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盆子不想當皇帝!霸王硬上弓的赤眉軍,輸給光武帝真不冤!

導讀:劉盆子是真的不想當皇帝!所以他哭的稀里嘩啦,想要讓赤眉軍的這些頭頭腦腦們把他的皇帝璽綬給收了。但是,已經霸王硬上弓的赤眉軍卻別無選擇……

赤眉軍的崛起之路

山東自古出豪傑,所以,公元18年樊崇在莒縣帶了幾百號兄弟,造起了新朝皇帝王莽的反。

樊崇是個出身窮苦的漢子,按說他已經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日子。但是王莽政權的不靠譜,讓老百姓流離失所、易子而食,以至於樊崇這等最底層的人物都忍受不了要揭竿而起。

樊崇的揭竿而起,就像是冬日裡的一顆炸雷,讓其他受不了王莽壓迫的人跟春天裡的小草一般紛紛冒出了造反的青芽芽。

這些跟著造反的人雖都是些農家漢子與小毛賊,但他們也知道散兵遊勇遲早是會被王莽那傢伙吃的連骨頭渣子都剩不下的。於是他們紛紛投靠打架勇猛,且給自己取了個“三老”名號的帶頭大哥樊崇。

劉盆子不想當皇帝!霸王硬上弓的赤眉軍,輸給光武帝真不冤!

別人來投奔自己,那是給自己面子,所以樊崇自然是來者不拒。於是,不到一年光景,樊崇的屁股後邊就跟了一萬多小弟。

小弟多了,樊崇的名聲也就傳了出去,所以逄安、徐宣、謝祿與楊音這些後來起兵造反的小老大也紛紛領兵來投。逄安等人帶來的數萬人馬,一下子就讓樊崇的勢力膨脹到了讓他自己都害怕的地步。

害怕了,樊崇就得想辦法找人練練,以給自己壯膽。於是他選中了自己起家的莒縣進行試手,結果沒成想這幾萬人竟然沒能拿下這個小小的莒縣。

沒拿下不要緊,畢竟都是些新兵蛋子,也不知道仗該怎麼打,練一練終歸是會好起來的。故而,為了不滅了自己這幫兄弟們的威風,樊崇帶著他們轉而進攻姑幕。

到了姑幕,樊崇迎面對上了王莽的探湯侯田況。探湯侯再怎麼說也是王莽新朝的正牌侯爺,遇到樊崇帶著一票子反軍來犯自然是分外眼紅。但是打仗不是靠眼睛紅不紅決定的,而是靠實力。

所以紅了眼睛的田況不但沒能阻止樊崇大軍的腳步,反倒是被樊崇大軍殺的人仰馬翻、折了一萬多人馬。

田況栽了,但是樊崇和他的兄弟們卻士氣大漲,一路橫掃一路搶掠,這些新兵蛋子們也都在刀口舔血中成了老油條。在外面殺了一圈後,樊崇帶領兄弟們回到了太山,在南城安營紮寨。

都說船小好調頭、人少好領導。人多了以後,樊崇他們內部自然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與衝突。但由於樊崇等人大都是貧苦出身,肚子裡沒多少墨水。所以他用來約束自己這幫兄弟們的規矩只有兩條:殺人償命、傷人償創!而至於其他的繁文縟節,則一概沒有。

這兩條規矩簡單好記,對於這些變成了老油條的新兵蛋子們來說確實算得上是最有效的震懾手段。然而,樊崇的招數也就只能這樣了,因為更多的繁文縟節讓他想也想不出來。

想不出來繁文縟節的樊崇也懶得去給手下定什麼旗幟、口號、統一服裝,更不用文書來傳遞命令,一切都是最原始的口口相傳。

而沒有旗幟與統一的服裝,殺起敵人來難免會有誤傷。為了避免自己人幹翻自己人的烏龍事件,樊崇想出了一個簡單卻又實用的點子——讓自己人在打仗前把眉毛塗紅。

塗紅了眉毛,赤眉軍自然應運而生!

劉盆子不想當皇帝!霸王硬上弓的赤眉軍,輸給光武帝真不冤!

不管赤眉軍的名號拉不拉風,他們打架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赤眉軍不但將王莽派來消滅自己的部隊乾死了一萬多人,還將頭頭平均公廉丹的人頭弄了下來,而敵軍剩下的另一個首腦——太師王匡則只能落荒而逃。

讓不可一世的王莽吃了癟,赤眉軍的名聲想不響亮都有些不可能。所以赤眉軍的勢力從數萬人很快就跟滾雪球一樣滾成了十幾萬,而地盤也自然是越來越大。

人馬多了、地盤大了,赤眉軍也算是在西漢末年這個亂世之中強勢崛起了。只是,真正的崛起又談何容易!

劉盆子不想當皇帝!

