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的話題:如果換你做爸媽,會如何對待童年的你?

豆瓣有個話題"如果讓你做你自己的爸媽,你會怎樣對待童年的你?"火了。


很火的話題:如果換你做爸媽,會如何對待童年的你?

自從當了爸媽,對這類拷問靈魂的話題多少會有些關注,總想去探究孩子心裡的感受,想知道他們心中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很擔心因為自己愛的方式不恰當,讓孩子心裡有了什麼而又沒有及時表達。

而豆瓣的這個話題,就是試圖讓我們變成兒時的父母,想知道如果我們有一個理想的爸媽,是不是就會有個更美好的人生。

通過換位人生,促使為人父母的我們,不斷思考、不斷學習和不斷成長。

很火的話題:如果換你做爸媽,會如何對待童年的你?

幾個評論、轉發最多的回覆:

1、 不家暴、不冷暴力、不罵人、不諷刺、不打人。

2、 信任他、給他空間和自由。

3、 不刻意給他苦難教育、挫折教育,但在遇到事時會鼓勵他迎難而上,不要怕,不要慫,讓他知道背後有父母。

4、 不拿他和別的孩子比較,但會鼓勵他超越昨天的自己。

很火的話題:如果換你做爸媽,會如何對待童年的你?


看完所有的回覆,有人想要自我空間,有人想要父母無條件的愛,有人想要父母的陪伴,每個人都令人反思。

但也有一個回覆說:如果可以,希望他們不要生下我。

可以看出,他在童年裡受了很多的傷害,直到成人後的今天還是耿耿於懷。

這讓我想起以前在網上看過的一句話:"父母都在等待孩子說一句"謝謝你",但孩子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很火的話題:如果換你做爸媽,會如何對待童年的你?

原生家庭決定了一個人的人際交往模式,發展認知能力的基礎,以及情感交流的方式,甚至對一個人未來的性格養成和人格塑造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如果讓你做自己的爸媽,你會如何對待童年的你"這個話題,讓我看到了無數在原生家庭受到過創傷的人,渴望修改童年,重塑人生,也讓無數人反思自己原生家庭的同時,帶著這份彌補的心態,避開曾經的"雷區",成為更好的父母。

很火的話題:如果換你做爸媽,會如何對待童年的你?

當然,原生家庭帶給人的並不全是傷害,相反,也有一部分人在原生家庭中獲得的溫暖和幸福,要比受到的傷害要多得多。比如如下的回答:

1、 我不敢做我自己的爸媽,因為我的爸媽很辛苦,他們吃苦耐勞,受了很多委屈,儘可能地把最好的東西給我。我覺得我吃不了那麼多的苦,做他們的小孩子真的很容易,也很幸福。

2、 我認為我是幸福的,雖說現在我沒有一項特長,但我開朗活潑,嚮往愛情,這就是我爸媽給我的。

3、 憑心而論,我做不到我父母那樣耐心和包容。

很火的話題:如果換你做爸媽,會如何對待童年的你?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確實很大,但並不是說,讓人都把自己當前的困境和遭遇都歸因於原生家庭。

通過成長 ,突破當前的困境,更能改變成長中的自己。

對於你的原生家庭,你滿意嗎?

如果換你做爸媽,你會如何對待童年的你?希望能在評論區看到你們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