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最接近把一個人的生活重新過一遍的事情是回憶那種生活,如果可以,也用文字記錄下來,讓這種回憶儘可能地長久。

—本傑明·富蘭克林

有這樣一部 “奇葩”電影,全片只有一個角色、沒有一句臺詞,片長僅12分05秒。也許你認為這樣的電影會很單調乏味,但事實剛好相反,這部電影不僅不單調乏味,而且把一個人漫長的人生歷程展現得淋漓盡致。它,就是豆瓣上評分高達9.3的日本動畫電影《回憶積木小屋》。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回憶積木小屋》豆瓣評分

該片由加藤久仁生執導和編劇,不僅斬獲了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而且憑藉另一類“老人與海”的溫情與倔強的故事,榮獲了萬千觀眾們的喜愛。

影片講述了在大海中央,有位老人獨居在一座下半截早已被淹沒了的小屋裡。海水淹沒一層,老人就加蓋一層,但每一層之間都留了一個小方口。當再一次向上搬遷時,老人心愛的菸斗不小心掉進了方口裡。為了找回菸斗,老人向下潛入水中舊屋裡。隨著老人一層一層往下鑽,舊時的回憶也一層一層剝開來。


雖然《回憶積木小屋》是一部動畫電影,但它值得所有成年人細細品讀。老人一層一層潛入積木小屋的最底處,不僅倒放了他漫長的一生,也象徵了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的內心被層層包裹著。我們心潮澎湃,在人世的海洋裡駛過一層又一層,一浪又一浪,但發現自己遠離了親情,遠離了溫情,遠離了一切兒時就期盼的美好憧憬,以致最終迷失了自我。

而老人對“家”的深情回憶就像剝洋蔥一樣,層層遞進,一步一步刺激著我們的心緒,喚回了我們對人生和自我的重新定義。也許我們要做的,就是像老人那樣,一層一層剝開內心,找回最真實的自我。

本文我將從老人的生活和心境雙重“洋蔥式”的展現,導演使用的特殊電影構思技巧及影片背後對現實人生的一些思考三個方面來解析這部經典動畫電影所蘊含的現實意義。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回憶積木小屋》海報


01

剝開老人“洋蔥式”的生活:失去了親人,但依然有回憶溫暖生活

影片一開始,掛滿牆壁的照片就把獨居老人的形象呈現在了觀眾面前。他抽著菸斗,對著照片發了會呆,接著打開地板上的小方蓋釣起魚來。這麼有意思的房子還真是少見。但等到鏡頭移到波光粼粼的水面時,我們才知道這是一座深處大海的積木小屋。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老人在屋內小方口垂釣


獨居大海,這是老人“洋蔥式”生活的表象。通過畫面我們能感知到老人沒有親人,孑然一身,每天最愜意的畫面就是打開窗戶眺望大海;接著,把釣來的小魚煮熟,飽餐一頓。旁邊的電視機發出嘈雜的喧譁聲,但老人安靜地吃著飯。

當某天清晨海水再次淹沒了地板後,老人知道,新的搬家之旅又要開始了。砌牆,壘磚,搬傢俱,本來一切照舊,但一不小心把陪了他幾十年的菸斗掉進了水中小方口裡。

思索再三,老人決定穿上潛水衣,潛入水中撿回菸斗。正當要撿起那隻菸斗時,老人想起了曾經幫他撿了無數次菸斗的老伴,而環顧四周,老伴曾躺過的那張床依然還在。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老人潛入水底後看到老伴曾經睡過的床依然還在

就此,老人“洋蔥式”的生活剝開了第一層:原來他也有家人。他依次再往下鑽。每潛入一層,他的“洋蔥式”生活就剝開一層:原來他也曾兒孫滿堂,原來他也有個夢想新生活的女兒,原來他也曾幸福地看著妻子陪著孩子玩耍,原來他和妻子從小青梅竹馬,一同建造了這座小屋……

當剝開一切,“洋蔥式”生活似乎註定是一場過往雲煙時,在小屋的最底層,老人看到了第一次住進小屋而舉杯慶祝時妻子用過的酒杯。他把酒杯帶回小屋的最頂端,優雅地倒上兩杯紅酒,碰杯後一飲而盡。由此,影片解開了老人獨居生活的所有謎底:別人都移居他處,但他依然倔強地留在海里,除了對小屋的執念外,更多的是對過去美好的“家”的生活的眷念與回憶。而這份回憶,讓他很滿足現在的生活。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老人曾經幸福的一家


法國哲學家加繆在《西西弗神話》中所說:

一個人只要學會了回憶,就再不會孤獨,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無困難地憑回憶在囚牢中獨處百年。

因此,老人身邊確實沒有親人,但回憶可以溫暖他的生活。而回到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只顧著一路向前拼,與別人一爭高低,妄想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獲得最大世俗化的自我,由此變得冷漠,變得無情,但他們不僅失去了回憶的勇氣,也失去了所有可以溫暖生活的東西。

02

剝開老人“洋蔥式”的心境:看似孤獨的老年生活,依然有達觀的人生態度

縱觀整部影片,除了展現老人“洋蔥式”的生活外,也展現了老人“洋蔥式”的心境。

獨自面對大海,獨自面對早起後海水漫過腳丫,他看起來是那麼的孤獨無助。而這僅僅只是他心境的表面現象。剝去這一表層後,我們看到的是老人無比堅強的內層:他爬上房頂壘磚砌牆,不管狂風暴雨,連夜趕工再加蓋一層,以便可以繼續住下去。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海水淹沒之前住的那一層後,老人再加蓋一層繼續住下去


難道這又是一個類似於海明威筆下倔強的“老人”形象嗎?

