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拓寬增收渠道 確保持續穩定脫貧

近年來,懷寧縣緊盯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不放鬆,多元發展扶貧產業,多種渠道拓展就業,多方發力拉動扶貧消費,切實幫助貧困群眾拓寬增收渠道,助力脫貧攻堅提質增效。

多元發展扶貧產業

連日來,在石鏡鄉石鏡社區圓橋藍莓種植基地,十幾名村民正在村乾的指導下,將新開荒出來的50畝山場種上藍莓苗。石鏡社區山場資源豐富,但在此之前大多閒置荒廢,雜草叢生。從去年開始,社區從村民手上流轉山場80畝,分兩期發展藍莓種植,一期已種植30畝。據石鏡社區負責人介紹,村民的增收渠道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租金,流轉的山地每畝每年有40元;二是工資,群眾務工收入每天80元;三是分紅,取得效益後按比例給予村民一定的分紅。此外,藍莓掛果上市後,預計每年能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6萬餘元。

而在涼亭鄉金雞村大沙洲蔬菜基地裡,十幾名貧困戶正在基地裡打宕、施肥,栽種馬鈴薯。作為金雞村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一部分,該蔬菜基地主要以種植蘿蔔、馬鈴薯、黃豆等常規品種為主,在地裡務工的也多為村裡貧困戶。目前,該蔬菜基地已吸納12戶貧困戶在基地裡進行合作種植。

茶嶺鎮以產業扶貧為重點,打牢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基礎,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村施策,穩步推進產業扶貧向縱深發展。對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通過產業扶貧政策,鼓勵扶持對象自我發展,自主選擇適合本戶發展的產業項目,實現產業增收。對勞動和生產經營能力缺乏的扶貧對象,自身有發展產業意願的,可委託種養大戶代養代管經營或採取資產收益型模式。今年該鎮發展產業共309戶,其中自主發展225戶,合作發展84戶。

該縣進一步拓寬產業扶貧路徑,搶抓關鍵季節,加強幫扶服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短平快”項目。全縣共有7358戶貧困戶通過“四帶一自”模式發展產業,產業發展比例達75.77%,全縣208家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部恢復生產。

多種渠道拓展就業

“這個不需要會縫紉,只要細心就行,時間自由還不累,手腳快的話一天能掙五六十塊錢呢!”在洪鋪鎮就業扶貧車間務工的貧困戶陳鳳雲一邊剪線頭一邊說道。雖然受疫情影響,但訂單卻沒有減少太多,目前企業仍處於大量用工期。洪鋪鎮搭建平臺,幫助鎮內5名貧困群眾在家門口找到合適的工作,增加他們的收入,這也彌補了企業的用工缺口。據瞭解,類似洪鋪鎮這樣的扶貧車間懷寧縣共有12家,共帶動61名貧困戶就業。

疫情期間,該縣著力夯實就業扶貧基礎,全面摸排貧困勞動力務工需求,加強就業服務,按照“四幫四促”要求,拓寬“六個一批”工作路徑,通過開展直運服務、崗位開發、技能培訓、政策扶持等措施,千方百計解決貧困勞動力務工難題。

截至目前,全面摸排出有意願就業務工的貧困勞動力13891人,已實現務工就業13849人,佔比99.7%,其中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組織到縣工業園區務工和鼓勵靈活就業等方式,積極引導4262人在縣內就業。

多方拉動消費扶貧

懷寧縣深入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充分發揮電商作用,大力推進“八進”“四送”活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通過線上平臺,為貧困戶、貧困村“帶貨”,有效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新合村電商服務站1月份至3月累計銷售黑木耳、山芋粉、土雞等農副產品54127元,下一步,服務站將注重兩品一標提升,開展商標註冊和產品質量標準化。”新合村駐村工作隊副隊長馮書發對消費扶貧很有信心。

為進一步提高消費扶貧帶動力,打造特色名片,江鎮鎮出臺消費扶貧實施方案,鼓勵全民參與;培育14名農民經紀人,組建了農村經紀人隊伍;積極發揮新媒體作用,做好消費扶貧宣傳;培育壯大了村級特色農產品,上線了于山黒木耳、新合山芋粉、聯山土雞、新聯黃牛肉、梅林黑豬肉、餘衝雲霧茶等10餘種特色農產品;通過發力消費扶貧,打通產銷平臺,增強產業發展信心,切實提高群眾收入。

據瞭解,該縣加大政策性扶持和引導,去年安徽九個挑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入駐懷寧,承接懷寧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150餘個鄉村電商網點已完成升級建設;今年1月“徽味懷寧”區域公共品牌正式發佈。同時,懷寧還以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為重點,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發揮“龍頭”作用,帶動合作社、貧困戶開展訂單式農業、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進一步完善企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供銷雙方的雙贏。(張文濤 陳銳 李思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