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絕不退縮!武昌這個社區有一支“給力”的下沉黨員工作隊

武昌區水果湖街放鷹臺社區

省紀委監委機關的

25名下沉黨員幹部,

與社區幹部、居民群眾一起,

築牢疫情聯防聯控、

群防群控的第一道防線。


抗擊疫情,絕不退縮!武昌這個社區有一支“給力”的下沉黨員工作隊

風雪中戰“疫”


雖年近花甲,但幹勁十足


為協助社區抓實疫情防控工作,2月6日,省紀委常委、機關黨委書記馬朝暉同志帶隊組建了一支25人工作隊,離退休幹部工作辦公室的王軍同志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並經委領導指派擔任工作隊隊長。


防疫期間,王軍同志是隊長,也是隊員。他聽從指揮,服從安排,認真完成社區分配的任務,積極與社區進行溝通銜接,經常在工作隊群裡發佈注意事項,細心對隊員介紹工作情況和任務。


今年57歲的王軍,雖已年近花甲,但幹勁十足,重活累活從不推脫,主動報名參加黨員突擊隊,在社區轉運物資的現場,總有他的身影。


抗擊疫情,絕不退縮!武昌這個社區有一支“給力”的下沉黨員工作隊

王軍幫助社區轉運蔬菜


2月29日,社區安排突擊隊到東西湖搬運360件柑橘,有隊員擔心王軍同志痛風病犯了,讓他不要報名參加了,但第二天王軍同志依然出現在了搬運現場。


那斑白的頭髮是他最顯著的標誌,在一群中青年隊員中顯得格外耀眼。這個有著23年黨齡的老黨員,滿懷赤誠的初心和使命,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放鷹臺社區書記葉瑋說。


不在同一個戰場,但有同一個目標


“到社區工作的事,我還沒告訴我老婆,免得她擔心,她安心做她的事,我就在社區出一份力。”


51歲的駐省審計廳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劉章清,是放鷹臺社區黨員突擊隊的隊長,同時也是金銀潭醫院工作人員家屬,妻子在醫院戰鬥,他在社區戰“疫”。


抗擊疫情,絕不退縮!武昌這個社區有一支“給力”的下沉黨員工作隊

劉章清與突擊隊員冒雨搬運完麵粉,渾身是粉末


委機關組織成立放鷹臺社區黨員突擊隊以來,作為突擊隊隊長的他,主動承擔社區交辦的急難險重任。


疫情期間,他帶領隊員完成了330件維他奶、360件柑橘、2000箱梨子、2500斤麵粉、7000斤大米、15噸蘿蔔、幾百輛購物車團購物資等轉運任務。


後根據相關要求,劉章清還協助機關黨委成立了放鷹臺社區下沉黨員臨時黨支部,並任臨時黨支部書記。“我跟愛人不在同一個戰場,但有著同一個目標,那就是守護武漢!”劉章清感慨道。


第一時間說“我來”


擔心社區幹部面臨防護物資緊缺難題,羅光軍同志多處籌集防護物資,幫助社區協調捐贈了10件醫用面罩和50件防護服。


除此之外,遇有需要到藥店、醫院為居民購買藥品等風險大的任務時,他總是第一時間說“我來”。


2月28日下午,社區接到多戶行動不便居民求助,急需志願者去中南醫院和省人民醫院等地代購處方藥,羅光軍與王哲、萬昊三人主動站了出來。


拿好購藥單,做好基本防護後,王哲駕駛著私家車,與羅光軍直奔兩家醫院,萬昊步行到附近的省直門診。“就算到了醫院,有時也很難順利買到藥,有次跑了2個藥店、2家醫院才買到一種‘救命藥’。”羅光軍說。


抗擊疫情,絕不退縮!武昌這個社區有一支“給力”的下沉黨員工作隊

萬昊、羅光軍護送老人回家


3月16日,一位腦部曾受過重傷、無行動能力的63歲老人不小心摔倒,後腦勺磕出了血,急需送醫院包紮。羅光軍緊急為老人聯繫醫院就診,並和萬昊兩人跟車把病人送到醫院,全程悉心陪同,待老人包紮完後又將病人背上樓,安全送回家中。


考慮到老人與其老伴沒有吃飯,羅光軍和萬昊就把自己的盒飯拿到社區送給了老兩口,自己吃的則是泡麵和零食。“我以前是警察,我父親也是警察,抗擊疫情,我們絕不退縮。”萬昊說。


抗擊疫情,絕不退縮!武昌這個社區有一支“給力”的下沉黨員工作隊


在風雪中消毒消殺,化身搬運工、買藥員、送貨員……省紀委監委機關這支充滿戰鬥力的工作隊在社區一線戰疫了五十多天,與社區同心同力共進退,進一步做實做細各項防控工作,築牢社區安全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