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分析師稱,受疫情影響隨著全球原油儲存空間耗盡,油價將跌至負值?

丘嶽


在疫情衝擊下,據分析認為原油日需求量減少約360萬桶。石油輸出國組織提議,在2020年底前每天進一步減產150萬桶,以應對疫情對需求的衝擊和油價的下跌趨勢。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反對這一提議,尤其是俄羅斯堅持認為現行減產協議只能延期到第二季度。雙方的夥伴關係遭遇挫折。俄羅斯能源部部長亞厲山大 諾瓦克在6日稱生產商很快就能隨心所欲的生產石油。8日,沙特大幅降低出售原油的官方價格。維也納談判崩潰,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和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應聲下跌。

對投資者的影響

但發現許多人都寫到了這個而且好像這個對大家來說影響最大的還是關於投資的方面

對於石油期貨來說,貿然抄底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歐佩克代表認為,隨著疫情對原油需求量進一步造成衝擊和商業庫存的增加,原油價格可能會再一次跌至30美元以下,而且國內原油基金的反應較布倫特原油具有一定延時性。從長遠來說,因為這一輪原油價格暴跌有偶然性的因素,如果減產協議達成或是美國頁岩油行業減產,那麼原油價格還是可能恢復至高位。但大宗商品的投資儘管表面上比股市的確定性更大,也更有利可圖,但往往個人投資者難以預測其走向,不熟悉情況很容易只能當“事後諸葛亮”,不是損失慘重,就是錯失擴大利潤空間的機會,浪費資金,所以不建議貿然入市。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還是這對股市的影響。《紐約日報》援引荷蘭專家的分析,除去術語後,基本認為股市10日的反彈是“對過度下跌的調整”,股市在長期內將面臨下行的趨勢,尤其是長期上漲的美股,而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和央行寬鬆政策是有限的,尤其是央行利率已經極度寬鬆的負利率國家,如歐盟。但《參考消息》援引《日本經濟新聞》分析,鑑於中國全面復政府扶持和疫情穩定的形勢,中國股市跌幅相對有限,滬深300指數和上證指數依然有平穩空間。阿拉伯地區,尤其是各產油國股市暴跌,科威特股市、迪拜DFM指數、沙特證交所綜合指數均暴跌。

此外,美元價格連日走跌。

對美國的影響

有回答寫到,這意味著美國霸權的衰落,因為美國的霸權之一體現在大宗商品定價權上

筆者我想了想,美國的油價好像不是沒有崩潰過一次,只是上次是美國石油稀缺,油價暴漲

由於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佈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當時原油價格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

1979年石油危機,發生在1979年至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原油價格從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漲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原因之一是1978年伊朗發生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社會和經濟出現劇烈動盪。之二則是1980年9月20日兩伊戰爭爆發,使兩國原油生產陷入停滯。

由此可見,我們且不談其它大宗商品的定價權,至少在美國霸權時代裡,美國並不總是掌握石油定價權,反而常常成為原油定價權掌握著的攻擊對象(例如1973年OPEC為打擊美國而對美實行石油禁運)。但在這一輪原油價格暴跌前,原油的定價權確實掌握在西方手中,原因是第三次石油危機。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團結力量的瓦解以及新興產油國的出現,石油權力開始分散。石油價格持續下降,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勢力逐漸衰退,權力再度回到美國、日本和歐洲。1986年,石油價格降到10美元/桶以下,使國際石油市場出現混亂,對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猛烈衝擊,第三次石油危機爆發。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權力幾乎完全喪失,西方國家在國際權力爭奪戰中重新獲得主動權。油價暴跌也導致蘇聯財政狀況惡化,間接導致蘇聯解體。

但西方近年來對原油價格的掌控越來越力不從心。一是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實際在沙特的影響之下運作,委內瑞拉和伊朗基本被排擠出市場,二是美國頁岩油產量大增,使美國和沙特等國變成了競爭對手關係,另一方面則是歐佩克和俄羅斯的合作。這一次失敗的談判,就是沙特和俄羅斯的談判。

