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刘莎:我与医学观察人员同隔离

“院里人手紧张,我一个人就行,不用轮班了。”1月29日,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了第一位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正当医院研究如何安排隔离观察区的医护人员时,该院内三科主治医师、红河州“最美志愿者”刘莎这样说。

疫情初起,刘莎第一时间便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医院成立的疫情防控医疗小组。1月27日,刘莎被分派到建水县城的一家定点隔离酒店,对滞留本地的省外人员进行排查和身体状况监测,仅在酒店工作了两天,她就接到回院内隔离病区工作的任务。在得知医院人手紧张后,她主动申请进入隔离病房,对隔离观察者进行病情观察、对症治疗、心情疏导等。与隔离观察人员密切接触后,医护人员自己也需要隔离观察,而当时医院人手紧张,为了避免因更多医护人员隔离观察而进一步加大医院用人压力,刘莎主动向医院申请全程陪护,与医学观察人员同隔离。

除了每天收集、记录被隔离人员的各项健康信息,上报专家组形成治疗方案为其对症给药治疗外,照顾其饮食起居和心理疏导就成了刘莎最重要的工作。“刚来的时候,隔离对象比较恐慌,情绪紧张,常常掩面哭泣。”刘莎回忆,为了帮助隔离对象排解烦忧,刘莎常与其聊天解闷,并托同事带来杂志和书籍,同时积极联系其家人,安排其亲属前来探望,隔离对象感动地说:“虽然只是隔着玻璃窗远远地看了几眼,也是莫大的安慰。”朝夕相处,刘莎与隔离对象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并以姐妹相称。经过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2月8日,刘莎与被隔离者一起解除隔离。离开时,刘莎仍不忘嘱咐其出院后的防疫注意事项。

“在加入医疗小组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与家人沟通好了。”当记者问刘莎,与隔离观察对象共同隔离的10多天时间里,家中4岁的女儿谁来照料时,刘莎笑着说,“小家伙很懂事,知道我工作忙,很少哭闹。”在连续工作近1个月后,医院给刘莎安排了5天假期,可她只休息了两天,就匆匆奔赴岗位,投入到新一轮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加入疫情防控医疗小组虽然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带给刘莎更多的是自豪与激动,“每每想到全国有不计其数的医务工作者奋战在防疫一线,而我也是其中一员的时候,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刘莎说。

原标题:刘莎:我与医学观察人员同隔离

审核:周建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