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突圍後的項羽本可逃生,卻因此人而被困烏江,最終自刎

胡曾《詠史詩·烏江》: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垓下”突圍後的項羽本可逃生,卻因此人而被困烏江,最終自刎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在“垓下”被劉邦的漢軍重重圍困,直到夜半時分,才率八百騎士靠強勁的突襲能力拼死殺出,渡淮水,到達“陰陵”(1)。

一夜血戰之後,跟在項羽身邊的將士就只剩下了百十來人。幸好漢軍到天明時才確認突圍的是“霸王”,發兵追趕,但終究晚了一步。

項羽如果就此走脫,還是有機會回到江東故國(2)的,然而接下來發生一件事,讓這位勇武無敵的天下第一猛男最終魂逝烏江。

“垓下”突圍後的項羽本可逃生,卻因此人而被困烏江,最終自刎

項羽到達“陰陵”後,忽然迷路了:一左一右兩條道,不知該走哪條。困惑之際,恰巧路旁出現個種田老頭兒,於是上前詢問。老頭兒用手一指:左邊!項羽絲毫沒懷疑,立刻撥轉馬頭沿左邊這條路走下去。

結果,受騙了。這條路的盡頭是一大片“沼澤地”,項羽和一百騎士身陷其中,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勉勉強強走出來,這麼一耽誤,漢軍的數千精銳騎兵也就趕到了。項羽不愧是“霸王”,的確厲害,這種情況下還能再次殺出重圍,邊打邊退,抵達“東城”(3)一座小山丘上。然而,將士也折損過半,這次只剩二十八騎。

這個“不失時機”出現在路邊的“田父”,不知是漢軍“埋伏”的細作,還是故意來“坑”項羽的“狡猾村民”,抑或“厭戰”的普通百姓,總之是他指示了錯誤方向,才使得霸王被困烏江。

陸續趕來的漢軍已把小山圍困數重。此刻,項羽反倒平靜了,而“霸王”的英雄氣概也再度彰顯!

項羽對二十八名將士說:

“我起兵至今八年,親歷七十餘戰,所擋者破,所擊者服,從未打過敗仗,因此稱霸天下。但如今被困於此,這是上天亡我,非征戰之錯。今日固要決一死戰,我願為諸君再痛痛快快打一場,定要三次取勝,為各位擊潰重圍、斬殺敵將、砍倒軍旗,讓大家知道是天亡我,非戰之罪。!”

“垓下”突圍後的項羽本可逃生,卻因此人而被困烏江,最終自刎

這座小山丘,因霸王與漢軍在此一日九戰,故得名“九頭山”。(4)

項羽將二十八騎勇士分成四組,面向四方,同時向山下衝擊,並約在山東面三處聚齊,以迷惑和擾亂敵軍。然後項羽說:

“吾為公取彼一將。”

言罷飛馬而下,衝入敵陣。

司馬遷真不愧是千古第一史家,《史記》也真不愧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5)項王衝陣、斬將奪旗這段,實在寫得精彩:

“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聲情並茂、蕩氣迴腸!“霸王”項羽的英雄蓋世,以及雲淡風輕、談笑破敵的瀟灑自如,宛在目前;而且這裡還出現一個有名有姓的“見證人”--“赤泉侯”,更加彰顯了此戰的波瀾壯闊、真切動人。

這個“赤泉侯”就是之後因分項王屍身有功而受封的“五人團”之一的楊喜,其曾孫楊敞乃司馬遷女婿(6)。太史公寫《史記》時,曾多次到楊家收集資料,並聽其後輩講述當年那場令人膽寒、同時也為楊家贏得“封侯”之功的驚心動魄的戰事(7)。

“垓下”突圍後的項羽本可逃生,卻因此人而被困烏江,最終自刎

此戰,項羽再度透圍而出,來到烏江岸邊。

這時候,烏江亭長早已備好一條小船等待霸王,見項羽來到,便說:

“江東地方雖小,但也方圓千里,民眾數十萬,足以稱王。願大王迅速過江。這裡只我有船,漢軍到來也無法渡過。”

前面受“種田老頭”騙,兵困“大澤”,現在,終於出現個支持霸王的亭長,命運也算扯平了。

然而,項羽卻沒有接受。

《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項羽說:當初江東八千子弟隨我渡江而西,征戰天下,如今卻無一人生還,縱然故鄉人民可憐我讓我為王,但我又有何面目再見江東父老?就算大家不說,我內心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最終,項羽放棄了渡江。

那麼,問題來了:

項羽究竟要不要渡江?能不能渡江?若渡江,能否捲土重來,再與劉邦爭奪天下?

