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市场份额,嗜血的贝壳又回来了?

​2020年3月,郑州商品房成交11210套,比2月份的276套,环比上涨3962%。

这样的对比,不是为了突出3月成绩有多好,没有可比性,只是想说郑州市场的恢复力惊人!

对比2019年3月份的23586套,今年依然是下降了一半,但是按照这个速度,4月追上来指日可待。

在房地产市场上,有一个角色比开发商和购房者回血更快,就是贝壳。

2019年2-3月,贝壳在郑州的月成交在2000-3000套,2020年3月,贝壳新房成交已达2800多套,基本与去年持平,在整个市场占比约1/4。

贝壳的核心打法是人海战术,疫情之下,无论是购房者还是经纪人都被禁足在家,几乎是砍掉了贝壳双翼,理论上说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期。

没想到贝壳竟然能够原地反弹。

按他们的说法,“这还是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当下”“等人们摘除口罩,外地人能够正常来看房的时候就是另一番景象”,贝壳将来的战斗力还会上升!

去年那个被口诛笔伐的贝壳又回来了?带着更锋利的刀刃,血洗全场?

1

1

客观的说,贝壳是被开发商和购房者一起养大的,充满“善良与正义”的小可爱。

对开发商来说:

1、经纪人多。截至2020年3月,郑州共有1600多家贝壳系加盟店,按照一个店10个经纪人,那就是16000个销售员。按每个经纪人带2组客户算,贝壳能够短时间内聚集郑州至少32000组客户!

这只是保守估计,没有计入非贝壳系的合作门店。

一下子召集30000+客户,没有一个项目总能拒绝这样的诱惑!基数大,成交概率自然就大,原来的月度、季度销售目标,说不定就能提前完成,不要太爽歪歪!

2、兜底协议。贝壳刚开始与开发商合作,会提前缴纳几十到上百万的保证金,并签订对赌协议,约定在规定时间内保证去化。

“保证去化”已经是给开发商最大的定心丸了,又有上百万的保证金,这又是一个不能抗拒的诱惑!

佣金不高的时候,开发商甚至可以把看不到效果的推广等费用砍掉,节约成本;佣金高一点的话,也可以把砍掉的费用补上去。

里外里算一下,开发商都不会吃亏。

对购房者来说:

1、房源多。在郑州,贝壳系中介门店1600多家,说占据郑州中介半壁江山都是低估了贝壳的实力,至少已经占据郑州市场的75%。

遍地都是贝壳,只要上分销的房源,至少75%都是贝壳家的。在这里,购房者有充足的房子可以选择,海量房源中,总会有一套是与购房者匹配的,对购房者友好,对经纪人也友好。

2、折扣大。贝壳通过对赌协议的内容,向开发商要来独家的、最低折扣,这些折扣比购房者自己去售楼部咨询还要大,真正让利给购房者,替买房人省钱。

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看起来几乎是一个全新、高效的房地产生态系统。

贝壳CEO彭永东说:

从行为动作,到理念想法,我们要重置行业。

彭总说到做到,以上角色很快就重置了:贝壳从服务者摇身一变成了大爷!

2

当贝壳逐渐做大,做到最大,那些当初欣赏的优点,最后都变成了讨厌的缺点。

对开发商来说:

1、洗客、截客。一段时间内,市场上的需求总量是一定的,当这些需求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的时候,它就有了权利:我可以选择给你带客,也可以选择给别人带客。

至于给你带客还是给别人带客,就看你佣金是不是会给的比别人多。

去年西四环的一个楼盘,换了两个营销总也没有挽救可怜的销售额,第三个营销总为了活命,用了贝壳,结果项目是活了,但是钱都给贝壳支付佣金了,开发商没挣多少。

于是他暂停了与贝壳的合作,但是周边竞品接着用下去。

经纪人带看竞品楼盘的时候,经过该项目,客户主动提出来想要去了解一下,贝壳说:“我们内行人都知道的,这个开发商不行,将来是要烂尾的。”

一个月之前,也是这个经纪人,带看的就是所谓“要烂尾的”这个项目。

不合作,就不给你客户,甚至截流你的客户!

2、抬高佣金。A项目给我出5%佣金,我就带着傻白甜的客户去买A;B项目给我出10%佣金,我就把客户拉到项目B;A还想要客户怎么办?提高佣金到15%。

贝壳经纪人的工作原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通俗易懂。

良性竞争是维护市场健康运转的必要条件,当市场被一方垄断,竞争不存在的时候,这个市场就会出现问题。

以前渠道公司的佣金一般都在1个点左右,佣金高了没人用,现在就剩下贝壳一家,出5个点、10个点你也得用,不然就等死!

