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小麦,有些农民说非常时期不准备把小麦卖了,先储存下来。是这样吗,你怎么看?

5湖4海皆兄弟


我觉得还是分地方。

像我们这里山地,旱地多,望天收,所以农民都惜粮,舍不得卖,都储存起来了,一定得把下一年的口粮留出来以防万一。今年又是个瘟疫之年,瘟疫过后怕有灾害,农药不卖粮食也正常。

不过我觉得不用担心粮食问题,我国农业发展还行吧,亩产也高。重要的是国家储备的粮食也充足,还有进口粮食,鉴于这些我想农民的粮食该卖还是会卖的。


风衫云糖


今年收小麦,有些农民说非常时期不准备把小麦卖了,先储存下来。是这样吗,你怎么看?

一方面,从现在主产区小麦的长势来看,总体上苗情是不错的,部分地区前期暖冬气候使得麦田出现旺长,最近北部、中东部等地区出现了强冷空气,其中河南的局部地区温度降到0℃、出现了晚霜,可能会对麦苗形成冻害。同时,后期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将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这期间需要做好预防倒春寒等不利天气的同时,根据农技中心的预测,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形势也比较严峻,也要做好一喷三防等措施,为夏粮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如果因为怕缺粮、买不到米面等而选择不卖新收获的小麦,其实是大可不必的。最近无论是有关部门,还是专家、媒体等,从各个角度都对国内的粮食供应、库存结构、粮食价格等做了解读,信不信,可能每个人都每个人的看法,国人遇到大灾大疫之年备点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估计粮食危机、抢购屯粮等的恐慌情绪也就过去了。

综上所述,再有一个多月,2020年产新小麦将会从湖北等主产区,从南到北开始收获上市了。这期间,在密切关注后期干热风、烂场雨等不利天气的同时,鉴于今年托市小麦底价仍保持1.12-1.16元/斤,预计新麦上市后价格不会有大的涨跌,农民提前出售、还是保存一段时间再出售,可以根据今年打工收入的情况、家里存粮的条件等作出合适的选择。


粮小咖


在“疫情”关键的时期,由于“宅”在家里近两个月。当时我就想:如果把过春节时买的东西都吃没了,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应该接受教训,“疫情”过后应当储存一部分粮食,最起码能够食用一年的。如题主所说,今年收获的小麦不卖了,先存起来。这样做是否有用呢?

储存小麦的优点

【1】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其实有很多农户,家中都存有一定的粮食(如上图)。这一“对口瓮”小麦,约500公斤,大约够三口之家食用一年的。说实话,今年的“疫情”并不影响粮食收成,影响粮食收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天灾(如干旱、雹灾等自然灾害)。如果存有一定的粮食,最起码“心里不慌”。

【2】给国家减轻了负担把粮食卖给国家,一方面国家要付钱给我们,另一方面还要占用国家的粮仓,所以农户自己把粮食存起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储存小麦的缺点

农户家储存粮食,有两个缺点:因不会管理,容易被害虫损害(这其中包括老鼠和虫咬)或霉变,从而造成浪费。

储存粮食的观点要正确

作为人口大国,国家首先想到的会是粮食:“粮食安全,国之根本,民之命脉”;“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等等,这些并不是口号,而是落实在了实际行动中。

现在这个季节,不管你自驾也好,坐火车、高铁也好,向两边望去,基本全是绿油油的麦田。因此,害怕缺粮是自己吓唬自己。

况且,粮食作物周转快,如小麦,5月底6月初就开始收获;玉米在9月份就收获;南方的大米一年可收获两季。所以粮食涨价和缺粮只是一种幻想。一方面是旧社会“饿”怕了的老年人的想法,毕竟那时候靠天吃饭,收成了了无几,而现在水源就在地头上,并且在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另一方面是个别人的炒作,炒作的目的大家一想便知。

总之,有些农户收获小麦后,把小麦储存起来,也不是今年的事,因为年年在麦收前,很多农户为了滕出“对口瓮”装新小麦,需要把“旧小麦”卖掉。不管存也好、卖也好,反正不会缺粮。