正當我們這麼認為時,老人不小心掉入水中的菸斗卻成了我們繼續剝開老人“洋蔥式”心境的切口:在不斷倒放自己人生的回憶中,老人留戀家的溫馨,對家人有說不盡的柔情。因此,雖然看不見潛水衣背後老人臉上的表情,但他一層一層迫使自己往下鑽,並時不時從潛水衣內冒出來的泡泡,我們知道,老人內心除了倔強的一面,還有曾充滿愛但如今失去愛後的悽楚與無奈。

但這就是老人最終的心境嗎?

就像迴歸現實生活後,老人模擬當年與妻子喝酒場景一樣,經碰杯後老人不僅獲得了滿足,心境也頓時達觀起來。剝開老人“洋蔥式”的心境後,原來核心就是老人達觀樸實的人生觀。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拿回老伴的酒杯後,老人與酒杯乾杯


而對於這樣的人生觀,加繆也在《西西弗神話》裡也做了更透徹的解釋:

活著,帶著世界賦予我們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殘損的手掌撫平彼此的創痕,固執地迎向幸福。因為沒有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而只要竭盡全力就應該是幸福的,擁抱當下的光明,不寄希望於空渺的烏托邦,振奮昂揚,因為生存本身就是對荒誕最有力的反抗。

無疑,老人做到了擁抱當下的光明。而剝開了老人雙重“洋蔥式”的生活和心境的我們,除了眼睛被刺激後,內心更應該學到什麼。每一個人一生中總要經歷苦難、誤解,孤獨及終老等,除了努力拼搏證明自我外,也要保留一份獨我的達觀魅力。只要活著,總能看見第二天升起的太陽。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曾經剛住進小屋時老人與妻子舉杯慶祝

03

導演使用的特殊電影構思技巧以及影片背後對現實人生一些思考

影片以短小的篇幅,用倒敘方式細數了一個老人的一生,並傳達給觀眾豐富的認知理念。就憑這點,我們不得不折服導演加藤久仁生的電影構思藝術。

除此之外,導演還採用冷暖色彩的對比和自由切換,更凸顯了老人的形象和電影的主題。當老人潛入被淹沒的積木小屋各層時,他親眼所見的都用偏冷的藍綠色彩畫面展示,但老人觸景而生髮的回憶全部用偏暖的淡黃色彩畫面顯現。一冷一暖,轉換自如,這不僅讓我們對老人“洋蔥式”人生感同身受,並在視覺的震撼中引起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

而海水這一符號的巧妙運用,則突出了導演加藤久仁生在人本思想上的環境意識。很多年前,老人居住的地方是一片綠蔥蔥的陸地。人們安居樂業,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創造人類文明。

但隨著老人結婚生子、兒孫滿堂,直至老伴逝去獨自留守在此的幾十年時間裡,海平面不斷上升,最終陸地變成了汪洋大海。在文明化的過程中,人類變得強大,但自然卻變得更加脆弱。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沒了曾經不斷累高的小屋,只露出了頂部


對此,加藤久仁生用浸沒在水中的積木小屋來喚醒人類的環境憂患意識,並用無聲的畫面號召大家去尋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路。

當然在影片裡,導演不僅僅展現了“與環境和諧”的人類訴求,通過無聲的老人也向我們展示了“與自我和諧”的認知訴求。世界就像一座永不停歇的大風車,日日夜夜不停勞作;而很多生活在其中的人便被裹挾著失去自我決斷的能力,以為不停地追趕時代就是展現自我的最好方式。因此,他們忘記了曾經的美好,忽略了當下的光明,在沒有回憶的時光中慢慢沉淪。

但《回憶積木小屋》中老人卻倔強地生活在快要被淹沒的小屋中,看起來確實很孤獨淒涼,但在無所欲的狀態中回味曾經的幸福,並把幸福像潑灑香水一樣,延伸到現實生活中。這種豁達執著的人生態度足以給忙碌的都市人一份驚醒。其實,我們也可以像老人一樣,在追逐自我的人生路上,不妨慢下腳步,聽聽大自然的呼聲,聽聽內心的呼聲,試著把曾經的美好重新安放在心底,也許我們就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回憶積木小屋》:在剝洋蔥式的回憶裡,體會人生溫情及現實思考

老人看到的海底積木小屋



結語:

《回憶積木小屋》是一部短片動畫電影,但確實足夠精悍。它沒有經典對白的場面,也沒有優美曲折的故事情節架構,但它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一個人細細品味。人生並不缺少關愛,世界也並不缺少溫暖,只是缺少正確的自我打開方式。珍惜回憶,珍惜當下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