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县”男孩663分励志考入清华,学习方法仅1点:牢记4个字

本文由 原创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全文一共1367字,阅读大约需4分钟。

作者 | 名师讲学习方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而对于我国许多贫困地区的学子来说,这一份希望——便是将来能考上自己理想大学、走出去外面世界看看的希冀。

清华大学2019级学生,倪志鹏便是来自这样的地区的一名学子。他老家所在的王英镇是典型的山区、库区,是贫困县中的最困难区。但是,他却凭借着自己的信念,从小牢记的4字,最后成功圆梦了清华大学。

“烈士县”男孩663分励志考入清华,学习方法仅1点:牢记4个字

01 从小就有个清华梦,牢牢记着4个字

“我考入清华,对我的家庭、王英镇、阳新县来说都象征着一种希望和突破……”倪志鹏在考入清华后,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据悉,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是一座拥有厚重革命历史的“烈士县”,而倪志鹏便就读于这样的县城一中。在阳新县里,矗立着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几十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很多是无名烈士。

而在阳新县的西部,就是武汉黄石著名的仙岛湖。倪志鹏的老家王英镇就在这个仙岛湖畔。

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父母教导的倪志鹏很小就有一个清华梦。虽然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母也仅有初中文化,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摆脱贫穷的生活,倪志鹏的父母很小就告诉他,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不解努力,像当年的革命烈士一样,为未来的美好而奋斗。

他们告诉孩子,一定要“自强不息”;而倪志鹏也从小,牢牢记着这4个大字。

“烈士县”男孩663分励志考入清华,学习方法仅1点:牢记4个字

02 多门学科竞赛获奖,学习要苦中作乐

出于生计的考虑,倪志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前往了深圳打工。从小学习就没有父母的监督,却让倪志鹏早早地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高中三年,由于回家的班车每天仅有不到10趟,从学校到汽车站,再从汽车站到家,前前后后累计要花2-3个小时。于是即便是假期,倪志鹏也很少回家,而是将大量的时间都投入了学习。不仅总是同学中睡得最晚的那个,甚至经常连午休时间都不放过。

对此,倪志鹏笑称:“因为我觉得我的精力比较旺盛,所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在他看来,学习是一件需要苦中作乐的事情。倪志鹏说,自己的学习方法仅1点,就是什么题都去多做多练,充分利用好零碎时间去学习、做题,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

在高二的时候,他就一举获得了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四项国家级竞赛的二等奖。

“烈士县”男孩663分励志考入清华,学习方法仅1点:牢记4个字

03 考入清华感谢1人,直言自己十分意外

其实,对于自己考上清华这件事,虽然从小抱有梦想,但是在听到自己被清华录取的消息的时候,倪志鹏还是感到比较地意外。

从小钟爱数学物理的他,有感于“两弹一星”先驱们淡泊名利、一心为国的治学精神;并于高考当月的6月份,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的自招笔试——但是,考完之后他就觉得自己没戏了,“当时考完就觉得太难了”——倪志鹏这样说道。

但是,正所谓“天道酬勤”,在国家专项计划的支持下,倪志鹏最后以663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土木大类录取。当班主任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倪志鹏直言:自己非常意外。

对此,他坦言也自己要感谢自己的老师,尤其是自己的数学老师,曾在大雪天在他无法回家的时候,接他去自己家吃饭,在学业和生活中,都给了他许多的帮助和鼓励。对他来说,老师就像他的家人一样亲切。

“烈士县”男孩663分励志考入清华,学习方法仅1点:牢记4个字

倪志鹏坦言,考入清华后,他还会不断努力向前——自强不息,不辜负父母、国家、老师的厚望。

“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

大家好,我是@名师讲学习方法,关注我!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学习成长问题!

如果你是家长,我建议你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