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回顾历史上日军残酷的战争暴行,对战俘惨无人道的虐待和迫害绝对是一个逃不出的话题。二战期间,日军在亚洲各地用尽残酷的手段,对战争中被俘的军人和平民实施迫害,手段之残忍发指,可谓全世界所罕见。

而在东南亚的泰国,就有这样一条铁路,他的修建是由无数战俘的生命和血汗而组成的。这条铁路的每一处,都留下了日军对待战俘的罪恶,它就是令无数人愤怒和悲伤的泰缅铁路。


一、"罪恶之路"的诞生

日军于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获得成功后,日军大本营决定正式向东南亚和太平洋方向进军,经过与盟军的激烈战斗后,位于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都成为了日军的附属国,数十万名盟军士兵成为了日军的战俘,过着漫无天日的悲惨生活。

1942年6月,盟军在中途岛战役中给日军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日军在东南亚的形势一时间陷入了困境。不甘心失败的日军为了加强对原有地区的军事控制,并遏制盟军对自身的战略压力,因此决定修建一条连接泰国和缅甸两国的战铁路。根据路线规划,铁路需要穿越两国丛林密布的山区,施工和技术要求都十分复杂和宏大。为了加快修建进程和金钱成本,日军决定采用英国人之前的勘探路线和设计方案进行修建。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根据日军的设想,泰缅铁路从泰国的北碧府开始,经过304公里后进入缅甸境内,最终在缅甸孟邦的丹彪扎亚截止,线路全长为415公里。为了加快修建进程,日军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和难度,要求该铁路在18个月之内必须完工。建造该铁路的材料由日军从其他地区拆毁下来的铁路零部件组装而成。在解决了施工材料的问题后,寻找施工人员就成了日军的下一个目标,但此时的日军早已经"胸有成竹"了,那些被俘虏的盟军士兵和当地百姓不就是最好的工人吗?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于是日军决定使用这些无辜的战俘和平民作为工人,强迫他们为其修建这条"罪恶之路"。经过统计,共有36万名盟军战俘和百姓成了牺牲品。为防止他们消极怠工和逃跑,日军决定从远东战场上派遣一批凶残的关东军监工负责看管他们。对于战俘来说,这场血腥残酷的"死亡之路"正式拉开了它罪恶的序幕,时间是1942年的6月。


二、用白骨堆砌的"罪恶之路" 

泰缅铁路施工期间被分为三段,从起点和终点两侧开始同时施工,日军在当地招聘劳工时,谎称有良好的食宿和金钱待遇。一些受蒙骗的当地民众甚至携带全家老小去工地报到,结果便成了日军的奴隶。而战俘的处理则简单的多:在新加坡的关押的战俘会通过火车运输被送往工地现场,运送战俘的列车是一节8米长的闷罐车,每30个人为一组被塞在当中,连睡觉都只能站着,有时长达40多个小时都没有食物供应

;而在爪哇和马来亚等地的战俘,则是走水路到达泰国或缅甸,他们乘坐的船只船舱狭小且拥挤,战俘只能在不到1米高的空间中活动许多人甚至都直不起腰,恶劣的海况和盟军误炸,让不少战俘都命丧大海。

