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小麥,有些農民說非常時期不準備把小麥賣了,先儲存下來。是這樣嗎,你怎麼看?

5湖4海皆兄弟


我覺得還是分地方。

像我們這裡山地,旱地多,望天收,所以農民都惜糧,捨不得賣,都儲存起來了,一定得把下一年的口糧留出來以防萬一。今年又是個瘟疫之年,瘟疫過後怕有災害,農藥不賣糧食也正常。

不過我覺得不用擔心糧食問題,我國農業發展還行吧,畝產也高。重要的是國家儲備的糧食也充足,還有進口糧食,鑑於這些我想農民的糧食該賣還是會賣的。


風衫雲糖


今年收小麥,有些農民說非常時期不準備把小麥賣了,先儲存下來。是這樣嗎,你怎麼看?

一方面,從現在主產區小麥的長勢來看,總體上苗情是不錯的,部分地區前期暖冬氣候使得麥田出現旺長,最近北部、中東部等地區出現了強冷空氣,其中河南的局部地區溫度降到0℃、出現了晚霜,可能會對麥苗形成凍害。同時,後期隨著氣溫的回升,小麥將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這期間需要做好預防倒春寒等不利天氣的同時,根據農技中心的預測,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等形勢也比較嚴峻,也要做好一噴三防等措施,為夏糧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另一方面,如果因為怕缺糧、買不到米麵等而選擇不賣新收穫的小麥,其實是大可不必的。最近無論是有關部門,還是專家、媒體等,從各個角度都對國內的糧食供應、庫存結構、糧食價格等做了解讀,信不信,可能每個人都每個人的看法,國人遇到大災大疫之年備點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相信再過一段時間,估計糧食危機、搶購屯糧等的恐慌情緒也就過去了。

綜上所述,再有一個多月,2020年產新小麥將會從湖北等主產區,從南到北開始收穫上市了。這期間,在密切關注後期乾熱風、爛場雨等不利天氣的同時,鑑於今年託市小麥底價仍保持1.12-1.16元/斤,預計新麥上市後價格不會有大的漲跌,農民提前出售、還是保存一段時間再出售,可以根據今年打工收入的情況、家裡存糧的條件等作出合適的選擇。


糧小咖


在“疫情”關鍵的時期,由於“宅”在家裡近兩個月。當時我就想:如果把過春節時買的東西都吃沒了,應該怎麼辦?是不是應該接受教訓,“疫情”過後應當儲存一部分糧食,最起碼能夠食用一年的。如題主所說,今年收穫的小麥不賣了,先存起來。這樣做是否有用呢?

儲存小麥的優點

【1】家中有糧,心裡不慌其實有很多農戶,家中都存有一定的糧食(如上圖)。這一“對口甕”小麥,約500公斤,大約夠三口之家食用一年的。說實話,今年的“疫情”並不影響糧食收成,影響糧食收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天災(如干旱、雹災等自然災害)。如果存有一定的糧食,最起碼“心裡不慌”。

【2】給國家減輕了負擔把糧食賣給國家,一方面國家要付錢給我們,另一方面還要佔用國家的糧倉,所以農戶自己把糧食存起來,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儲存小麥的缺點

農戶家儲存糧食,有兩個缺點:因不會管理,容易被害蟲損害(這其中包括老鼠和蟲咬)或黴變,從而造成浪費。

儲存糧食的觀點要正確

作為人口大國,國家首先想到的會是糧食:“糧食安全,國之根本,民之命脈”;“民以食為天”;“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等等,這些並不是口號,而是落實在了實際行動中。

現在這個季節,不管你自駕也好,坐火車、高鐵也好,向兩邊望去,基本全是綠油油的麥田。因此,害怕缺糧是自己嚇唬自己。

況且,糧食作物週轉快,如小麥,5月底6月初就開始收穫;玉米在9月份就收穫;南方的大米一年可收穫兩季。所以糧食漲價和缺糧只是一種幻想。一方面是舊社會“餓”怕了的老年人的想法,畢竟那時候靠天吃飯,收成了了無幾,而現在水源就在地頭上,並且在肥料充足的情況下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另一方面是個別人的炒作,炒作的目的大家一想便知。

總之,有些農戶收穫小麥後,把小麥儲存起來,也不是今年的事,因為年年在麥收前,很多農戶為了滕出“對口甕”裝新小麥,需要把“舊小麥”賣掉。不管存也好、賣也好,反正不會缺糧。


