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事:自己買錯用錯卻說口罩“不合格”,外媒為何這樣?

新冠疫情全球爆發,醫療物資異常短缺,各國頻頻告急,為了籌措忙得焦頭爛額。3月18日,荷蘭衛生部部長在議會作報告時突然暈倒,就是忙於對抗疫情過於疲勞所致。事後,他發推特稱一週來,因為疫情精疲力盡,現在,他要回家好好休息了。

奇事:自己買錯用錯卻說口罩“不合格”,外媒為何這樣?

一些國家情況如此緊急,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也是感同身受,急各國之所急,幫各國之所需,在率先控制住疫情還沒有喘口氣呢,就克服自身困難,大力支援各國抗疫。一些企業更是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積極為國際社會提供各種防疫物資,成為全球抗疫急需醫療物資的主要供應國。我們不僅對荷蘭提供了援助,而且想盡辦法滿足荷蘭採購醫療物資的需求。

可是,感謝之聲還沒有聽到(我們並不稀罕這個,援助他們並不是為了這個,而是為了共同應對疫情,拯救人類自己),卻傳來了質量“不合格”的報道。3月28日荷蘭一些媒體報道稱,荷蘭從中國購買的60餘萬隻口罩存在質量問題,被衛生部全部召回。

奇事:自己買錯用錯卻說口罩“不合格”,外媒為何這樣?

這事非同小可!在疫情如此嚴峻時刻還會出現這種事情?許多人都不相信。誰都知道,我國對於出口商品一向十分嚴格,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更不可能出現如此低級錯誤,尤其是口罩這種東西並非複雜商品。這是真的麼?是不是又有人故意製造事端進行抹黑?許多人如此思考著。

無論如何,這可是大事,不能馬虎,必須認真核實清楚,拿事實說話。於是迅速與荷蘭方面進行了溝通,結果發現並不是質量問題,而是使用問題。他們先是買錯了,後是用錯了,最後又把責任主體搞錯了。

首先是買錯了。口罩有日用防護和專業醫用之分,即使醫用口罩又有不同的防護標準和等級。類型不同,標準與等級不同,使用範圍大不相同。經過詳細調查核實,荷蘭從商業渠道採購的是個人防護用的非醫療用口罩。出口企業對此作了詳細說明:非醫用口罩不能用於醫療用途,也不能用於在重症監護室工作的醫護人員。明明白白,白紙黑字,事實證明了是非曲直。從整個事情看,應該是荷蘭下達的採購單子搞錯了,本來想給醫院買口罩,然而卻購買了非醫用口罩。

奇事:自己買錯用錯卻說口罩“不合格”,外媒為何這樣?

其次是用錯了。明明是非醫用口罩,可是荷蘭相關方面卻分發給了醫院。如此這般,自然達不到防護要求,這明顯是工作失誤,與口罩質量沒有關係。你將夏裝用於冬季防寒,又怎麼可能有效果?

第三是責任主體搞錯了。為何弄出如此根本不應該出現的一檔子事情出來?是馬虎嗎?連說明書都不看?連口罩用途都搞不清?有這個可能,畢竟世界上的馬虎者並不少見。但是,即使是馬虎,事後也發現錯在哪裡啊?這本來是荷蘭自身的責任啊,為何將責任推到口罩身上?

我們處處是善意,荷蘭弄出這麼一檔子事,或許是採購、運輸、分發某個環節在信息傳達中出現了失誤或是沒有有效對接,或是抗疫忙得沒有時間看說明書,想當然地認為這個時候採購的一定是醫院用的口罩(同批口罩中就有N95口罩),這都是難免的和可能理解的。然而,為何只需稍作調查瞭解就可以搞清楚的事情,當地報紙卻進行大篇幅的報道和大勢宣傳?

奇事:自己買錯用錯卻說口罩“不合格”,外媒為何這樣?

有人分析,存在不存在不良媒體人私下故意與某些人聯手製造出這個事件的可能性?在疫情防控中,國外一些人不是忙於國內疫情防控,卻是忙於信口雌黃栽贓別人、抹黑別人、甩鍋別人,荷蘭有沒有這種人?疫情異常嚴峻,人們時刻面臨生命危險,在沒有弄出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就大加炒作,實在於理不通,於情不合。

網友們,你如何看待此事?對於荷蘭這種媒體良莠不齊的國家,我們還要進行援助嗎?我們還要出售醫療物資給他們嗎?

(本文為原創;文中資料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