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苗出现红叶病,怎么治?

渑池公民


关于大蒜苗出现红叶病,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缺磷,也可能是因为白腐病等病害导致的。这两种可能性非常大,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几点建议。

1,如果是缺磷,需要及时给大蒜补充磷肥;这种情况是会导致大蒜苗出现红叶病的。

2,大蒜喜好冰冷环境,日照时间不宜过长,而且土壤主要是砂地,砂地种出的大蒜味道更浓。

3,就是要注意,大蒜对土壤湿度的要求在各个时期也不同。萌芽期可以多浇点水,促进发根发芽。幼苗期水不能浇的太多,防止幼苗徒长,不利于后期大蒜成长。

4,还有可能是因白腐病而导致大蒜红叶,这样可以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洒,连续2-3次,每次间隔10天。这样也可以根治红叶病。

以上就是我个人4条建议,后期一定要多注意打理,祝有个好收成。





乡村农人小磊


大蒜出现红叶病,这是大蒜叶片快要黄叶的前奏。受害的大蒜植株叶片变成紫红色,再往后会沿着叶脉逐渐的向叶鞘发展,然后就是失去绿色变黄,再严重的时候整片叶会干枯死亡。植株明显的矮化,蒜薹也会细短,比较严重的导致不能抽薹。蒜头的直径不大,多数在5厘米左右,一般情况下是在2月底至3月初比较明显,初期黄叶是是点片的发生,如果是连茬种植了2~3年的地块都是会发生黄叶的。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主要是偏施了化肥,忽视了施用有机肥和微肥,积水溶液的浓度过于太大,造成烧根会影响吸收。耕作层如果太浅,现在都是机械耕作,深度不够,在10厘米左右,这样土壤就会有板结的现象,下雨或者是浇水之后水不会滲下去,就积存在了地表,导致了黏土中的化肥不能够及时的渗透到地下层去,会在大蒜根系的附近的溶液浓度太高,就完成了烧根。

由于沙土地的渗透性比较好,大量的化肥会渗透到土壤的下层,而降低了土壤溶液的浓度,所以很少有烧根的现象。

如果是连作的地块,不仅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且还有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的危害,这些都会导致大蒜叶片发黄。加上冬季的气温偏高降水太少,从而造成了土壤的墒情太差,或者是土壤的湿度太高。寒流的多次发生会降温,让植株受到冻害。病虫的危害,植株的缺钙,缺镁,除草剂施用过量(播种后出苗前),上面这些原因和因素都是容易造成黄叶和干枯的。

防止措施

首先是播种的时候就要选择无伤无病的的,蒜瓣单粒重量在5克以上重的洁白蒜瓣来作为种蒜。最好的办法是可以和小麦,瓜类,玉米,茄果类,马铃薯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合理的施用基肥,翻耕要达到深度,化肥施用时注意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第二年春季返青以后,在蒜薹和蒜头的形成期必须及时的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播种时必须掌握好温度,日平均气温在20~22℃时进行播种,如果是采用覆膜播种可以比露地播种时间再推迟7~10天,在越冬之前必须达到壮苗的标准。


当土壤的湿度太大的时候需要进行中耕散墒。当发生了黄叶以后必须立即浇灌冷凉的地下水,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地温,以防止高温损伤了根系︔还有一个就是冷凉的井水中它的含氧量比较高,是可以减少根系窒息的危害的,这样做也可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如果是重茬地,在播种之前要撒施多菌灵或者其他药剂进行消毒杀菌。注意早春返青的时候可以施用天然的芸苔素,这样可以增强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来促进植株养分的生产。


黄晓红果果


您好,你可以用以下药剂试试: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00-15000倍、10%联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15%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水剂300-500倍、40%氟硅唑乳油5000-80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绿风95 6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


江东记


你可以用以下药剂试试: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00-15000倍、10%联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15%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水剂300-500倍、40%氟硅唑乳油5000-80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绿风95 6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



笨大哥


你可以用以下药剂试试: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00-15000倍、10%联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15%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水剂300-500倍、40%氟硅唑乳油5000-80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绿风95 6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


蒲坂农业


你可以用以下药剂试试: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00-15000倍、10%联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15%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水剂300-500倍、40%氟硅唑乳油5000-80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绿风95 6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


A000三分之二


大蒜出现红叶现象有可能是因为缺磷,也可能是因为白腐病等病害导致的。如果是缺磷,需要及时给大蒜补充磷肥;如果是因白腐病而导致大蒜红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连续2-3次,每次间隔10天。为可以用以下药剂试试: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00-15000倍、10%联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15%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水剂300-500倍、40%氟硅唑乳油5000-80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绿风95 6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





