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分析师称,受疫情影响随着全球原油储存空间耗尽,油价将跌至负值?

丘岳


在疫情冲击下,据分析认为原油日需求量减少约360万桶。石油输出国组织提议,在2020年底前每天进一步减产150万桶,以应对疫情对需求的冲击和油价的下跌趋势。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反对这一提议,尤其是俄罗斯坚持认为现行减产协议只能延期到第二季度。双方的伙伴关系遭遇挫折。俄罗斯能源部部长亚厉山大 诺瓦克在6日称生产商很快就能随心所欲的生产石油。8日,沙特大幅降低出售原油的官方价格。维也纳谈判崩溃,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和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应声下跌。

对投资者的影响

但发现许多人都写到了这个而且好像这个对大家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关于投资的方面

对于石油期货来说,贸然抄底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欧佩克代表认为,随着疫情对原油需求量进一步造成冲击和商业库存的增加,原油价格可能会再一次跌至30美元以下,而且国内原油基金的反应较布伦特原油具有一定延时性。从长远来说,因为这一轮原油价格暴跌有偶然性的因素,如果减产协议达成或是美国页岩油行业减产,那么原油价格还是可能恢复至高位。但大宗商品的投资尽管表面上比股市的确定性更大,也更有利可图,但往往个人投资者难以预测其走向,不熟悉情况很容易只能当“事后诸葛亮”,不是损失惨重,就是错失扩大利润空间的机会,浪费资金,所以不建议贸然入市。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还是这对股市的影响。《纽约日报》援引荷兰专家的分析,除去术语后,基本认为股市10日的反弹是“对过度下跌的调整”,股市在长期内将面临下行的趋势,尤其是长期上涨的美股,而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和央行宽松政策是有限的,尤其是央行利率已经极度宽松的负利率国家,如欧盟。但《参考消息》援引《日本经济新闻》分析,鉴于中国全面复政府扶持和疫情稳定的形势,中国股市跌幅相对有限,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依然有平稳空间。阿拉伯地区,尤其是各产油国股市暴跌,科威特股市、迪拜DFM指数、沙特证交所综合指数均暴跌。

此外,美元价格连日走跌。

对美国的影响

有回答写到,这意味着美国霸权的衰落,因为美国的霸权之一体现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

笔者我想了想,美国的油价好像不是没有崩溃过一次,只是上次是美国石油稀缺,油价暴涨

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

1979年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原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原因之一是1978年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社会和经济出现剧烈动荡。之二则是1980年9月20日两伊战争爆发,使两国原油生产陷入停滞。

由此可见,我们且不谈其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至少在美国霸权时代里,美国并不总是掌握石油定价权,反而常常成为原油定价权掌握着的攻击对象(例如1973年OPEC为打击美国而对美实行石油禁运)。但在这一轮原油价格暴跌前,原油的定价权确实掌握在西方手中,原因是第三次石油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团结力量的瓦解以及新兴产油国的出现,石油权力开始分散。石油价格持续下降,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势力逐渐衰退,权力再度回到美国、日本和欧洲。1986年,石油价格降到10美元/桶以下,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混乱,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猛烈冲击,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权力几乎完全丧失,西方国家在国际权力争夺战中重新获得主动权。油价暴跌也导致苏联财政状况恶化,间接导致苏联解体。

但西方近年来对原油价格的掌控越来越力不从心。一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实际在沙特的影响之下运作,委内瑞拉和伊朗基本被排挤出市场,二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增,使美国和沙特等国变成了竞争对手关系,另一方面则是欧佩克和俄罗斯的合作。这一次失败的谈判,就是沙特和俄罗斯的谈判。

但虽说美国霸权不建立在石油定价权上,但美元霸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因为每个工业国家都需要石油,只要石油结算被美元牢牢地把持住,美元相当于成为每个国家必需的货币,因此也有一种说法,美元霸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前是”美金“(指美元金本位制),之后则是”石油美元“。美国维持这一霸权,一靠绝对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例如干涉阿拉伯地区战争(海湾战争等),二是美国本身就是石油大进口国。美国虽说并不能总是操控油价,它也需要操控油价。

但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在页岩油革命之后,美国变成了产油国,美国需要油价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以支撑其石油工业,并且美国的石油巨头们原本就是美国全球经济布局的一大支柱,于是这一次情况较前三次发生了变化:前三次石油危机中,令美国受到损害的两次是油价高企,令美国获益的是油价暴跌,这一次却是油价暴跌令美国苦不堪言。

在这一背景之下,油价成为了压垮美国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下跌2013.76点 跌幅7.79% 报23851.02点,创历史最大单日点数跌幅,标普500指数收盘下跌225.81点 跌幅7.60% 报2746.5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盘下跌624.94点 跌幅7.29% 报7950.68点。(事实上美国股市近来长期出于上涨状态,下跌也是定局)。10日美股虽然开盘上涨,但并未恢复,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美股至少将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美国各石油公司的股票下跌幅度更大,埃克森美孚公司股票下跌12.22%。

除了对股市造成影响,美国经济也受到了冲击。固然,油价下跌带来的成本降低是利好因素,但对于美国的页岩油公司来说却是灭顶之灾,而石油工业已成为美国若干州的支柱工业,如果美国的页岩油公司——尤其是中小油企——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衰退、失业问题、贷款违约等经济问题,从而在疫情的阴影下为美国的经济再添一丝灰暗。

但其实话说回来,美股虽然受到油价下跌的冲击最大,但特朗普其实一直希望抑制石油价格(据《金融时报》报道)(虽然石油工人一直是特朗普的票仓)。油价下跌,对美国制造商成本降低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可能会有助于制造业回流,提振汽车市场等。

