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中有印度人吗?数量多吗?

珠峰玉鹤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又名“亚罗号战争”、“英法联军之役”。在美俄支持下英国与法国联手进攻中国,并于1860年10月攻陷北京,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条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

印度人在整个鸦片战争中可是出力不小,煞费苦心。

印度是当时英国殖民地中最重要的一块,每年都会给英国带来大量的商业利润和税收,而英国商人向中国贩卖的鸦片种植和加工地就在印度的孟加拉地区。英国鸦片贩子需要到印度鸦片产地收购大量的鸦片,在收购交易中也让印度本土大商人和地主获得不少好处。

鸦片战争中,英国首次出兵4000人,其中来自印度殖民地仆从军就高达2000人,而且有很高比例的印度的志愿兵,说明印度人为了这场战争可是操碎了心,出嘴、出人、出力,成为鸦片战争的重要支持者。

由此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和印度人的关系非常大,虽然不是印度人主导的,但印度人是从头参与到最后,成为这次毒品战争的重要帮凶,有着一份原始的罪恶。






嘉述话历史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出动1.1万人,法国出动6700人,清朝方面军力则高达29万。英军1.1万中,陆海仍保持各半,英属印度有7个团,分别为第8、第15旁遮普步兵团、普罗比恩的锡克骑兵团、第47、65、70孟加拉兵团、马德拉斯工兵团,人数约4000人,英属印度陆军超过了英国人。


疯狅的石头455


英属印度有七个团,分别为第八和第15旁遮普步兵团。普罗比恩的锡克骑兵团,第47,65 70孟加拉兵团,马德拉斯工兵团,人数约4000人。





九位数说车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出动1.1万人,法国出动6700人,清朝方面军力则高达29万。英军1.1万中,陆海仍保持各半,英属印度有7个团,分别为第8、第15旁遮普步兵团、普罗比恩的锡克骑兵团、第47、65、70孟加拉兵团、马德拉斯工兵团,人数约4000人,英属印度陆军超过了英国人。

1859年清军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关押在今印度加尔各答,于次年绝食而死。1860年英法联军攻克北京,咸丰帝率慈禧等宫眷逃往热河避暑山庄,随后火烧圆明园的强盗中,有不少印度人的身影。

此战后中英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朝赔了更多银子,割了更多领土,开放了更多口岸。

印度人的优越感更胜层楼,站在他们的角度,我掳你总督,破你京城,烧你圆明园,迫使你割地赔款,你奈我何?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这次八个列强派兵最多的是日本与沙俄,英国只排第三位,英军中有4个印度兵团:第1孟加拉骑兵团,第7、第24旁遮普步兵团,第1锡克步兵团。这次英军以英属印度人为主,还有少量澳大利亚人。

清军的表现则极为糟糕,帝都北京再次沦陷,慈禧带着光绪和一帮大臣,千里大逃亡,辗转去往西安。这也是慈禧时隔40年第二次逃跑,第一次逃跑时还是25岁明艳动人的年龄,第二次已是垂帘听政的65岁老太太。

八国联军代表在北京合影,照片中却出现了9个人,俄国没有参加合影,英国则将旗下澳大利亚与印度拉进合影。从左至右依次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属印度、德国、法国、奧匈帝國、意大利、日本,印度人位于照片中左四的中间位置,俨然与列强平起平坐,英属印度人不骄傲才怪。

战后《辛丑条约》中,清朝合计本息赔款高达9.82亿两白银。英属印度人两次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临北京城,要说他们对中国没有优越感,作为中国人都不信。

以上是印度与中国在清朝时期的战争,英属印度三战完胜中国清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都是协约国,是同一阵线的。北洋政府派了30多万劳工去欧洲协助作战,其中14万在英法的西欧,20来万在沙俄的东欧。英属印度方面,派出的则是大批军队,其中大部分投入阿拉伯半岛,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战。

此战民国的劳工主要负责后勤,印度军人则在英国人指挥下,击败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现在的阿拉伯半岛印度人特别多,在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印度族比本地公民还多,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一方面是印度人协助英国作战和统治;另一方面是阿拉伯地区发现石油后,大量印度劳工涌入。

二战中民国与英国又都是同盟国,而且这次民国派兵进入印缅战区,中印两军首次携手合作。此战日军打到英属缅甸就已是强弩之末,无力进攻英属印度,印度本土得以保全。

二战虽然中印双方都是战胜国,但一个挨打两百多年,满目苍夷,许多大城市一片废墟;另一个经两百多年大发展,工业基础和铁路交通都相当不错。





八零零三


这个问题,只要稍熟悉下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就知道已是亡国奴的印度,却是绝对幕后黑手!