潞C吥働靉


农民朋友大家好:因雨水较多大蒜发生了白腐病(俗称红叶病),大蒜白腐病在春季早期开始防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春雨后或者浇灌后3-5天大蒜白腐病病症出现时,在防治效果最差,同时造成蒜生长量减小,造成减产,即使温度上升20°病症呈隐形状态,大蒜减产损失难以挽回。大蒜白腐病属于一种高湿低温性真菌,适宜发病温度7-20°,14-18°最适于真菌繁殖发病,田间发病部位会成片出现蒜叶发红,发黄,矮化,慢慢又红变黄,拔起一株就会发现根部腐烂(变黑,发粘)为病菌核体,对大蒜白腐病防治最佳时期应在地温6°开始用药防治,三月中旬防治一次,7天在喷施一次(也可灌根)白腐净亩用90克,扑海因亩用药120-150克重点喷施茎根(靠土部位)还能兼治大蒜叶枯病,如果缺磷,需要给大蒜补磷,

多菌灵70%_8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灌根,连续三天,间隔10天后在喷雾一次,这样就能防治白腐病,减少损失。





农民万事兴


你可以用以下药剂试试: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500-15000倍、10%联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15%混合氨基酸铜·锌·锰·镁水剂300-500倍、40%氟硅唑乳油5000-8000倍、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绿风95 6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

这是大蒜白腐病导致。 防治大蒜白腐病必须从早春就开始防治才能收到相应的效果。如在春季雨后或浇提苗水后3~5天大蒜白腐病病症充分表现时再进行防治往往效果较差,同时病害造成蒜体生长量减小,减产已经造成,即使以后随外界气温上升至20℃,病症呈隐性状态,但已为大蒜造成的减产损失也是难以挽回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大蒜白腐病菌属一种高湿低温性真菌,适宜发病温度6℃~20℃,14℃~18℃为最适于病害发生,田间相对持水量90%以上时极利此病的发生蔓延及病症显现。早春雨前或浇提苗水前气温及田间湿度小,不利于该病的大量现形,浇水后田间湿度变大,随温度升高。正常株得到迅速生长,感病株因外界条件更适于病菌发生危害,导致发病重,植株生长缓慢,与正常株在长势上形成明显差异。田间发病部位出现成片发病中心,而出现大蒜苗黄化、矮化、底叶从叶尖沿叶缘向下向内变黄,并向上部叶片蔓延。拔出病株会发现大蒜根茎新叶鞘外皮腐烂、变黑、发粘,上部并着生白或褐色的颗粒,为病菌的菌核体。 根据以上所述,对大蒜白腐病防治最佳期应在地温升至6℃以上时就开始用药进行防治,同时还应在浇水前2~3天喷一次杀菌剂来增强植株抗病性,抑制病菌活性,来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因此建议在3月中旬就要抓紧防治1~2次,至浇水前2~3天再防一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据试验,防治大蒜白腐病的较为有效药物为白腐净,亩用药量90克,其次为扑海因,亩用药量120~150克。以上药剂施药时重点喷大蒜假茎及靠地部位以提高防效,同时可兼治大蒜叶枯病。施药时往年发病区域要加大喷药量。


土土山冈


大蒜苗红叶病和白腐病相似,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病。大蒜萌发期,带菌蒜种在表皮下形成黑色菌核,严重的直接导致蒜种不发芽或生根不良,随后蒜种表面呈水渍状凹陷,软化腐烂,表面形成白色菌丝和球形菌核。

大蒜幼苗返青期受侵染的植株叶片发黄,长势极弱,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植株在田间极易拔出,其根部已软化腐烂,根以及腐烂的鳞茎表面附有大量白色菌丝和黑色球形菌核,受害严重的植株很快枯死,造成田间缺苗。进入蒜薹生长期,蒜薹、蒜瓣已开始分化,随着田间植株抗病能力的增强以及气温升高,不再出现大量死苗,但受侵染植株长势较弱,生长不良。大蒜收获后贮藏期间,带菌蒜瓣上的病原以菌丝形态潜伏,少数在蒜瓣表面形成浅褐色凹斑。

560克/升嘧菌·百菌清悬浮剂(低毒)使用500-1000倍液喷雾(保护性)。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微毒)使用150-300倍液喷雾(治疗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