泰山農家人


這幾天網上不斷爆料一些城市居民爭購米麵糧油用以囤積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無非是受當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的影響,大疫之下有飢情是歷史的總結言論,加上有些主要糧食出口國宣佈禁止糧食出口,在這樣的情形下出現了一些市民買糧囤糧的情況。在這樣的形勢下,以種糧為生的農民家庭有存糧的想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農民不賣收穫的小麥全部囤積的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大多數農民家庭種糧往往面積不僅僅是為滿足自家之需,一方面不能把收穫的全部糧食都不賣而囤積,這樣貯存有困難,再方面農民種地是連續種植,不可能今年種完明年再不種,存糧也是按需準備,有一到二年貯備就可應對一般的不可料的情況。同時農戶種地要有成本投入,許多農民家庭的生產所需資金成本來源於賣糧的收入。所以以後農村可能重現存糧的習慣,但不會導致農民家庭種糧不賣的情況。

農民家庭存糧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數以億計的農民家庭存糧,以每個農家存一至二年的糧食計算,僅存貯於民間的糧食就有億噸之巨,這比國家糧庫存糧既安全又節省費用。


老百姓寧


清明這場春雨下的非常透,小麥返青撥節墒情能恃續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揚花後能再有一場透雨,今年小麥定然豐收,以現階段看麥田情況非常良好。疫情在全球漫廷,各個國家己基本把國門緊緊關閉起來了,在抗疫控疫物質短缺中看到了糧食的重要性,糧食危機肯定不是空穴來風!

全球缺糧食的國家依然很多,疫情少說沒有半年天數是結束不了的,世界糧食市場的平衡將會被打破,最起碼進出口己出現危機,糧食漲價可能性很高。中國糧食雖然充足,多年來糧價底糧農種糧食積級性不高,就連美國糧食種植早已危機重重!只有比較貧窮的地區和國家才是糧食產量大區。

今年小麥糧農肯定要觀望市場走勢,賣與不賣對糧農無所謂,十好幾年了糧食就一直這價,早賣和遲賣沒什麼區別!何況糧價看漲有望多存點還是沒壞處,有錢的存錢沒錢的存點糧心理上還是有個按慰罷!


星辰191549800


我卻得是對的,農民伯伯好不容易,一年到頭盼著有個好的收成


桂林阿姣


我認為導致他們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現在農村種地的大多是五十歲左右的人,年輕人相對老人不願意種地。農村五十左右的老人他們年輕的時候生活不好,而且他們又經歷過飢餓的時期,多災多難,不像現在一樣能夠頓頓吃肉。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使的他們對以前生活的感受又再次放大,加大平時糧食的儲存量,就把今年的糧食儲存起來。我的父母也是五十多歲,他們平時對糧食比較節儉,能不浪費的絕不浪費,因為他們青年時期飯都不能經常吃不飽。

第二個原因:因為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小麥的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小麥是可以曬乾儲存的,可以放很長時間,不容易壞。農民辛苦種地不就是為了能夠遇到好的價格多掙點錢嗎?他們可能想著後期小麥價格可能會上漲,多賣點錢,於是把小麥儲存起來了,等到後面期看市場的價格。就算後期小麥的價格不好,可以不賣自己留著。

總得來說,不論是出於哪種原因,他們這樣做是無可厚非的。





滇彝阿黑哥


先看看家裡能存多少。


街燈39350271


這次疫情暴露出來很多問題,以前把小麥賣了的農民,在疫情封路的情況下去買麵粉,發現麵粉漲價了(一斤漲了幾毛錢)一袋25千克㎏要多花10-20塊,在麵粉廠存有麥的人家跟本不會在意這些細節(都是免費取面),農民掙錢不易,所以看著多出來的錢有點心疼,地主家有糧心中不慌。

我們這裡剛開面粉廠的時候,免費存麥,開票可以換面本和麩皮(市場價對半市場價0.8一斤,自己去取麩皮0.4一斤)好多家庭蜂擁而至,兩年過後,沒人再存麥了,一部分麵粉廠弄虛作假,在麩皮裡面摻假,雞鴨鵝,羊都不吃,農民麥收去存糧,麵粉廠在電子磅上弄虛作假,明釦,暗釦一畝地下來平均划算800-900斤左右,麵粉廠老闆好多都成爆發戶,時間長了農民可能會慢慢忘記了。

經過這次疫情後,今年麵粉廠存小麥的家庭會增加。


農民萬事興


我自己種了三百多畝地,我個人認為沒有那個必要屯糧,我在江蘇南京,準備囤小麥的估計是北方面食為主地區的想法,這些年下來,也沒有鬧什麼災年啊!我們種的糧食每年那麼多,自己留,沒那資本也沒那條件.特別是農民,別人不知道,我們還不知道嗎?根本就不缺糧食,只是考慮糧食價格收益問題.地基本都是集中發包出去,集中化管理了.糧食產量都是挺好的.沒必要恐慌,要相信國家的調控能力.屯糧食就如同謠言一樣會引起恐慌的,真心不希望那樣的事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