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容易有这5种表现!

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容易有这5种表现!


人的层次有高低,父母也是如此。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为什么有些孩子不优秀呢?

俗话说得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容易有以下这些表现。

1

过度溺爱孩子

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互相抱怨:

“现在养一个孩子好难,不仅要给他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还要包揽他的日常吃喝拉撒睡,甚至还要把他当成小皇帝一样伺候着,舍不得他吃一点苦。”

可是,为人父母可曾反思这种教育方式,“保姆式”的育儿方式真的是在爱孩子吗?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过度溺爱,会毁了孩子。

孩子会失去自主独立生活的能力,会变得叛逆,会变得自私,更会使孩子不懂得感恩。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不爱?哪个父母不疼?

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不要过度溺爱孩子,要懂得及时放手,让孩子独立。


 2

一味袒护孩子

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往往会一味袒护。

“他还只是个孩子,你们做大人的不要跟小孩子计较。”

“不要管得太严了,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好。”

之所以会出现熊孩子,根源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袒护纵容。

孩子犯错,作为大人,不去教育孩子,反而一味地袒护,如此纵容的行为,不过是断送孩子成长的一把利剑。

家长袒护孩子,纵容孩子的错误,孩子就有可能走向更大的错误深渊。

那时候再想管,就为时已晚了。

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孩子也一样,而且孩子由于生活的经验不足,更容易犯错。

这时候若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将会获得成长。

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容易有这5种表现!

 3

挖苦打击孩子

不少家长总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

通过“打击式教育”来刺激孩子,以“激将法”来让孩子发挥更大的潜力。

但是,这种做法真的对吗?

其实不然,父母所推崇的打击式教育并不能让孩子变好,反而会起到反面作用。

在知乎上,曾有网友问:父母的打击教育到底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打击就是打击,打击的目的可能包含了教育,但更多的是对子女的否定。

大多被打击的孩子更容易被打趴。

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不再相信自己,甚至会成为讨好型人格。

这种自我怀疑和打击会深深隐藏在孩子的心中,哪怕成年后也不曾退散。

不可否认,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做法,真的有欠妥当。

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应该因材施教,而不是让孩子按照你的规定成长,他适合什么样的教育,家长或许真该听听孩子的想法。


 4

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你看看人家多懂事,你就不能让我省省心吗?”

“你看看人家考的多好,你怎么考的这么差啊?”

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拿孩子和别人比较,用别人家孩子的节奏来规划自己孩子的成长。

但是,拿孩子比来比去,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否定。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每一个孩子天份不同,发展不同,千万不要拿来比较。

要进步,和自己比。

今天和昨天比,这次和下次比,不要和别人比,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容易有这5种表现!


 5

自己不以身作则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上行下效”。

意思是下面的人跟着上面的人做同样的事情。

而天下99%的孩子就属于上行下效的人,父母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父母的言行举止,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

如果父母自己不爱读书,不爱学习,孩子又怎么爱上读书呢?

如果父母举止粗俗,孩子也会变得不文明。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在上面着什么色 ,孩子就是什么样。

你希望孩子成长,你渴望孩子成功,首先,你就得做好他的榜样。

教育学家有句话说得很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你怎样引导他。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孩子的一生很长,父母肩上的责任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