牙和鬃毛,而不是劇中家豬的形象,沙僧脖子上帶著一串真骷髏,如果你認真去現象那個樣子,其實是非常恐怖的,而且他倆在做唐僧的徒弟之前也都有過殺生的經歷,就連唐僧也並非好人,出門取經,只是為了能夠獲得功名利祿,而且在被女妖怪誘惑的過程中甚至差點犯戒,還好悟空在一側指點,才讓他們能夠順利取到真經。

如果我們重新審視這部小說,你會發現一切都不像我們童年看劇的那般美好,如果按照原著來拍的話,甚至可能會有恐怖篇的效果,比如獅駝嶺一篇寫道:

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乾焦晃亮如銀。真個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膽,第二個凡夫也進不得他門。

你確定這個場景如果真實的描述出來,不會感到背後一陣惡寒嗎?

其實整部作品真正描繪的並非是我們看到的取經故事,而是但是社會生活的折射和縮影。


光醬語言研究所


《西遊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根據唐僧西行取經的歷史事實來編寫的章回體小說,在央視86版電視劇播出前,西遊記更多以戲劇、評書等形式傳播,在86版西遊記播出後,人們對於西遊記的印象則更加的固定化,在小說和點數據中的西行充滿了各樣的神佛妖怪,用九九八十一難來說明了西行之難。在小說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甚至是小白龍都有自己的特點,並且說明了個人性格,讓讀者和觀眾所喜愛,那麼真實的西遊記是什麼樣的呢。

剛才說到的,西遊記是根據唐僧西行的歷史事實來編寫的,小說中,唐僧西行是得到了唐朝皇帝的首肯,並在諸天神佛的授意下西行取經,目的在於宣揚佛法。但這些我認為只是出於作者通過唐僧西行一事在文化傳播中所做的貢獻而寫,在實際情況中,在唐朝雖然不至於出現滅佛的事情,但是也絕對不會出現小說中唐皇李世民與唐僧結為兄弟的事情,因為唐朝屬於李家江山,而李家人認為自己與李耳(老子)同宗,因此在唐朝道教是國教,所以雖然不至於滅佛,但是也絕對不會出現發揚佛教的事情。第二:從貞觀627年開始唐僧多次向唐太宗申請西行取經,但皆未獲太宗同意,直至貞觀629年,唐僧決心西行,而在那個過程中更大的阻礙力量來自於當時的朝廷,因為唐太宗並未同意唐僧西行,因此唐僧的整個西行活動屬於偷渡行為,並且是有通緝令的,而唐僧的通緝令一直到唐僧西行回來才取消。第三:電視劇中唐僧西行所經過的地方多半是花紅柳綠,綠樹成蔭,但是真實情況下的唐僧西行是根據西亞路線,最後到達印度,整個路線風沙漫天,並且在當時很多地方都不在唐朝板塊內,我認為因為當時唐僧屬於偷渡出行,相當於現在沒有護照簽證,身份無法得到證明,即使客死他鄉,也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但是也因此說明了唐僧的奉獻精神以及對佛法真理的探索精神。


桃樹下吃桃


好你,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西遊記》是在描繪一個真實的世界,即使有太多的想象,但也是現實生活的產物。下面我來具體分析一下

洪荒世界四大洲

藝術創作,通常都源於生活,並且高於生活。

在《西遊記》剛開始的時候,就介紹了整本書的世界觀,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部蟾洲和北俱蘆洲四個地名,其中花果山正位於東勝神洲裡面。這東西南北四大部洲到底在哪裡?答案就是四大洋,書中所描寫的四大部洲,分別對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在佛教的傳說中,包括最早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佛教發展史中的一個時間段(虛構))都有著佛教世界擁有四大部洲(東西南北每個方位各一洲)的說法,其中對應守護神正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四大天王。其中東勝神州又叫做東毗提訶洲,《長阿含經》說,“本州的眾生人身殊勝,因此以身勝為名。“啥叫做“人生身勝”呢?其實就是容易脫胎成聖,所以孫悟空所降生之地就在東勝神州。

女兒國

《西遊記》中所提到了許許多多的國家,比如說寶象國、烏雞國、朱紫國等,其中八成的國家都是虛構的,但是依然有許多真實存在的國家是採用的化名方式出現的,比如比丘國其實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在唐朝時候的名稱。當然在《西遊記》裡只是為了標註地理位置,而故事內容則是完全虛構的。再比如說天竺國,也是唐朝時候我們對現在印度的稱謂。那麼有沒有一個國家是你認為它不存在,其實它是真實存在的呢?有,那就是女兒國。

不過你先別高興的太早。在《西遊記》中,女兒國又叫西梁女國,其實它的原型正是公元六、七世紀活動在四川阿壩州(四川西北藏區)的東女國。《新唐書》說它,“俗輕男子,女貴者鹹有侍男”,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在這個國家裡面,奉行的是“女尊男卑”的政策。而且根據記載,東女國的國王是女的,大臣是女的,那麼男的幹嘛呢?在外面打仗(服兵役)的,全部都是男的。在那裡,男性的地位特別低,有沒有很失望!

鬥戰勝佛

在《西遊記》的結尾,師徒四人取得真經得成大道,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和尚被封為八寶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馬。

那麼這五個封賞哪一個才是真實存在的呢?沒錯就是上面說到的鬥戰聖佛。

其實在佛教裡面,沒有淨壇使者、沒有八寶金身羅漢,沒有八部天龍馬的封號,卻有旃檀功德佛和鬥戰勝佛,只是作者運用了真真假假的方法來突出人物特點,也算是臆想的功德封號。根據《大寶積經》記載,旃檀功德佛是三十五佛之一,能夠消去過去生中,阻止齋僧的罪業,說白了就是勸人悔過,確實非常適合唐僧。

總結;《西遊記》是作者結合唐代僧人撰寫的一部神話小說,雖然大部分故事情節都是作者通過想象來寫,但是有很多的元素都是來自於現實生活,而小說中對妖魔鬼怪的描寫也是在反應當時那個年代勞苦大眾的疾苦和生活的殘酷。

PS:

“天庭”在哪裡?“玉帝”又是誰?既然說了是東勝“神”洲,那這個“神”主要是指的:天主教,而“天庭”就在歐洲,很有可能是指天主教會的最高中心—梵蒂岡。

我是靳小白觀影,一位影視盤點愛好者,歡迎大家留言關注。


靳小白觀影


我們看到的西遊記是少兒、現代、白話、閹割版的《西遊記》

真實西遊記完全不是我看到的形象

真實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黃髮金箍、一身黃毛、兩塊紅股”影視劇中最接近孫悟空的形象是周星馳電影西遊降魔篇

西遊記中豬八戒的外貌描寫: 1、卷髒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2、碓嘴初長三尺零,獠牙觜出賽銀燈。一雙圓眼光如電,兩耳-扇風唿唿聲。腦後鬃長排鐵箭,渾身皮糙癩還青。3、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這跟野豬差不多

張紀中版八戒

西遊記中關於沙僧的描寫:“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腰束對攢露白藤.頂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

還有西遊記中孫悟空是吃人的。有這樣一段描寫“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

如果西遊記真的按原著來拍的話,它的血腥、暴力、恐怖恐怕頂十個《權利的遊戲》都不為過!


長江不是那個七號


西遊記倒著看就是真實的世界


燒文字


犀利哥的妙想天開,加上芙蓉姐姐的傾情演繹,經過流浪大師的開光點撥,再配合燻塗印度神油做瑜伽的功效,構成了《西遊記》的現實底色。


康小軍


書是人寫的,人也會把它修改,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但也不能說它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