但雖說美國霸權不建立在石油定價權上,但美元霸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石油。因為每個工業國家都需要石油,只要石油結算被美元牢牢地把持住,美元相當於成為每個國家必需的貨幣,因此也有一種說法,美元霸權在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前是”美金“(指美元金本位制),之後則是”石油美元“。美國維持這一霸權,一靠絕對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例如干涉阿拉伯地區戰爭(海灣戰爭等),二是美國本身就是石油大進口國。美國雖說並不能總是操控油價,它也需要操控油價。

但現在形勢發生了變化。在頁岩油革命之後,美國變成了產油國,美國需要油價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以支撐其石油工業,並且美國的石油巨頭們原本就是美國全球經濟佈局的一大支柱,於是這一次情況較前三次發生了變化:前三次石油危機中,令美國受到損害的兩次是油價高企,令美國獲益的是油價暴跌,這一次卻是油價暴跌令美國苦不堪言。

在這一背景之下,油價成為了壓垮美國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下跌2013.76點 跌幅7.79% 報23851.02點,創歷史最大單日點數跌幅,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225.81點 跌幅7.60% 報2746.5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下跌624.94點 跌幅7.29% 報7950.68點。(事實上美國股市近來長期出於上漲狀態,下跌也是定局)。10日美股雖然開盤上漲,但並未恢復,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美股至少將長期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美國各石油公司的股票下跌幅度更大,埃克森美孚公司股票下跌12.22%。

除了對股市造成影響,美國經濟也受到了衝擊。固然,油價下跌帶來的成本降低是利好因素,但對於美國的頁岩油公司來說卻是滅頂之災,而石油工業已成為美國若干州的支柱工業,如果美國的頁岩油公司——尤其是中小油企——將不可避免地帶來經濟衰退、失業問題、貸款違約等經濟問題,從而在疫情的陰影下為美國的經濟再添一絲灰暗。

但其實話說回來,美股雖然受到油價下跌的衝擊最大,但特朗普其實一直希望抑制石油價格(據《金融時報》報道)(雖然石油工人一直是特朗普的票倉)。油價下跌,對美國製造商成本降低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這可能會有助於製造業迴流,提振汽車市場等。

對俄羅斯的影響

作為第三次石油危機損失最為慘重的方面之一,俄羅斯這次一反常態,主動令油價暴跌。

知情人士稱其導火索為美國對俄羅斯石油公司旗下貿易公司和擬議的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俄歐)實施的制裁令克里姆林宮“深感惱火”。莫斯科原本就已經受夠了美國頁岩油產業依靠歐佩克+(OPEC+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維也納談判方)過活的情況。在莫斯科方面對新冠疫情對俄羅斯的影響的情況進行審視(一說認為影響較小)之際,莫斯科尋找到了這個機會來對美國頁岩油產業造成損害。

沙特的維也納談判官員稱”俄羅斯人的觀點非常奇怪,他們一直認為市場會保持穩定,要求我們再等等。“但至少現在可以瞭解的是,俄羅斯的這一行為主要瞄準的是美國。而在新冠肺炎對俄羅斯國內未造成過大影響、在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本國經濟不會太大波動的當下,俄羅斯此舉並不會對本國經濟造成過大影響,克里姆林宮在石油行業想必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在政治上,俄羅斯的寡頭們已經蛻變為依靠裙帶資本主義關係的尋租富豪(指在沒有從事生產的情況下,為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潤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尋利活動。政府運用行政權力對企業和個人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和管制,妨礙了市場競爭的作用,從而創造了少數有特權者取得超額收入的機會),俄羅斯的政治局面大概率保持穩定。而這一次石油危機,進一步提升了俄羅斯自2014石油危機以來的定價能力:俄羅斯的減產與否的決定成為了石油價格的風向標,莫斯科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OPEC的決策過程。在OPEC+中,沙特的地位日益受到挑戰。

