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土匪座山雕,最後究竟是怎麼死的?並沒有死在監獄

提起大名鼎鼎的悍匪“座山雕”,東北人民無不對他恨之入骨,他在牡丹江附近的山林深處佔山為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幸虧有英勇的解放軍戰士楊子榮深入敵後,才能將這個毒瘤一網打盡。

在被捕入獄後,很多人都謠傳他病死在獄中,到底真相如何,讓我們來一窺究竟?

三爺有三絕

座山雕,原名張樂山,祖籍山東,家裡兄弟七人,他排行第三,所以又被稱為“三爺”。 雖說是他的堂兄把他帶上了打家劫舍的道路,但其實土匪的基因早就深埋在他的心中。八歲那年,他的父親和祖父就因為搶劫群眾被抓,從而處以極刑,他的母親也因此悲傷過度,撒手人寰。

東北大土匪座山雕,最後究竟是怎麼死的?並沒有死在監獄

但是年紀輕輕的他,不但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悲痛之情,反而對父親被抓嗤之以鼻。“是他太笨了,計劃不周密,才會在行動中失手被擒,如果是我,一定是另外一個結局。”

在跟著親戚“闖關東”後,他還是走上了父輩的老本行。 憑著過人的“天賦”和殘忍的手段,他很快就嶄露頭角,站穩了腳跟。 暴虐的因子似乎是他與生俱來的,殺人越貨就像吃飯那麼稀鬆平常,才18歲,他就已經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土匪頭子了。

張樂山有三個看家本領,人稱“三絕”,一是槍法準,技巧高超,堪稱百發百中;二是視力佳,走夜路也不用任何照明工具,還能看透人心,辨別能力極強;三是腿腳快,走起崎嶇的山路來如履平地,而且方向感極強,基本不用拐彎。

依靠著這些絕活,他在東北紮根,經過50餘年的時間,無論是軍閥割據的年代,還是後來的日本人入侵,包括後來的解放中國,他一直是盤踞在當地政府頭上的一條毒蛇,但是始終收效甚微。因為他的這些“事蹟”,別人送他外號“座山雕”。

東北大土匪座山雕,最後究竟是怎麼死的?並沒有死在監獄

不得不說,“座山雕”能夠歷經這麼多年的時間而不倒,一定有其“過人”之處,可惜,他完全沒有任何向好之心,反而變本加厲,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漫漫剿匪路

“座山雕”對於手下的土匪管理極為嚴格,每次外出行動也都是先經過嚴密的踩點和部署,從來不會空手而歸。 他對於外人殘忍,但是對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卻非常仗義。

因此, 他的土匪窩有別於其他一般的落草為寇的鬆散的組織,而是一個嚴密的組織,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地政府和軍隊多次組織繳費,都鎩羽而歸。

當地民眾都敢怒不敢言,生怕什麼時候“火就燒到了自己身上”,在日本人侵略期間,曾經多次圍剿他,但是因為對於地形不熟悉,都收效甚微;後來抗聯想要聯繫“座山雕”一起積極抗日,但“座山雕”只是對抗聯虛與委蛇,陽奉陰違,並無任何實際行動,小算盤打得啪啪響,只想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東北大土匪座山雕,最後究竟是怎麼死的?並沒有死在監獄

他的這種做法引起了大家強烈的不滿,在日本人投降後,東北解放,為了維持當地的生產和居民生活的穩定,解放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剿匪運動。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地大部分的匪徒都已經被順利剿滅,但是聲名赫赫的“座山雕”卻不知所終。 考慮到“座山雕”在本地已經生活多年,對於地形非常熟悉,而且是敵在暗,我們部隊在明處,若沒有一個部署周詳的計劃,很難有所結果。

最終,經過周密的商議和部署,決定由優秀的偵查員楊子榮代領幾位經驗豐富的偵查員,打入敵人內部,裡應外合,在合適的時間點把敵人一舉殲滅。

選擇楊子榮真是一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了,原來他從小身上就有一股匪氣,加入瞭解放軍後雖然有所收斂,但是化妝一下,就可以以假亂真。 而且“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氣盛的楊子榮向領導保證一定可以順利完成任務。

東北大土匪座山雕,最後究竟是怎麼死的?並沒有死在監獄

其間的過程艱險無比,也遇到了各種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還是把匪首“座山雕“和其一眾黨羽緝拿歸案,創造了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 不過令人感到痛心的是,也是在這場剿匪戰役中,楊子榮光榮犧牲,年僅30歲。

後來,東北軍區司令部給楊子榮記了三等功,授予他“特級偵察英雄”的光榮稱號。他身前所在的排被命名為“楊子榮“排;2009年,他又被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都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楊子榮烈士用生命的代價,換回了一方的平安,其功績值得被永遠銘記。

惡貫滿盈,受審判刑

在座山雕被抓後,很多史料都記載他是病死在獄中,其實不然。由於他惡貫滿盈,罪大惡極,且若萬一發生越獄事件,後果不堪設想。在多方權衡之下,牡丹江軍區的特別軍事法庭召開公審大會,判處座山雕為死刑,且立即執行。

對座山雕執行槍決的解放軍戰士,同時也是楊子榮的戰友董仁棠,他曾回憶道:“座山雕“死前對於他的所作所為毫無悔意,只恨生不逢時,沒能善終。

東北大土匪座山雕,最後究竟是怎麼死的?並沒有死在監獄

“座山雕“的故事後來被加工改編,拍出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智取威虎山》。 不過現實的殘酷和兇險要比電影中激烈的多。

一代悍匪“座山雕“,生前殺人無數,作惡多端,被無數人唾棄;對他公開處以極刑是對他最好的審判。 在他去世後,當地人民歡迎鼓舞,他們在共產黨和解放軍的帶領下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在解放中國的道路上,有著無數像楊子榮烈士一樣為革命無私奉獻的軍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鑄就了一道鋼鐵長城。

聯想到之前肆虐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最美白衣戰士逆行抗疫,將病毒的影響力減少到最低,為我們鑄就了牢固的偉岸防線。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一代大匪的故事告訴我們,若一心向惡,終究會有報應;要心懷善念,方可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