抵达施工地点后,战俘和劳工都会被送到由茅草搭建的"营房"当中,每一个"营房"会有200人居住在此。没有任何的卫生和生活设施,环境十分糟糕,每人的活动范围只有两英尺宽地方供睡觉之用,其余的东西几乎为零。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日军为了把防止战俘和劳工逃跑,于是强迫这些人除一块遮羞布外什么都不允许穿。在泰国和缅甸荒无人烟的山区,战俘和劳工冒着炎炎烈日修筑铁路,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十六七个小时,毫无尊严可言。据一位幸存的英国老兵哈罗德·哈切利回忆:"我们每天都要工作14到18个小时,每天摸着黑起床,摸着黑回来。每天回来,我们重新报数时,都会发现人数在减少,因为几乎每天都有人死在那里"。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当战俘患病无法继续工作时,日军根本不会对其进行救治,而是随意地将其丢到一边,任凭其死去。在炎热潮湿环境中,缺乏必要生活物资的战俘和劳工纷纷患上疟疾,加之蚊虫叮咬和野兽袭击,死亡的人数开始逐渐增加。有的人事后回忆,由于死亡人数过多,战俘们甚至自发成立火化队来自行处理尸体。而日军则对此视而不见,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根本都不值一提。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在饮食方面,战俘与劳工也是恶劣令人不忍直视:日常只有野菜和稀饭,如果藏匿食物被日军发现,那么后果只有死亡。因此战俘们为了能够活下去,甚至会吃任何可以食用的东西,包括老鼠、蜘蛛、甲虫、蜥蜴等等。就像哈罗德·哈切利所说:"为了能够活下去,只要是四条腿的,我们什么都吃。因为每天能否活下去都是一个问题,如果你错过了一顿饭的话,那你基本上就没有生还的机会。"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对于战俘和劳工中不守"规矩"的人,日军对待方式就是永无休止的折磨、毒打和虐待,甚至会直接枪杀或斩首这些人,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无所不用其极。1943年春季,眼看战争的发展方向对日本越来越不利,日军决定将竣工时间提前到当年的8月。劳工和战俘的处境开始变得越发凶险,每天超过20小时的劳动使得许多人被活活累死,尤其是在修建整个铁路难度最大的"地狱之火通道"时,盟军战俘先用铁钎和锤头硬生生开凿出来,然后使用炸药进行爆破而成。每天夜晚,战俘借着火把和油灯继续开山劈石,昏暗的光亮与人们的身影相互交错,现场画面仿佛人间炼狱,这就是"地狱之火"的由来。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1943年10月23日,这条被战俘和民工鲜血和白骨铺设而成的"战争之路"终于建成通车。日军预计通过这条铁路,每天可以向缅甸战场运输近3000吨的各类战略物资,对日本未来的战争走向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个数字的背后,却是数万名战俘和劳工的生命换来的,根据战后统计,共有1.6万名战俘和9万名劳工丧生,铁路每一公里就要有250条无辜的生命作为代价。因此后世的人们将这座铁路命名为"死亡铁路"。


三、真实的"桂河大桥"

之所以泰缅铁路如此地受到大家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部好莱坞的荧幕巨作《桂河大桥》。1954年,曾是修建人员之一的法军战俘皮埃尔·布勒创作了一部名为《血溅桂河桥》的报告文学,文章一经面世便引起巨大轰动,销量达数百万册。3年后,英国东方影业公司将这本搬上了荧幕,这部由威廉·荷顿和亚里克斯·吉尼斯主演的影片由此一炮而红,在当年的好莱坞票房中获得了2720万美元的好成绩,更是在1957年的奥斯卡奖中荣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7项大奖,成为了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传奇。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这座跨度为322米的大桥已经在1945年4月的盟军轰炸中成为了废墟,现在的这座桂河大桥是日本战后作为对泰国的战争赔款而再次重建的。如今的桂河大桥早已不复当年的血腥和战火,已然成为了当地一座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的百姓也靠着这座老桥来为自己提供可观的收入。只有在桥头的两个巨大的炸弹模型,还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这座大桥的血雨腥风。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盟军将泰缅铁路的使用权和管理权收回,将泰国境内的304公里铁路以当时5000万泰铢的价格卖给了泰国政府。缅甸境内的铁路由于年久失修已被完全废弃,在泰国政府的修复和保护下,现有的50公里铁路被用于旅游观光使用。

二战日军的又一残酷暴行,揭秘用战俘血泪堆砌而起的泰缅铁路

在大桥不远处的地方,还建立了一座战争公墓和历史博物馆。公墓里6982名死亡的盟军战俘墓碑无声地控诉着日军曾经的暴行,而在博物馆里展示着桂河大桥和泰缅铁路修建时的史料图片,曾经的历史就这样真实且沉重地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这悲惨的一幕将会永远留在每一个爱好和平的百姓心中。


结语

作为二战中最有标志性的事件之一,"死亡铁路"带给世人的除了日军的残暴和战俘的凄惨遭遇外。更多的是对人性和良知的反思,这些曾经血淋淋的史实告诫着我们在任何时候和平的宝贵是多么地重要。

当一个国家和人民有着最起码的良知时,这个国家和民族永远是值得尊敬和敬佩的民族;反之当一个国家与人民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人性和良知之时,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世人的唾弃与嘲讽。


1. 《历史上的泰缅铁路》

2. 《桂河大桥》

3. 《自由的价值:地狱般的死亡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