对俄罗斯的影响

作为第三次石油危机损失最为惨重的方面之一,俄罗斯这次一反常态,主动令油价暴跌。

知情人士称其导火索为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贸易公司和拟议的北溪天然气管道二线(俄欧)实施的制裁令克里姆林宫“深感恼火”。莫斯科原本就已经受够了美国页岩油产业依靠欧佩克+(OPEC+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维也纳谈判方)过活的情况。在莫斯科方面对新冠疫情对俄罗斯的影响的情况进行审视(一说认为影响较小)之际,莫斯科寻找到了这个机会来对美国页岩油产业造成损害。

沙特的维也纳谈判官员称”俄罗斯人的观点非常奇怪,他们一直认为市场会保持稳定,要求我们再等等。“但至少现在可以了解的是,俄罗斯的这一行为主要瞄准的是美国。而在新冠肺炎对俄罗斯国内未造成过大影响、在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本国经济不会太大波动的当下,俄罗斯此举并不会对本国经济造成过大影响,克里姆林宫在石油行业想必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政治上,俄罗斯的寡头们已经蜕变为依靠裙带资本主义关系的寻租富豪(指在没有从事生产的情况下,为垄断社会资源或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妨碍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从而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俄罗斯的政治局面大概率保持稳定。而这一次石油危机,进一步提升了俄罗斯自2014石油危机以来的定价能力:俄罗斯的减产与否的决定成为了石油价格的风向标,莫斯科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OPEC的决策过程。在OPEC+中,沙特的地位日益受到挑战。

对沙特的影响

沙特是本次减产谈判的主导国。沙特在上个月即想要对新冠疫情作出迅速的反应,萨勒曼国王甚至亲自致电普京,但徒劳无功

自2014年石油危机以来,利雅得一直面临着外国投资减少的压力,尽管阿美石油公司成功上市并成为市值最高的企业,沙特面临的经济逆风却丝毫没有减少。王储穆罕默德试图摆脱沙特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许多不愿承担风险的投资者避免在沙特投资。这一轮石油下跌又恰逢沙特内部”清洗行动“,包括前王储穆罕默德 本 纳伊夫、国王之弟艾哈迈德亲王等王室成员涉嫌政变被逮捕,内政大臣阿齐兹及其父纳伊夫亲王受传唤。这场清洗行动给沙特领导人带来了寒意,在油价下跌的背景下,沙特内政可能会面临不稳,沙特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下降,沙特摆脱石油依赖的努力可能会受挫。而沙特在石油定价方面的软弱也将弱化其在OPEC乃至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力。

不过《纽约日报》称私下里,沙特能源大臣萨勒曼就减产问题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沙特作为低成本产油国,可以接受较低的油价,但”美国的竞争对手们不能“,低油价有利于沙特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提升其定价能力,保护本国经济。低油价也能间接满足了特朗普的要求。

利雅得和莫斯科的微妙关系在这次风波中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自2016年来它们在外交政策、企业合作上走得更近的趋势有所改变。

对其他产油国的影响

对美国石油公司的影响笔者已在前文有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相较于产油量大且低价的沙特,其它的产油国受到的冲击更大。阿塞拜疆能源部部长竭力试图促成俄沙会谈,欧佩克代表表示欧佩克将履行控价职责......油价暴跌对各产油国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不同时具备天然气田的产油国和高价产油国。

这一影响在股市上体现得更为直接。科威特等国股市暴跌。对中东各国来说,摆脱石油依赖的努力也将暂时性受挫。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上一轮油价暴跌的时候,国内有个笑话:

加油站促销的时候,是加满一定价格的油,赠送数瓶矿泉水。

油价暴跌之后,加油站停止了这个活动,但饮水公司却搞起了“买满十桶水送一瓶汽油”的活动

这一轮油价暴跌,也产生了类似的效果,许多国家虽然未发现油田,“水比油贵”(指矿泉水,不是自来水)却提前实现了。



拐点交易系统


部分外输困难的地区、部分关井成本较高的项目,可能会出现花钱让别人把油价拉走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油价跌至负值。

但是这种现象不是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也不会持续。美国石油行业也承担不起。所以现在美国减产的可能性并没有完全消失。

最新的消息是得克萨斯州铁路监管委员会(Railroad Commission)将在4月14日召开公开会议(public meeting),这是应Pioneer和Parsley两家公司的要求,以讨论得克萨斯州石油产量问题(作为倾向于采取配额制的第一步)。




不过,大的石油企业是反对配额制的。因为大的石油企业实力更加雄厚,比较能扛,他们希望扛不住的中小公司早点破产,这样油气行业能够重新集中到他们这些大企业手中。

现在事情还在发展过程中,有这样几个变数:

(1)如果得克萨斯州铁路监管委员会无法通过重新采取配额制,那么负油价的情况就可能在部分地区出现。如果得克萨斯州通过采用配额制,那么就不会出现负油价。

(2)如果油价反弹迅速(现在由于减产预期升温,油价已经在反弹),那么在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下,也不会出现负油价。

(3)负油价如果持续下去最终会逼迫上游企业关闭经济性不高的井,从而导致产量下降,从而结束负油价的情况。


最后再说一下观点,我认为负油价其实是一种看涨的观点,因为负油价对上游企业会带来重大冲击,会加速上游企业的优胜劣汰,Whiting Petroleum申请破产就是一个例子,这一过程结束后油价就会反弹。


美天然气观察


如果分析师这么说, 那只能说这个分析师是小学都没毕业的状态,就算石油储存空间耗尽,也不可能出现负值。可回收垃圾都有价值何况石油这种战略物资。逻辑上完全不通,单单所谓的无法储存价值就是负值,是不是如果美元贬值到趋近于0的时候人类就应该灭亡了?这种所谓的分析市感觉就是为了博取眼球才会出现这种不当言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