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怒怼我:你是学渣你懂什么?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我懂孩子心理

文|芋头妈妈


孩子刚上一年级,明显感觉不是孩子上学累,而是作为母亲的我累。


以前,孩子做完作业,9点多就能躺倒床上,现在作业做完后,还需要家长签字,每次检查完都到11点,


上小学之前,孩子的学习一直都是由我辅导,因为丈夫在孩子辅导作业时,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暴躁’,每次丈夫辅导完,孩子都会哭。


丈夫怒怼我:你是学渣你懂什么?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我懂孩子心理


这不,受到疫情的关系,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上周学校通知了具体的上课时间,还说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考试,检查孩子们在家的学习成果。


这几天感觉孩子的学习压力又大了,作为妈妈,无形中压力也又大了。


昨天晚上,依旧是帮着孩子检查作业,检查完,发现孩子有一个比大小的题,漏了一个数字。


原题为:

6、0、4、9、7、2,我会从小到大排一排。


然后孩子排序时,忘记了一个数字6,直接写成了0、2、4、7、9。我觉得孩子其实真正明白10以下数字的大小排序,只是由于疏忽,漏了一个。


可是到了孩儿他爸嘴里,就变成了对我的怒怼,说我本身数学就不好,孩子这个题做错,不止是粗心问题,巴拉巴拉,等等一大堆。


然后拉着孩子,自己去检查作业,我在客厅就听到丈夫一沟通,声音的分贝就高起来,‘数学老师没教这个么’,‘你自己从头数一下不会啊’,‘明明就是什么什么’,这一类的话就出来了。


丈夫怒怼我:你是学渣你懂什么?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我懂孩子心理


有时候,我也在想,面对孩子似懂非懂的表情,到底我教孩子的东西,孩子真正记住了么?


面对同类的题目,孩子总是做错,真的是我没教对么?


有时候辅导孩子作业时,明显能感觉孩子在走神,也许用孩儿他爸‘怒吼’的方式,孩子能不走神?


也许真的是本身我数学不行,教不了孩子数学?


反正这一大堆问题,真的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家庭都会遇到。


33岁妈妈辅导作业气出中风


还记得之前有个真实的案例,南京有位妈妈,辅导孩子作业时气的中风


李女士(化名)今年33岁,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平时作业由她辅导。10月26日晚上,眼看已经十点半了,女儿还在磨磨蹭蹭,语文作业一小半还未写完。

李女士气不打一处来,严厉训斥了孩子。

说着说着,突然自己舌头“不听话了”,变成了大舌头;右手握笔写字,不仅动作慢,写出的字也变得歪歪扭扭。

李女士以为自己气过了头,因为担心影响孩子第二天学习,也没当回事,就让女儿收拾好书包上床睡觉。

第二天,李女士发现自己的“大舌头”症状没有缓解,她依旧没放在心上,认为多休息几天会好。

然而三天过去了,李女士说话更加不利索了,10月29日晚上,李女士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南京总医院急诊科就诊。

医生安排她拍了一张头颅CT发现,结果脑梗了,当即收住入院。


丈夫怒怼我:你是学渣你懂什么?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我懂孩子心理


没有给孩子辅导过作业的父母,根本无法理解‘气’从何来。


之前的我也总是劝自己,面对孩子学习问题,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不能对孩子怒吼,更加不能生气,可是还是控制不住。


跳开学习、辅导、考试,这些话题,回顾一下,当你暴怒时给孩子辅导作业,孩子的注意力在哪?


丈夫怒怼我:你是学渣你懂什么?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我懂孩子心理


这就和大人工作时出现了失职,有的人想极力挽回,但很多人会更在意领导怎么看这个事情。然后采取掩盖的方式,先不让领导知道,然后再想办法处理这个事情。


为什么先不让领导知道呢?因为你的注意力已经从这件事,转到了这个人。


无疑,当家长暴怒时,即便家长知道答案,知道解题思路,也想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但孩子此时的心思可能不在题上,而在父母的身上,尤其家长暴怒时,孩子已经完全关注于家长的情绪。


所以,不好的工作氛围,容易让大人都作出错误的选择,


那对孩子‘怒吼’式的家庭环境,无疑让孩子也不能有任何的进步。


所以,‘生气’与否,不能解决作业问题,反倒容易让孩子养成其他不良习惯。


孩子不喜欢学习,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作为一名研究生毕业的家长,现在也有6年在从事心理学辅导和教学工作。


小编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丈夫怒怼我:你是学渣你懂什么?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我懂孩子心理


孩子学习不好,可能的原因其实很复杂,比如: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爱有小动作,学习效率低下、作业拖拉、做题慢、记忆力差、单词课文记不住、不爱读书、理解能力差、做题马虎、大题不会做、小题总出错等等。


如果单单是从某个具体的原因,导致孩子的学习不尽如人意。


那你会发现问题非常好解决,只需要加强某一个方面的训练就可以。


但往往不是这样。那么家长有没有从孩子学习的动机角度思考一下?


孩子在学习这个事情上,是否缺乏一定的原动力呢?


丈夫怒怼我:你是学渣你懂什么?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我懂孩子心理


现在的社会,学习的渠道很多,如果孩子想学习,一定有各种各样方法办法。


回想一下家长自身,如果想得到提升,可能就会提前半年或者一年做好一些准备,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很多事情,


而提升就是家长做这一切的原动力,也许不需要任何人的催促和提醒,即便遇到问题,错误,自己也会想办法解决。


那大人如此,孩子就不是如此么? 没错!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学校没有给孩子学习的动力,家长也不能帮助孩子理解学习的动机,很有可能,孩子就不爱学习。


如何辅导学习能力很弱的孩子?


其实这个问题,是为了巩固上面的观点,


各位家长回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平时很容易被‘10天记住3000个单词’,‘一星期,让孩子的成绩提高’的广告吸引,


然后也给孩子购买类似题目的辅导资料给孩子学习,报考对应的学习班让孩子上。


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在告诉孩子,学习有捷径可以走,


但家长作为过来人,大家扪心自问一下,学习有捷径么?没有!


丈夫怒怼我:你是学渣你懂什么?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我懂孩子心理


所以,以后看到这样的广告内容,请别给孩子购买,这会导致孩子在学习这件事情的原动力发生改变。


真正帮助家长理解孩子学习动力问题,我还要把话题稍微扯的远一点,请见谅啊


孩子刚一出生,其实对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可能是从拆玩具,玩泥巴等等小事开始。


而这些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天生的,但要区别于上学的学习本身,一个是无指标不要求结果,一个是有指标要求结果。


如果家长从玩泥巴的时候,就对孩子说:宝贝啊,能不能帮助妈妈把泥巴弄成圆形的,而不是说,玩吧宝贝,你开心就好。


那孩子对待玩泥巴的目的就会有一个很浅的动力,也许很多家长这时候要骂我了,干嘛要让孩子这么累呢?


曾经我也反思过这个问题,干嘛这么累呢?但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就是开始累,后期轻松的么?


丈夫怒怼我:你是学渣你懂什么?虽然我不懂数学,但我懂孩子心理


这话题其实本身很大,从看似孩子学习时家长的情绪问题,到孩子学习的动力问题。


但小编认为:还是要从孩子做事情的动机角度,去看待。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也欢迎各位家长在评论区,把孩子在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表达出来,我们一起来帮助孩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