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巡司河…8個重點項目全面重啟


南湖、巡司河…8個重點項目全面重啟

武漢各行各業逐步復工復產,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再次打響。肩負“碧水使命”的武漢碧水集團有限公司,於3月19日提出提交第一批覆工項目申請,目前8個重點項目均已獲批覆工。
  

作為全市水資源保護利用及水環境整治投融資主體,碧水集團曾成功打造了楚河漢街、青山江灘等一批武漢涉水 “新名片”。3月31日上午,在短暫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後,碧水集團負責人馬上趕去參加一場關於調整方案、加快進度的技術論證會。他說:“這些天像這樣的會議非常密集。今年整體任務目標不減,還要力爭完成更多投資。
  

排漬防澇:為城市多備幾個“蓄雨池”


3月31日下午,碧水集團投資建設的武昌八鋪街堤(鸚鵡洲大橋至楊泗港大橋段)綜合整治工程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中平臺立模、混凝土澆築等作業。


  

南湖、巡司河…8個重點項目全面重啟

八鋪街堤屬於武漢市確保幹堤。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八鋪街堤(鸚鵡洲大橋至楊泗港大橋段)綜合整治工程施工春節後一直未能正常復工,工期耽誤45天,枯水平臺以上硬化護砌均未完成,目前外江水位已上漲至16米左右,淹沒了部分未護砌的土質岸坡。
  

碧水集團會同市橋樑工程公司制定了應急施工方案,採用永久工程與臨時工程相結合,搶抓工期,儘量多完成永久工程建設內容。以設計中平臺(高程19米)為界線,對因江水上漲影響無法按原設計實施的現狀土坡面,採用土工布加袋土進行臨時防護,預計4月30日完成;中平臺以上坡面整形土工工程、岸坡護砌於5月30日前逐步完成。作為施工進度保障措施之一,現場3臺打樁機將增加到6臺。
  

碧水集團承擔的南湖水環境整治和巡司河綜合整治兩項工程,則將為南湖片區築起兩個“蓄雨池”。


南湖水環境提升工程是南湖水環境提升攻堅工作七大任務之一

, 3月22日復工以來,人員到崗率已近70%,累計完成初雨處理廠底板50%、頂板10%、提升泵站主體結構95%等的施工,12座生態排口已改造完成。碧水集團下屬水投公司工程部負責人車滔介紹,該項目初期雨水收集管網系統全長7.35公里,初期調蓄池容量9萬立方米,初雨廠設計處理能力為每天25萬噸,可應對大暴雨級別雨水。整個工程原計劃今年底完工,公司會想方設法加快進度,力爭不影響工期。
  

南湖、巡司河…8個重點項目全面重啟

南湖水環境提升工程施工現場 通訊員袁柯宇 供圖


巡司河綜合整治工程是長江南岸連通長江、南湖、野芷湖水系的重要水利樞紐工程,復工後的二期工程,主要是對巡司河5.5公里河段進行綜合整治,將河渠改造形成規劃斷面生態河道,同步清淤,新建涵閘、補水工程、橋樑。河道疏通、拓挖可在6月底前後大部分完成,屆時可有效助力南湖片區改善漬水問題。
  

南湖、巡司河…8個重點項目全面重啟


武漢雨季大部分雨水要依靠泵站抽排入江。3月11日至3月31日,碧水集團下屬武漢水電測試中心有限公司完成了大軍山泵站等16處新城區泵站機電設備檢測工作,築牢了排澇關鍵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