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骨气的亡国之君,三国孙皓“嘴炮预言帝”

东吴灭亡,三国终结,孙皓被带到了洛阳,实现了“青盖入洛阳”的预言。晋武帝司马炎,至此一统天下。

他的父亲司马昭灭蜀后,曾在席间调戏后主刘禅。当了几十年皇帝的刘阿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演出了“乐不思蜀”的喜剧,一通装傻充愣,虽说打消了司马昭对他的提防之心,但也留下了“没心没肺”的千古恶名。

最有骨气的亡国之君,三国孙皓“嘴炮预言帝”

刘禅“乐不思蜀”

如今轮到司马炎了,他先是给了孙皓一个有意思的封号:归命侯。相比刘禅的安乐公封爵,不仅低了一档,“归命”也略带贬抑之意。每次喊孙皓“归命侯”的时候,晋朝君臣都会涌起一股居高临下、蛮夷来归的感觉。

不过他并没有想到,这可能是他在孙皓身上占的唯一便宜了。

第一次见面,就不太顺眼。司马炎指着殿中的一个椅子,志得意满地说:“朕在这儿准备了座位,已经等你很久了。”见司马炎这一副计划通的嘴脸,孙皓虽然跪在地上,但输阵不输人,直接回嘴:“臣在南方的时候,也给陛下准备了这么一个座位。”嗯,我也想着把你俘虏过来的!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这俘虏皇帝当庭跟陛下叫上板了,这算什么事情?见皇上被噎住又不好发作,司马家篡位首席辅助贾充亲自出马了。

最有骨气的亡国之君,三国孙皓“嘴炮预言帝”

贾充指使成济弑君,杀死曹髦

贾充对孙皓发问:“听说您在南方挖人的眼珠子,剥下人的面皮,这是什么刑罚?”这一下可算是攻击了孙皓的软肋,这些个酷刑,他在东吴确实干过,相当不体面。

在晋朝文武百官的围观下,孙皓从容作答:“是有这么个刑罚,是专门用在弑君或者奸险不忠的乱臣贼子身上的。”多年以前,魏国皇帝曹髦受不了司马家的淫威,企图讨伐司马昭时,正是贾充指示成济捅死了曹髦。孙皓的回答轻巧接过对方攻击,直接捅在了贾充的死穴上。

暴击之下,替司马家弑君的贾充无法接口,面有惭色,反而是孙皓理直气壮,坦坦荡荡地看着满朝文武,某种意义上讲,这屋子里的臣子几乎都背叛了魏国。朝堂上的唇枪舌剑到此结束,孙皓轰杀全场。

最有骨气的亡国之君,三国孙皓“嘴炮预言帝”

但司马炎并不甘心,到了宴会阶段打算找回场子。他在席间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的人喜欢做“尔汝歌”,你能给朕来一首不?

这也是历史悠久的宴席交锋了,当年蔺相如陪着赵王去渑池的时候,秦王让赵王鼓瑟,显得赵王做了音乐服务一样,蔺相如就得逼着秦王给赵王敲一下缶,否则就国格有损、低人一头了。司马炎要孙皓唱歌,无非也是类似的意思。

最有骨气的亡国之君,三国孙皓“嘴炮预言帝”

吴国末代君主,归命侯孙皓

孙皓正喝着酒,听到这个要求,立即识破了司马炎的用心。但是他当场就同意了,立刻举起酒杯对着他唱:“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歌倒是唱了,也还是祝酒,问题是,一口一个“尔”“汝”地称呼着如今的九五之尊,这哪是一个俘虏的立场啊,简直是皇帝对皇帝的平等对话!

司马炎肠子都悔青了。从此之后,再没有晋朝君臣招惹孙皓的记载。

从这一系列有理有利有节的回应上看,孙皓反应很快,也识得大体,维护了气节尊严,没有给老孙家的祖宗丢脸。而且某种意义上,他给司马家准备的那张椅子,四十年后真的用上了:中原大乱,王朝崩溃,他的侄子司马睿逃到了东吴曾经的首都,坐上了孙皓准备好的椅子(误),从此偏安江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