泰山农家人


这几天网上不断爆料一些城市居民争购米面粮油用以囤积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无非是受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的影响,大疫之下有饥情是历史的总结言论,加上有些主要粮食出口国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了一些市民买粮囤粮的情况。在这样的形势下,以种粮为生的农民家庭有存粮的想法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农民不卖收获的小麦全部囤积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大多数农民家庭种粮往往面积不仅仅是为满足自家之需,一方面不能把收获的全部粮食都不卖而囤积,这样贮存有困难,再方面农民种地是连续种植,不可能今年种完明年再不种,存粮也是按需准备,有一到二年贮备就可应对一般的不可料的情况。同时农户种地要有成本投入,许多农民家庭的生产所需资金成本来源于卖粮的收入。所以以后农村可能重现存粮的习惯,但不会导致农民家庭种粮不卖的情况。

农民家庭存粮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数以亿计的农民家庭存粮,以每个农家存一至二年的粮食计算,仅存贮于民间的粮食就有亿吨之巨,这比国家粮库存粮既安全又节省费用。


老百姓宁


清明这场春雨下的非常透,小麦返青拨节墒情能恃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揚花后能再有一场透雨,今年小麦定然丰收,以现阶段看麦田情况非常良好。疫情在全球漫廷,各个国家己基本把国门紧紧关闭起来了,在抗疫控疫物质短缺中看到了粮食的重要性,粮食危机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全球缺粮食的国家依然很多,疫情少说没有半年天数是结束不了的,世界粮食市场的平衡将会被打破,最起码进出口己出现危机,粮食涨价可能性很高。中国粮食虽然充足,多年来粮价底粮农种粮食积级性不高,就连美国粮食种植早已危机重重!只有比较贫穷的地区和国家才是粮食产量大区。

今年小麦粮农肯定要观望市场走势,卖与不卖对粮农无所谓,十好几年了粮食就一直这价,早卖和迟卖没什么区别!何况粮价看涨有望多存点还是没坏处,有钱的存钱没钱的存点粮心理上还是有个按慰罢!


星辰191549800


我却得是对的,农民伯伯好不容易,一年到头盼着有个好的收成


桂林阿姣


我认为导致他们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现在农村种地的大多是五十岁左右的人,年轻人相对老人不愿意种地。农村五十左右的老人他们年轻的时候生活不好,而且他们又经历过饥饿的时期,多灾多难,不像现在一样能够顿顿吃肉。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使的他们对以前生活的感受又再次放大,加大平时粮食的储存量,就把今年的粮食储存起来。我的父母也是五十多岁,他们平时对粮食比较节俭,能不浪费的绝不浪费,因为他们青年时期饭都不能经常吃不饱。

第二个原因:因为受这次疫情的影响,小麦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小麦是可以晒干储存的,可以放很长时间,不容易坏。农民辛苦种地不就是为了能够遇到好的价格多挣点钱吗?他们可能想着后期小麦价格可能会上涨,多卖点钱,于是把小麦储存起来了,等到后面期看市场的价格。就算后期小麦的价格不好,可以不卖自己留着。

总得来说,不论是出于哪种原因,他们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





滇彝阿黑哥


先看看家里能存多少。


街灯39350271


这次疫情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以前把小麦卖了的农民,在疫情封路的情况下去买面粉,发现面粉涨价了(一斤涨了几毛钱)一袋25千克㎏要多花10-20块,在面粉厂存有麦的人家跟本不会在意这些细节(都是免费取面),农民挣钱不易,所以看着多出来的钱有点心疼,地主家有粮心中不慌。

我们这里刚开面粉厂的时候,免费存麦,开票可以换面本和麸皮(市场价对半市场价0.8一斤,自己去取麸皮0.4一斤)好多家庭蜂拥而至,两年过后,没人再存麦了,一部分面粉厂弄虚作假,在麸皮里面掺假,鸡鸭鹅,羊都不吃,农民麦收去存粮,面粉厂在电子磅上弄虚作假,明扣,暗扣一亩地下来平均划算800-900斤左右,面粉厂老板好多都成爆发户,时间长了农民可能会慢慢忘记了。

经过这次疫情后,今年面粉厂存小麦的家庭会增加。


农民万事兴


我自己种了三百多亩地,我个人认为没有那个必要屯粮,我在江苏南京,准备囤小麦的估计是北方面食为主地区的想法,这些年下来,也没有闹什么灾年啊!我们种的粮食每年那么多,自己留,没那资本也没那条件.特别是农民,别人不知道,我们还不知道吗?根本就不缺粮食,只是考虑粮食价格收益问题.地基本都是集中发包出去,集中化管理了.粮食产量都是挺好的.没必要恐慌,要相信国家的调控能力.屯粮食就如同谣言一样会引起恐慌的,真心不希望那样的事情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