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正名,讓幹部“輕裝上陣”

澄清正名,讓幹部“輕裝上陣”


給被誣陷的幹部澄清正名,讓其丟掉“思想包袱”,重新燃起幹事創業激情,讓誣告者心有所畏。

紀檢監察機關在工作實踐中常常發現,信訪舉報問題線索大量出現的同時,不實舉報和誣告陷害時有發生。這讓蒙上“不白之冤”的黨員幹部背上“思想包袱”,甚至一蹶不振,無心工作。

而安康高新區的做法,給敢於幹事擔當的幹部吃了一顆“定心丸”。“我們堅持為幹事者撐腰,為擔當者擔當,鼓勵創新者,保護改革者,建立完善問題澄清機制,為誣告陷害行為‘定邊界’給黨員幹部‘正名聲’,讓不實舉報者心生畏懼。”安康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武俠說。

2019年5月,問題澄清機制推行以來,安康高新區召開澄清正名大會4場次,先後為1名負責徵遷的科級幹部、9名村幹部公開“洗冤”。

“澄清正名是對具體問題的澄清,而不是對某個人的背書。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就事論事。”安康高新區紀工委書記汪光林說,“我們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問題的幹部,也不會讓任何干部流汗又‘流淚’。”

澄清正名,讓幹部“輕裝上陣”

安康高新區

澄清正名,讓幹部“輕裝上陣”

給被誣陷幹部“洗冤”

安康高新區蓮花村地處偏僻,村集體經濟薄弱。2012年,村主任王道平任職之初,村集體囊中羞澀。跟鄰村相比,蓮花村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全村只有一條硬化水泥路,村民出行極其不便。

在老黨員的提議下,王道平向村民寫下承諾書,決心改變蓮花村面貌。

2013年,擇址新建的村委會建成,結束了蓮花村租房辦公的歷史。王道平帶領群眾從亟待解決的問題入手,硬化道路、改造電網......隨著項目的完成,蓮花村也發生著變化。

村民富了,村子美了,從“窮”到“有”再到“富”,與村幹部的付出密不可分。

2019年6月,正是脫貧攻堅、徵地拆遷等工作攻城拔寨的關鍵時期,村幹部個個像擰緊的發條,絲毫不敢鬆懈。

派出所民警的突然造訪讓王道平感到十分意外。原來,有人向高新區紀工委匿名舉報,舉報信稱王道平存在參與賭博、放高利貸,以職務之便租用村民土地建養殖場,亂建亂搭房屋等多項問題。派出所此行,就是調查其中的參賭、放貸問題。

此前,高新區紀工委成立核查組,對匿名舉報有關問題一一進行走訪、取證、核實。經過兩個月的調查,結果顯示舉報材料中反映的問題均不屬實。

10月31日,安康高新區紀工委在蓮花村召開了一場澄清正名大會。會上,案件調查組工作人員向與會的群眾代表、黨員、村“兩委”,公開通報了對王道平不實舉報的核查結果。

“有紀工委為我澄清正名,我的所有委屈都得到釋放。”王道平在會上說。

“雖然事實已查清,但村民並不知情,甚至有人相信舉報信所說的內容,讓王道平的形象受到影響。我們為受到不實舉報的村幹部澄清正名。這既是對幹部的嚴管,也是對幹部的厚愛。”高新區紀工委幹部李俊說。

前一陣受不實舉報的影響,王道平心裡有壓力,這給村上各項工作也帶來影響。組織的撐腰,讓王道平重拾起幹事激情。現在好了,他又鼓足幹勁,甩開膀子大幹起來。

澄清正名大會就像一場及時雨,洗刷了王道平心裡所有的委屈。這些委屈,老支書鄧玉英更能感同身受。

2005年,鄧玉英擔任蓮花村黨支部書記,2018年換屆因年齡較大辭去支部書記職務。

在她任職的13年裡,也有過群眾對她工作不理解,甚至猜忌、誣告的現象,給她工作帶來一些壓力,也給生活帶來了一些困擾。

現如今澄清正名機制的實行,不僅能還幹部清白,還能讓老百姓瞭解真實情況,做明白人。

據安康高新區紀工委統計,2019年受理信訪舉報151件,其中誣告陷害類31件。

這些誣告陷害給紀檢監察工作帶來壓力,增加行政成本,還影響被舉報者名譽,擾亂幹事創業環境。

安康高新區在完善《幹部員工容錯糾錯實施辦法》時,將“建立問題澄清機制”單獨列為一章。對誣告陷害行為、誣告陷害人的處罰、澄清正名方式作出具體規定。

澄清正名機制的實行,讓紀檢監察干部有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對誣告陷害行為起到威懾作用。

澄清正名,讓幹部“輕裝上陣”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請專家醫生為群眾義診

澄清正名,讓幹部“輕裝上陣”

營造實幹擔當的“綠水青山”

