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乡镇干部的个人自荐材料,有故事、能推广、可学习

我叫XXX,1987年10月出生于甘肃省XX县XX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当中。2004年8月进入XX县第一中学读书,2008年9月进入XX读书,期间通过自学考试获得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201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9月考入XX县XX镇人民政府工作。

一名乡镇干部的个人自荐材料,有故事、能推广、可学习

农村的生活成长经历使我传承了父辈们勤劳、质朴的优点,因为深知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倍加珍惜我的第一份工作。从事乡镇工作是我人生历程中一个新起点,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毕业之初,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干部都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缺乏实践磨砺,缺少基层历练,身上满载空洞的理论和“书生气”。我深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利磨砺出”的道理,没有这个锻炼的过程,我们既走不好,也走不远,只有放下“书生气”,通过实践更多的“接地气”,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XX镇工作的第一年,我负责XX村的驻村工作,并负责全镇水资源管理、远程教育、纪检监察等业务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使我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也从未减退过我的工作热情。对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心的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乡镇工作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苦”字,但我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办法改变外部状况的时候,要学会适应它。果然,当我摆正了位置,放好了心态,工作就有了明显的起色。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我所包的XX村紧跟县镇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着力发展以养殖暖棚为主的设施农牧业和以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群众收入结构不断多元。

一名乡镇干部的个人自荐材料,有故事、能推广、可学习

由于平时表现良好,包村工作和业务工作实绩突出,加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背景,2012年12月我被选拔进入XX镇党政办公室工作,并于2013年3月被任命为党委秘书。办公室的工作不同于驻村工作,它要求有良好的协调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文字功底,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从事文秘工作伊始,由于对新工作的掌控能力有限,工作经历短缺等原因,自己吃了不少苦、挨了不少骂,每天点灯熬夜,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文件文稿粗糙、效率低下、急躁漂浮的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为此多次受到了镇上主要领导的严厉批评。好在镇上主要领导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水平和材料撰写能力,他们严厉批评和反复修改文件文稿的过程成了我迅速成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明显感觉自己渐渐成熟起来,对材料的把握水平明显提升,能够将领导所思所想结合工作实际融入到材料当中,对办公室的材料撰写、接待、宣传、会议、检查等工作处理得游刃有余。我和办公室一班人努力拼搏,为全镇基层党建、农业结构调整、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赢得了组织的认可,获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连续5年工作实绩考核被评定为“优秀”,2016年6月被XX县委授予“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成绩属于过去,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显得尤为重要。一是知识的储备不够。有时候接收到写作任务时,花费了大力的时间和精力组织材料,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往往是干急无奈,出现了大而化之的现象,加上有时候换位思考的能力不足,造成材料撰写站位不高。二是工作的计划性不强。工作中有时缺乏计划性,工作深入性、前瞻性思考不多。工作中不时出现效率低下、敷衍推拖的现象。三是工作细致性不够。在文件起草和校对的过程中还存在不仔细、不严谨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进。

一是全面丰富知识结构。

一名乡镇干部的个人自荐材料,有故事、能推广、可学习

到了新的单位,要合理安排好繁杂工作与日常学习的关系,注重学业务、学文件、学政策的同时,注重向同事学、向实践学,逐步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材料撰写高度及水平。

二是树立细实的工作作风。

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办文办会办事都要一细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注重从领导角度观察、分析和协助处理问题,做到明辨方向、切中要害,在繁重的工作中抓主抓重,紧而不慌、忙而不乱,尽力做到办文零差错、办会零失误、办事零缺陷,以工作作风的转变,推动工作业绩的提升。

三是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对领导交办的事项逐一登记,对每天、每月、每周工作任务列出计划表,逐一销号。同时,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拍,对日常工作以善始善终、善办善成为目的,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去完成,撸起袖子加油干,日复一日,久久为功,为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