据某开发商项目营销总介绍,贝壳的人都很强势,说一不二,索要的佣金点数,宁愿不合作,也不肯作出让步,并且要求开发商必须在规定时间结佣,不能以审计封账等原因拖欠,违者交付违约金。

3、不用就死。有开发商觉得贝壳佣金太高,用了一段时间后停用了的,但是就会出现“截客”“洗客”现象,不给你带客,还顺走你的客户,素质不高的经纪人不惜诋毁非合作项目来促成合作。

由于贝壳手上客户量太大,但凡他要是动了谁家客户的念头,谁就活不长。

去年也是西边有个项目用了一段时间贝壳,后来因为佣金太高停掉了,之后半个月没有一个自然到访!

所以很多人形象地将分销比作开发商的“大麻”:抽了死的慢点,不抽死的快点。

对购房者:

1、重新建立信息壁垒。房地产市场最大的不公平在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你以为贝壳终于建立了一个透明的交易平台的时候,殊不知这是它创建的另一个信息壁垒。

我想卖的房子,总是能让你看到、听到它;我不想卖的房子,市场上根本听不到它的声音。

购房者以为的有充足的选择权,其实早就被筛选过了。

2、购房成本增加。贝壳一味向开发商要高佣金,钱从哪儿来?只能是购房者!

有人说,贝壳带看的房子确实比自己去售楼处问的便宜1-2个点,怎么会是从购房者身上来的钱呢?

你听过先涨价后打折的套路吧?某宝玩烂了的招数!

霸占郑州1/4的市场份额,嗜血的贝壳又回来了?

签完贝壳后开盘价格直接从13500涨到14500。


售楼处:“我们单价14500元/㎡。”

贝壳:“我带你去,14000元/㎡。”

如果是100㎡的房子,是不是觉得省了5万块钱?但是它原本是卖13500元/㎡,你是多花了5万块钱呀!

包括经纪人承诺的,成交了把自己佣金的一部分返还给你,你当真觉得经纪人慷慨大方、仁义善良呢?

客户占不占便宜不重要,让客户感觉占了便宜才重要!

当然也有真实降价的案例。去年平原新区某楼盘,原价8000+卖不动,不得已找了贝壳。


“我可以给你保证去化,有两个条件,一是降价2000,二是佣金5%。”

“能谈谈吗……”

“要么就这样等死,要么答应我的条件。其他免谈。”

最终该楼盘妥协,当时平原新区渠道佣金撑死2%,现在对购房者要降价,对贝壳要涨佣金,这时候钱从哪儿来?砍掉推广、广告等各种费用也不够啊!

可能,就要挤建材成本了吧……

无论是涨价的价格成本,还是降价后的质量风险,最终只能是购房者承担。

3

从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贝壳已三岁,有些东西已经开始变化。

之前很多置业顾问反应贝壳经纪人收入高,比如卖出去一套一百万的房子,贝壳经纪人能拿到2%的佣金,也就是2万块钱。代理置业顾问的提成一般是千三,了不起拿到千六 ,同样卖一百万的房子,最多拿到6000块钱。

这也是出现内客外导、置业顾问参与洗客的重要原因。

其实经纪人拿到手的佣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多

,合作门店也并不是因为跟着它能挣钱才签的合同,只是因为它平台大、资源多,不管是对小渠道还是经纪人,房源和客源才是最重要的。”谈到佣金问题时,某小渠道公司负责人苦笑着说。

比如贝壳3月份新房成交的2800多套,如果平均分到下面的门店,还不够一个门店一套,原来做的好点的卖出十几套的话,就有十几家门店颗粒无收。

没有业绩不仅生活困难,还要面临“被驱逐”的命运。近日,房江湖公布一则公告:因违反房江湖制定的规则,郑州20多家门店被迫与其解除合作!

霸占郑州1/4的市场份额,嗜血的贝壳又回来了?

有贝壳的平台尚且艰难生存,被驱逐出去的小门店,只有死路一条。

你看,贝壳已经开始制定游戏规则了,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就要接受来自贝壳的审判:

开发商、购房者、小中介、各种乙方公司……

被围剿的参与者能怎么办?

1、开发商回归本质,扎扎实实盖房子、做物业、做口碑,维护老客户。

2、营销团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沉淀品牌的力量;

3、购房者要保持理性,买房多对比,不要被中介牵着鼻子走。

这两年的房地产市场太魔幻,旧的秩序在逐渐塌陷,新的秩序尚未形成,贝壳就是房企转型路上的一道劫,渡劫的法宝只能是品质和服务。

写在最后

贝壳的最大问题在于贪婪,没办法,没有商人不嗜血。目前已经有个别城市开始着手分销问题,如安徽的“限佣令”,这是一个好现象。

行业发展到今天,是得有个平台。

贝壳真的很厉害,很优秀,彻底消灭贝壳的想法和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开发商和贝壳都应该回归初心,一个做好产品,一个做好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