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甘情願被你騙財騙色


我心甘情願被你騙財騙色


今天教育部發布關於2020年全國高考時間安排的公告,今年全國 “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看到消息發佈後,家長群裡有家長笑說:“這是怕4月1號發佈,大家不相信吧。”


每年的4月1號愚人節,大家都在等一個最可信的騙局,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天天都是愚人節,一不小心就活在了騙局裡。


01



一個5億人5萬億的騙局


膚白貌美大長腿,虎北蜂腰賽潘安……原來明星P圖的官宣照、官宣視頻,已經成為現在大眾自己發朋友圈標配了,P個圖、美個顏、AI修圖視頻已經非常普及。


目前國內女性消費群體超5億人。圍繞女性消費群的「她經濟」,市場容量至少在5萬億元以上,其中美顏經濟份量最重。


有人說“顏值即正義”,雖然是句玩笑話,但無論職場還是生活中,美貌的人還是能在各個方面獲得優勢。顏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個人的資源獲取能力,而資源又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成長,人們越來越重視外貌管理。整容費錢、化妝費事,因此手機、相機的美顏功能,快速成就了人們美的需求。


我心甘情願被你騙財騙色


2008年美圖秀秀正式上線,第一次讓人們無需任何技術就能美顏P圖,隨之大量的美顏軟件紛紛面市。那時市場上大部分手機前置攝像頭像素低、光圈小,拍出來的照片噪點多,影響自拍體驗,這才刺激了自拍類APP用戶的增加。


2012年,OPPO手機就發佈了第一款帶有美顏自拍功能的OPPO U701,開闢了智能手機的細分領域,從此智能手機美顏功能開始起步。第二年,美圖手機1發佈,這家原本以拍照軟件起家的公司也看到了美顏手機的市場。隨後,小米、華為、金立等品牌也紛紛加入美顏手機的陣營,期望在美顏經濟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原來說“照片”是“照騙”,但隨著AI技術的發展,如今已經實現動態視頻拍報過程中的全程美顏。“原相機中的自己”已經早已不存在了……


如今,全世界每隔3秒就有一名網友上傳自拍圖像,自拍者在美化照片上所花費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化妝。在這樣的背景下,美顏經濟當之無愧地成為互聯網企業新的藍海。


下次刷臉支付時,幫我美顏一下,也許我會更愛在這家店消費……


02



一個一騙一輩子的商業操作


為什麼結婚必須要戴鑽戒?為什麼那麼小的一塊石頭價格會那麼的昂貴?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會被一顆鑽石迷惑?


這得從一個叫戴比爾斯的公司說起。實際上這些都是戴比爾斯的精心設計,鑽石也許就是一個全球商業營銷史上的最大騙局。


黃金飾品雖然也不如黃金保值,但是扣除手工費的損耗之後,黃金本身是保值的。而鑽石毫無保值性,二手鑽戒往往跌價到原價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更低。而且並不容易找到購買方。而黃金隨時可以賣出,保值性、流通性都遠超鑽石。


同時,為了阻斷二手市場的發育,防止用戶倒賣二手鑽戒,戴比爾斯還打造了全球最富盛名的廣告詞: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我心甘情願被你騙財騙色


任何出手鑽石的行為,都將被視為對愛情的不忠貞。而只有大家省吃儉用將積蓄拿出來買鑽石,才能證明愛情的久遠與忠貞。


戴比爾斯將鑽石貼上愛情的標籤,讓鑽石成為婚姻的見證和守護。在這個策劃中,鑽石的純淨象徵著愛情的純潔,它的璀璨代表著愛情的熱烈和專一,戴比爾斯花了鉅額的廣告費,將鑽石植入到電影裡面。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蘇聯發現一座更大的鑽石礦,大量碎鑽供應於世面,於是戴比爾斯在同蘇聯訂立價格同盟的同時,在營銷上強調做工和切面,炮製了大量行業的標準。


其實根據科學家們探測發現,全球的鑽石礦藏量,可能達到了驚人的1000萬億噸,而全球總人數只有70多億,就算每人平分,都能得到一個非常驚人的數量。2019年10月份,中科院就宣佈已通過實驗室“種植”技術,培育出了真正的鑽石,而且1克拉只需要3000元左右的成本,這比正常鑽石的價格低了六分之五(83%),徹底將鑽石打成了“白菜價”。


我心甘情願被你騙財騙色


03



被炒到天價的鞋,你也許只是一隻被宰的雞……


這兩年“炒鞋”異常火熱,甚至有傳聞,最高價的一雙鞋以1700萬美元的價格在網上成交。是的,換算成人民幣大約是1.2億。


日常中,一雙鞋被炒到發售價的幾倍,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一雙原價1999的運動鞋,短短几個小時之內,毫無預兆,毫無邏輯地瘋漲,馬上就賣到了4400元。


這相當於十個漲停板了,一隻股票兩個星期連續不斷漲停,才相當於一雙球鞋幾個小時的漲幅,即使連A股最牛的九鼎新材都會自愧不如。


NIKE旗下一款名為OFF-WHITEAirJordan 1的球鞋,每雙售價1299元,在官方發售後沒多久,就被炒到12000元。這雙白黑紅配色的AJ1,短短兩年價格飆到7萬元,漲幅超過4500%!


在“虎撲”論壇流傳著一個炒鞋發大財的故事:一個二十四五歲的男生,從大學開始炒鞋,現在開始專職炒鞋,據說一年能賺50萬元。


因為有人炒鞋一夜暴富,所以衝進場的人越來越多了,幣圈大佬,炒房大媽,甚至現在連現金貸的老闆也看到了商機,有人推出了一款炒鞋現金貸的產品,日利率0.1%,頭息10%。


但是一雙球鞋,就算用了什麼頂尖的科技,就算是所謂限量(工業化時代,所謂限量又真有意義嗎),又哪裡值幾萬幾十萬?


我心甘情願被你騙財騙色


但是就是因為大家營造了限量球鞋價格只漲不跌的假象,使得很多年輕人投身其中。但賺錢的只可能是少數莊家和幸運兒。


炒鞋,從一開始就是炒家、平臺、資本針對年輕消費者說的故事,再被網絡炒作之後成了大家的勵志故事,從而吸引年輕人們的關注,而最終這幾倍翻漲的錢流向何處?


任何商品,資產,無論是實際的還是虛擬的,只要是經過瘋狂炒作,最後的結局都是一樣,擊鼓傳花,一地雞毛,怎麼漲上去的,就會怎麼跌下來,還會加倍!


也許,營銷與騙局就是一步之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