首先以鸦片战争前,中英之间泛滥的鸦片贸易说,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而享受了这场罪恶贸易红利的,也有印度。

如何获红利?首先印度的孟加拉地区,早就是全世界闻名的鸦片产地,英国占了印度后更大力开发,从此玩命朝中国倒腾鸦片,终于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印度人种罂粟加工成鸦片,英国人收购以后倒腾到中国来,卖鸦片赚钱的印度人,也有钱购买英国人倾销的工业品,等于带动了英国本土工业。这利益链条,在英国也有术语:“中印英三角贸易”!

这三角贸易的核心,当然是鸦片,这生意赚头有多大?简单做个算术题就知道:一箱鸦片的英国鸦片贩子收购价,是2000卢比左右,倒卖到中国呢?以最大鸦片贩子查顿的炫耀说,每箱利润保守1000银元。那么产鸦片的印度呢?每箱成本价也就200卢比,也就是说,英国人每卖一箱鸦片到中国,印度人就是十倍利润到手!

这么个倒腾法,林则徐禁烟前,中国的鸦片泛滥到什么地步?道光十五年(1835)统计,中国抽鸦片人口,保守估计二百万人,涵盖贩夫走卒和尚僧侣王公贵族各阶层,标准刚性需求。每年因消费鸦片的外流白银,平均数高达五百万两,这笔钱绝大多数,都进了“中印英三角贸易”,落入了英国和印度腰包,罪恶鸦片贸易,被中国人消费成世界最暴利行当。

这个暴利行当,如果说英国人一直在吃中国人的血肉,那么印度也是长期跟屁虫,跟着喝了不少汤,比如我们熟知的孟买等城市,就是靠往中国卖鸦片发展起来的。仅英属印度政府每年的抽税收益,每年就有两百万英镑,占印度全年政府收入的十分之一。

也正因为长期捞够了红利,所以当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西方世界时,英国自己还在纠结,要不要武力解决这件事,印度这个跟屁虫,却比主人还着急!最早闹集体请愿,哭着喊着求英国出兵的地区,就是印度加尔各答和孟买,后来还给英国政府送请愿书,请愿书里一句话,一度成了英国流行语:“用鸦片换来的白银使英属印度地区喜气洋洋!”

而这流行语背后的可怕潜台词,其实才叫英国工商业界心惊:不揍中国,就没法卖鸦片,不卖鸦片印度就没钱,当然也没法喜气洋洋,不喜气洋洋,就买不起英国工业品,你们自己看着办!

所以,为什么当虎门销烟发生时,英国的舆论好些还一股脑支持林则徐,没多久就转了向,英国国会起初清一色不愿搭理这事,最后竟然奇迹反转,艰难通过了向中国出兵的决议,打开中国近代苦难之门的鸦片战争就此爆发。印度元素,就是其中重要推手!

从这个意义说,好些学者指责林则徐虎门销烟手段过激招来鸦片战争的说法,也是多么可笑:鸦片贸易这件事,英国印度就是狼狈为奸,不沾荤腥的狼狈那还叫禽兽?只要不叫它俩卖鸦片,它俩就必然恶狠狠扑来。

在鸦片战争开打后,印度也是相当的积极,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地面参战部队四千人,其中就包括来自印度的马德拉斯第14步兵团和马德拉斯工兵团,还有来自孟加拉的志愿兵,放在战场上,绝对急先锋,基本包干了苦活累活,关键时刻还扛雷,比如著名的三元里抗英运动,遭到三元里群众痛殴的,就是印度马德拉斯第14步兵团一部。正是因为他们是印度兵,长期专用劣等武器,枪支都是下雨天打不着,才落得在那个暴雨之夜,被三元里群众甩开膀子痛揍!

但放在整个鸦片战争战局说,清军还是一溃千里,这笔血债,同样也有印度人一份。

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印度军队更是标准熟脸,别看当时印度本土也在闹起义,可在侵略中国这事上,那帮印度兵也是毫无压力,参战的印度部队,马德拉斯工兵团依然在,另外还多了两个旁遮普兵团和三个孟加拉兵团,拉到战场上也是专打恶战,跟清军当时的王牌骑兵,也是硬碰硬交过手!

当然由于清政府不给力,怎么打怎么输,所以清军的战斗力,也是长期被列强轻视,捎带明明是英国小跟班的印度,也是跟着瞧不起中国兵。印度兵这种蔑视情绪,也一直从延续到二战年代,二战缅甸战场上的印度兵,不打仗的时候爱找中国兵茬,打仗就毫无压力投降,甚至宁可把枪支扔给敌方日军,也极少和中国兵并肩作战,自己怂蛋,还瞧不起人。

这种瞧不起人的军队,后来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对上已经脱胎换骨,出名骁勇善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被揍的稀里哗啦,好好教被了怎么做人。特别是有个锡克连队,当年多次给英国冲锋陷阵,在侵华战争里耍了不少威风,这下被中国军队暴揍全歼!当年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迟早要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