“垓下”突圍後的項羽本可逃生,卻因此人而被困烏江,最終自刎

唐朝詩人杜牧在名作《題烏江亭》中寫道: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認為,項羽應該忍辱負重渡江而東、捲土重來再爭天下。

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認為項羽英雄氣概,生死雄傑,頂天立地男子漢,苟安渡江是“跌份兒”的事,所以雖可渡而“不肯”。

自古詠烏江和項羽的詩詞甚眾,這兩首最為著名、廣為人知,可作代表。

但是,項羽真的可以渡江並捲土重來嗎?

楚漢相爭多年,劉邦這貨一直被項羽“吊打”,氣都喘不贏,如果沒有張、韓、蕭、樊等一大群“人傑”相助,自己也算皮夠厚、命夠硬、性夠 頑,估計老早就被霸王滅得骨頭渣都不剩了。

然而,最終勝利的卻是劉邦。仗打到“烏江”這份兒上,劉邦差一步就可以要了項羽的命,從而除去皇權路上最強大對手,這種機會,怎麼可能輕易放過?項羽既不同於“義帝”(8),也不同於秦二世,那可是“西楚霸王”,聲望、地位、能力,都非這二人可及,留著,等於“放虎歸山”,絕對是巨大危險,劉邦豈有不知?所以,就算項羽能夠過江、過了江,漢軍也會想盡辦法圍剿,直至殺掉,還會等你回去江東“捲土重來”?。

權利的爭奪,從來都是殘酷的,沒有任何“仁慈”可言,誰心軟,誰倒黴。

欲取天下,就絕不能讓對手有任何翻盤機會。因此,無論烏江邊的項羽是否走得脫,最後的結局,只能是死!

所以,項羽選擇不過江,既非“恥”,也非“不肯”,而是知道根本走不掉!

回不去的叫故鄉!

何況,把不棄不離、生死與共到最後關頭的二十六名勇士和“烏江”亭長丟給敵軍,自己一個人開溜這種事,項羽應該做不出來;即便厚著臉皮匹馬回江東,然後以“敗亡逃跑”名義在自己地盤上被漢軍圍殺,這種死法太窩囊;總歸是個死,倒不如現在打個痛快,如此,也死得光彩、英雄!

“垓下”突圍後的項羽本可逃生,卻因此人而被困烏江,最終自刎

烏江邊,項羽對“亭長”說:

“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長者。我騎這匹烏騅馬五年,所向無敵,嘗日行千里,我不忍殺它,送給您吧。”

然後,項羽讓餘下二十六人全部下馬,持短兵步戰,與漢軍攪在一起。

這是天下無敵的“西楚霸王”在生命終結前氣吞山河的最後一戰!

憑一已之力,項羽又殺死敵兵數百後,自己也身披十餘創。

此時,項羽發現漢軍騎兵中有一張熟悉的面孔,便問:

“你可是我的舊友呂馬童?”

呂馬童一看自己被認出來了,頓時嚇得低頭縮肩,連正視項羽的勇氣都沒有,只敢側身對一個叫“王翳”的隊友說:

“這就是項王!”

項羽又說:

“聽聞漢王賞千金、封萬戶要我的頭,那我成全你,給你做這件好事。”

說完,舉劍一揮,自刎而亡!

“一個戰士,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9),對項羽而言,故鄉是回不去了,所以,戰死沙場!

但作為蓋世英雄,項羽既不可以被俘,更不可能降敵,天下也沒人夠資格殺他,所以,選擇自我了斷是最好的結局。

“西楚霸王”魂斷烏江,時年三十一。

然而項羽死都死了,還給漢軍造成很大麻煩:這夥人為爭搶霸王屍身去領功,一擁而上,結果致數十人互相踐踏殘殺!最後,王翳得項王頭,而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各得到項王一段肢體,五人也因此各被封侯。

“西楚霸王”生而傲視天下,死後殘體亦能令人封侯,英雄事業,也莫過於此吧。

“垓下”突圍後的項羽本可逃生,卻因此人而被困烏江,最終自刎

註釋:

(1).“陰陵”在今安徽定遠縣西北。

(2).項羽是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人,處長江向東北方斜流後的以東地區,傳統意義上均稱“江東”。

(3).“東城”在今安徽定遠縣東南。

(4).《史記》正義唐張守節引《括地誌》雲:“九頭山在滁州全椒縣西北九十六里,《江表傳》雲項羽敗至烏江,漢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戰,因名。”《漢書·陳勝項籍傳》則以此山為“四隤山”。

(5).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十篇贊《史記》“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矣。”

(6).楊喜因分項王屍身而封“赤泉侯”,其曾孫楊敞官至丞相、御史大夫、大司農等職。

(7).李開元著《楚亡》一書及其所寫相關文章對司馬遷與楊家來往事有詳細論述。

(8).“義帝”熊心為楚王之後,項梁起事立為楚懷王,以號令天下,後被項羽令英布派人殺於郴縣。

(9).畫家黃永玉題表叔沈從文墓前碑文。

“垓下”突圍後的項羽本可逃生,卻因此人而被困烏江,最終自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