樊崇帶領的赤眉軍勢力龐大,但同一時期的另一人卻更加生猛,那就是更始皇帝劉玄。

劉玄手下的能人猛將多如牛毛,例如牛掰到極致的光武帝劉秀都曾是其手下的一員戰將。而更重要的是,劉玄的手下成功砍下了王莽的頭顱,親手埋葬了王莽的新朝夢。

王莽一死,自稱西漢皇族的更始帝劉玄就成為這天下唯一的皇帝。所以當更始帝向樊崇發出招安令之後,樊崇想著終於要看到漢室復興的希望了,於是便很痛快地帶著幾個赤眉軍高層前往洛陽投降更始帝劉玄。

結果劉玄這傢伙心眼兒小又吝嗇,只憑空口白牙給樊崇等人封了列侯,但封地等實際好處卻是一點都沒給。已經當慣了帶頭大哥的樊崇心裡自然不爽,也沒辦法回去給自家兄弟交代。恰巧當時留在大後方的赤眉軍軍心還有些渙散,樊崇便帶著赤眉軍高層逃回了赤眉軍。

更始皇帝做的不地道,徹底讓樊崇堅定了自己乾的決心。但是自己幹,沒名沒分,手底下人總會覺得沒有歸屬感。而人一旦沒了歸屬感,時間久了就會迷茫無措,不知道奮鬥的意義在哪裡。

劉盆子不想當皇帝!霸王硬上弓的赤眉軍,輸給光武帝真不冤!

所以樊崇聽從了和更始帝劉玄有殺兄之仇的方陽的建議,打算從自己帶領的人馬中選出一個有西漢皇室血脈的人來當皇帝,從而名正言順地和劉玄殺個你死我活。

慶幸的是樊崇還真的在自家隊伍中找出了七十來個和西漢皇室沾親帶故的人,而在這其中劉茂、劉孝和劉盆子三個人的血統相對來說最為純正。於是這三人,變成了赤眉軍的皇帝人選。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不容兩君,三個人中註定只能有一個人穿龍袍坐龍椅。為了能讓人心服口服,樊崇等人商量之後決定抓鬮,一切全憑天意。最後年齡最小的劉盆子手氣爆表,得到了赤眉軍賦予他的皇權。

於是,樊崇等人二話不說,跪伏在地,朝十五歲的劉盆子行君臣大禮。這意思很明顯:劉盆子,你來當皇帝!

雖說劉盆子乃是西漢皇族後裔,但經過王莽的洗牌,劉盆子早已家道中落,淪為了一介草民。

他哪裡見過黑壓壓一片人一起跪拜的場面,頓時就嚇得哇哇直哭,想要把套在他身上的龍袍扯下來換回自己那打滿補丁的舊衣衫。然而,木已成舟,那龍袍卻不是劉盆子想脫就能脫的。

龍袍不能脫,劉盆子再沒見過世面也知道自己只是赤眉軍弄出的一個傀儡罷了。而傀儡,自然不能真正地約束那幫沒規沒矩的老油條。

所以,王公大臣們敢當著劉盆子的面,因意見不合相互拔刀子,而底下的粗魯漢子也敢在聚會時衝進大殿裡搶肉搶酒胡吃海喝。

赤眉軍有了皇帝,但卻亂成了一團糟。劉盆子的哥哥劉恭是個明白人,他知道赤眉軍這麼下去是沒有出路的。所以他勸自己的弟弟還是交出那勞什子皇帝璽綬,不當那個鳥皇帝為好。

哥哥劉恭的話,劉盆子還是聽的,於是他又向樊崇哭哭啼啼地說自己想要辭職。問明瞭劉盆子辭職的因由,樊崇也是無奈,只得自己將赤眉軍混亂的罪責擔了下來,但劉盆子的辭職報告卻是說什麼都不能批准的。

劉盆子不想當皇帝!霸王硬上弓的赤眉軍,輸給光武帝真不冤!

所以,不想當皇帝的劉盆子,只能心中揣著一萬個不樂意,繼續著他的傀儡生涯。只是,混亂的赤眉軍最終還是沒能走到最後,而劉盆子也只能寄居光武帝劉秀的庇護之下了。

投降光武帝,赤眉軍失敗的原因。

不得不說,赤眉軍雖然行事無法紀,但他們的戰鬥力還是不可小覷的。之前僭號更始皇帝的劉玄,在眾叛親離後就索性投降了赤眉軍。

拾掇了更始皇帝,赤眉軍明面上的敵人便只剩下了光武帝劉秀。赤眉軍很猛,但是劉秀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也不弱。雖然大統領鄧禹屢次敗於赤眉軍之手,但是馮異卻成為了赤眉軍的掘墓人。

馮異給赤眉軍掘墓掘的很簡單,他埋伏了一批打扮成赤眉軍模樣的高手,然後再帶人和赤眉軍殺將起來。等到戰事膠著之時,那些提前埋伏的特種兵就一躍而起。

這些和赤眉軍一個模樣的特種兵殺起了赤眉軍,赤眉軍瞬間就亂了套。自己人幫著敵人打自己?這仗壓根就沒法打了!沒法打,就只能逃命。

只是他們的逃命之路,早已被光武帝劉秀帶著六路大軍堵了個嚴嚴實實。打不能打退又不能退,赤眉軍就只剩投降一途。

還是劉恭帶著降書去見得劉秀。劉恭替樊崇等赤眉軍高層問劉秀他們投降後會是什麼待遇,劉秀說的很簡單,留他們一命!