對沙特的影響

沙特是本次減產談判的主導國。沙特在上個月即想要對新冠疫情作出迅速的反應,薩勒曼國王甚至親自致電普京,但徒勞無功

自2014年石油危機以來,利雅得一直面臨著外國投資減少的壓力,儘管阿美石油公司成功上市併成為市值最高的企業,沙特面臨的經濟逆風卻絲毫沒有減少。王儲穆罕默德試圖擺脫沙特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卻收效甚微,許多不願承擔風險的投資者避免在沙特投資。這一輪石油下跌又恰逢沙特內部”清洗行動“,包括前王儲穆罕默德 本 納伊夫、國王之弟艾哈邁德親王等王室成員涉嫌政變被逮捕,內政大臣阿齊茲及其父納伊夫親王受傳喚。這場清洗行動給沙特領導人帶來了寒意,在油價下跌的背景下,沙特內政可能會面臨不穩,沙特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會下降,沙特擺脫石油依賴的努力可能會受挫。而沙特在石油定價方面的軟弱也將弱化其在OPEC乃至阿拉伯地區的影響力。

不過《紐約日報》稱私下裡,沙特能源大臣薩勒曼就減產問題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沙特作為低成本產油國,可以接受較低的油價,但”美國的競爭對手們不能“,低油價有利於沙特擴大市場份額,從而提升其定價能力,保護本國經濟。低油價也能間接滿足了特朗普的要求。

利雅得和莫斯科的微妙關係在這次風波中受到了一定的損害,自2016年來它們在外交政策、企業合作上走得更近的趨勢有所改變。

對其他產油國的影響

對美國石油公司的影響筆者已在前文有敘述,此處不再贅述。

相較於產油量大且低價的沙特,其它的產油國受到的衝擊更大。阿塞拜疆能源部部長竭力試圖促成俄沙會談,歐佩克代表表示歐佩克將履行控價職責......油價暴跌對各產油國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不同時具備天然氣田的產油國和高價產油國。

這一影響在股市上體現得更為直接。科威特等國股市暴跌。對中東各國來說,擺脫石油依賴的努力也將暫時性受挫。

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上一輪油價暴跌的時候,國內有個笑話:

加油站促銷的時候,是加滿一定價格的油,贈送數瓶礦泉水。

油價暴跌之後,加油站停止了這個活動,但飲水公司卻搞起了“買滿十桶水送一瓶汽油”的活動

這一輪油價暴跌,也產生了類似的效果,許多國家雖然未發現油田,“水比油貴”(指礦泉水,不是自來水)卻提前實現了。



拐點交易系統


部分外輸困難的地區、部分關井成本較高的項目,可能會出現花錢讓別人把油價拉走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油價跌至負值。

但是這種現象不是普遍現象,這種現象也不會持續。美國石油行業也承擔不起。所以現在美國減產的可能性並沒有完全消失。

最新的消息是得克薩斯州鐵路監管委員會(Railroad Commission)將在4月14日召開公開會議(public meeting),這是應Pioneer和Parsley兩家公司的要求,以討論得克薩斯州石油產量問題(作為傾向於採取配額制的第一步)。




不過,大的石油企業是反對配額制的。因為大的石油企業實力更加雄厚,比較能扛,他們希望扛不住的中小公司早點破產,這樣油氣行業能夠重新集中到他們這些大企業手中。

現在事情還在發展過程中,有這樣幾個變數:

(1)如果得克薩斯州鐵路監管委員會無法通過重新採取配額制,那麼負油價的情況就可能在部分地區出現。如果得克薩斯州通過採用配額制,那麼就不會出現負油價。

(2)如果油價反彈迅速(現在由於減產預期升溫,油價已經在反彈),那麼在人們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作用下,也不會出現負油價。

(3)負油價如果持續下去最終會逼迫上游企業關閉經濟性不高的井,從而導致產量下降,從而結束負油價的情況。


最後再說一下觀點,我認為負油價其實是一種看漲的觀點,因為負油價對上游企業會帶來重大沖擊,會加速上游企業的優勝劣汰,Whiting Petroleum申請破產就是一個例子,這一過程結束後油價就會反彈。


美天然氣觀察


如果分析師這麼說, 那隻能說這個分析師是小學都沒畢業的狀態,就算石油儲存空間耗盡,也不可能出現負值。可回收垃圾都有價值何況石油這種戰略物資。邏輯上完全不通,單單所謂的無法儲存價值就是負值,是不是如果美元貶值到趨近於0的時候人類就應該滅亡了?這種所謂的分析市感覺就是為了博取眼球才會出現這種不當言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