每週星期一早上,鄭家營村村“兩委”成員都會圍坐在村支部書記鄭際橋家中,召開一週工作的安排部署會議。之所以要在村支部書記家裡開會,是因為村委會剛剛被拆除。

幾年前,鄭家營村村委會是幾間破舊的平房,難以滿足日常辦公和群眾辦事需求。

鄰村的多功能活動廣場讓鄭家營村村民格外眼紅。從2013年開始,村民呼聲越來越強烈,紛紛要求改造村委會環境,修建活動健身廣場和老年互助幸福院。

2016年9月,鄭家營村村委會建設項目被批准。期待已久的多功能活動中心終於有了著落,村民們滿心歡喜。

2018年初,活動中心建成。就在緊張有序的裝修時,卻收到了高新區城管執法局發來的停建通知書。

受富強機場快速幹道和冉河西路項目規劃調整的影響,眼看著就要竣工的村委會活動中心面臨著拆除的命運。

這一拆,村上只能暫時租用鄭際橋家的住房辦公。村民期待已久的便民服務、休閒娛樂場所也成了泡影,一時間議論紛紛。

2019年7月,高新區紀工委接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督導組轉辦的舉報信件。

舉報信稱鄭家營村原村支部書記鄭清康未經商議,擅自在富強機場紅線區租用村民土地修建村活動場所,套取國家資金。

高新區紀工委立即成立調查組,對反映問題進行核實。經過兩個月的調查走訪,結果顯示反映問題不屬實。

村委會拆除後,高新區土地統徵儲備中心根據審計報告與鄭家營村簽訂拆遷補償協議,補償的50餘萬元全部用於支付村委會建設承包方工程款,不存在套取國家資金之說。

12月10日,高新區紀工委在鄭家營村召開了幹部澄清大會。把舉報問題的核查情況向黨員幹部及村民一一作出通報。

給村幹部澄清正名是基層黨委敢於擔當的體現,從一定意義上說,它給幹部從心理減了負、鬆了綁。

近年來,群眾的服務訴求在不斷髮生變化,對村幹部要求也在與時俱進。他們既要當脫貧路上的“衝鋒員”,又要當經濟發展的“指揮員”,還要當保衛藍天綠水的“衛生員”。做好這些事,往往會觸碰少數人的利益,受到委屈在所難免。

鄭家營村的幹部們比較能看得開,即使當初不被理解,但事成之後村民還是會對他們給予讚許。

就拿新民建設來說,以前的鄭家營村,過年的喜樂總是被籠罩在爆竹後的煙霧繚繞裡,“一年掙錢多不多,就看年底煙花放的時間長不長”已經成了大家墨守的習慣。

禁放煙花爆竹、禁燒秸稈、禁止大操大辦……這些看似不盡人意的規定,村民從不理解到無不稱讚叫好。大大減弱了攀比之風,也從源頭上解救了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現如今,紅白喜事“人情打送100元,吸菸不超過5塊錢”已經成了人盡皆知的風俗。村裡的矛盾自然少了下來,對村幹部的指責、埋怨,甚至誣告也比以前減少許多。現在有了澄清正名機制,村幹部做起事來更加能夠放開手腳。

澄清正名,讓幹部“輕裝上陣”

讓別有用心者無計可施

在安康高新區曹溝村,有一個特殊的村民小組,這個小組只有一戶人。

20多年前,老陳是曹溝村八組人。因機構變動,曹家溝原八組分成八組、十五組、十六組,老陳不願意加入任何一個組,村上就另設了十七組,一戶一組就這樣形成了。

說起老陳,村裡無人不知。不僅是因為他一人一組的原因,還與他20多年的上訪經歷有關。

自1998年以來,他向省市縣紀委信訪部門舉報村幹部的信函不計其數。他反映的問題,歷屆紀委已調查,因舉報的問題不屬實而初核了結。

2016年,村裡水庫洩洪道治理沖毀老陳家的土地。村幹部知道老陳不好惹,趕緊去給解決。時任村主任朱昌根與老陳商談後,最終以給他1萬紅磚、10噸水泥用於修復地邊達成協議。但老陳收了這些材料後,並不守承諾,繼續上訪。2016年12月28日,高新區社區管理局考慮到老陳年事已高且生活困難,答應再給其解決2萬元的救助資金,並與老陳簽署息訴罷訪協議。

大家都舒了一口氣,想著老陳這下應該安分了。誰知不到一年,得到實惠的老陳又捲土重來。

2017年4月,在水庫查看水位的朱昌根遇到老陳。一見面,老陳就向他提出了新要求。

“讓我兒子進支委,我要吃低保……”面對老陳的種種訴求,朱昌根按照政策規定一一回復,對無法實現的要求當場回絕。

沒能讓老陳滿意,他頓時黑了臉,“好,我明天就去告你們!”說完,老陳揚長而去。

幾天後,高新區紀工委、安康市政府、省紀委就收到了他的信訪件。老陳自己也沒歇下來,天天去上訪。

這次的舉報信中,曹溝村原村黨支部書記,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文書、村委委員都是他的舉報對象。反映問題有13項,舉報問題大多數還是多年前的內容。

老陳這種“老上訪戶”,在高新區不在少數。為避免一個問題反覆查,高新區紀工委決定利用三年時間對51個村進行一次全面的巡察工作,曹溝村被確定為第一批巡查對象。

“這種纏訪鬧訪要從根本上解決,必須把問題查清,把根子抓住。巡察就是要奔著問題去,帶著問題回來。”高新區紀檢監察審計局局長鄧立偉說。

隨著曹溝村巡察工作結束,高新區全面掌握曹溝村情況,對群眾關注的問題進行了重點調研,老陳反映的各項問題也水落石出。

2019年7月28日,高新區紀工委在曹溝村召開了澄清正名大會,給村“兩委”一班人正了名的同時,把老陳反映問題的來龍去脈一項一項解釋清楚。

也正是這次正名澄清大會,讓老陳有所悔悟,他表示將“終結”自己20多年的上訪歷程。

本刊記者 盧 陽

澄清正名,讓幹部“輕裝上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