赤眉忽遇大軍,驚震不知所為,乃遣劉恭乞降,曰:「盆子將百萬眾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摘自《後漢書》

只能保得性命!但是樊崇等人還是投降了劉秀,就此赤眉軍算是敗得徹底!而後來樊崇和逄安由於心裡不舒坦,最終又選擇了造反,只是被劉秀鐵腕鎮殺。楊音則因朝中有人,被劉秀封了關內侯並最終善終。而當了赤眉皇帝的劉盆子,也算是劉秀的同族之人,劉秀看其可憐便照拂他當了一輩子富家翁。

劉盆子不想當皇帝!霸王硬上弓的赤眉軍,輸給光武帝真不冤!

赤眉軍敗給了光武帝劉秀,敗的乾脆也敗的不冤。因為仔細回看赤眉軍從崛起到失敗的過程,不難發現他們的失敗是早已註定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幾個:

其一,赤眉軍組織混亂。

赤眉軍中從底層士兵到高層領導,全都是一些出身貧寒的窮苦人,他們沒什麼文化,也就沒能力設計出什麼運轉良好的組織架構。

尤其是在劉盆子當了皇帝之後,赤眉軍更是亂成了一鍋粥,有的人想以劉盆子為尊,但也有的人依然我行我素。而沒有良好的組織架構,赤眉軍內部運轉起來必然磕磕碰碰、不夠潤滑。

時日一久,這種鬆散的組織架構勢必會逐漸分崩離析。所以後來的赤眉軍時不時會發生內鬥,而這是會嚴重削弱赤眉軍的凝聚力與戰鬥力的。當沒了凝聚力和戰鬥力時,失敗自然就會生根發芽。

其二,赤眉軍沒錢沒糧。

打仗是靠錢財與糧食砸的,而赤眉軍都是些窮苦出身,他們自身是沒什麼財力的。而那些有權有勢的財閥,支持赤眉軍的人也不多。這樣一來,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赤眉軍的裝備就會非常簡陋。

樊崇之所以在打仗時不設統一旗號、不著統一服裝,而僅憑讓自己人把眉毛塗紅來區分敵我。與其說是樊崇妙計鬼才,還不如說這是樊崇的無奈之舉。

所以沒有穩定的財力支持,就只能以戰養戰。而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赤眉軍不能停止征戰的步伐。不能停,他們就只能連番作戰。

但赤眉軍就算再強大,也都是骨架肉身,總有疲勞的一天。一旦赤眉軍變成了疲憊之師,失敗就在前方不遠處。

其三,赤眉軍名聲不好。

由於沒錢沒糧,赤眉軍想要獲取支撐戰爭的錢財,就只有兩種途徑:搶和盜。而這兩種路子都不是長久之計,因為這兩種辦法都上不了檯面,更會失去人心。

赤眉軍搶的只能是平民百姓,最多加上為數不多的小富戶。而赤眉軍能盜的,則是那些還熱乎的西漢王公貴族之陵寢。

而這些王公貴族由於身份尊崇,在下葬之時都是以玉匣裝殮屍身的,所以在赤眉軍掘墓之時,那些死去的王公貴族有很多都還栩栩如生。於是久經戰火的赤眉軍不但搶掠陵寢中的陪葬之物,還姦汙了那些能看得過眼的屍身,而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呂后!

劉盆子不想當皇帝!霸王硬上弓的赤眉軍,輸給光武帝真不冤!

赤眉軍如此行事,名聲自然日漸狼藉。而沒了好名聲,對於一個要靠打仗來維持自己發展的隊伍而言,實在不是一個好兆頭。

其四,赤眉軍的戰略規劃不明確。

其實,以上幾點都是赤眉軍之所以失敗的表層原因。而導致這些發生的根本原因,則是赤眉軍內部沒有清晰的戰略規劃。直白的說,就是赤眉軍沒有目標。

都說沒有目標的人去哪裡都是逆風,這話一點也不假。而赤眉軍沒有目標,這從他們投降更始帝就能窺見一二。也許他們都是起於微末,之所以起義也只是為了能夠活下去。但活下去,對於一個數十萬人至多的隊伍而言太過模糊。

如果赤眉軍能夠明確自己是要一統天下或者就是為了成為一方諸侯,那麼他們自然會對自己的行事方針有所規劃。一統天下,絕不會讓自己的行為惹得天怒人怨,一統天下,也絕不會對自身組織結構放任不管。而若只為了當一方諸侯,那麼可以踏踏實實地佔地為王,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投降那個會一統天下的人。

所以,沒有目標就導致了赤眉軍組織鬆散、聲名狼藉的後果。故而這才是赤眉軍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結語:赤眉軍雖然離我們很遙遠,但做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依然能從赤眉軍的失敗之中的學到一些做人做事的哲理。例如,人要有自己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實現自己的價值;再如,在做事時人應該時刻約束自己的言行,不要變成人見人厭的討厭鬼!還有一點就是,人要時刻有憂患意識,不要因為前期的一點小成績就驕傲自滿無法無天,因為那樣,只會落得個身敗名裂的結局!共勉!


青燈拂史,瞎說八道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