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入侵,晚清名妓赛金花一人救了整个北京城是真的吗?

嗨君说史


这不是真的,一个女子哪来的那么大能量。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来联军统帅瓦德西到达,也只是表面上强调了一下军纪,但实质改变不大。因为瓦德西这个元帅,只是名义上的元帅而已,他只能指挥德军,根本指挥不动其他国家的军队。

瓦德西在自己的日记中,也亲口承认了联军的暴行,瓦德西日记中记载 :

“很遗憾那么多珍贵物品被以最粗鲁的方式对待……很幸运德军没有参与官方的抢劫行为……自从三十年战争和路易十四时代的劫掠以来,还没有象这样的。”

赛金花和瓦德西,这两个人的确有过接触。赛金花早年有留洋经历,会讲德语,所以她可以和瓦德西沟通,赛金花帮助联军筹集军粮,也劝说他们善待百姓,可以说,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这个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放大为她以一己之力救了北京城,那实在是夸张了不知道多少。

至于赛金花和瓦德西之间的浪漫故事,我觉得应该只是小说家写的吧,毕竟,此时瓦德西已经年近七旬了……


历史都付笑谈中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且听大狮来答题。

题主问:八国联军入侵,晚清名妓赛金花一人救了整个北京城是真的吗?

答案:不是真的!

但不可否认,赛金花的确起到一定作用,挽救了不少无辜百姓的生命。但若说是凭借一人之力救了整个北京城,则是不正确的。

《庚子见闻琐记》中,曾记载过这段历史,联军破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尤为日本人与俄国人最凶狠。除了联军公然抢劫之外,一些当地的流氓无赖也加入抢劫大军当中,比起联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日之后,因联军统帅瓦德西进城的缘故,因此联军有所收敛。此时整个四九城遍布尸体,猪狗鸟雀将死尸作为食物,其状惨不忍睹。联军为此强迫那些未及清廷官员与平民一块往城外驮尸埋尸。

瓦德西进城之后,先住在仪銮殿,后来不知何故该殿失火,于是瓦德西搬到颐年殿。接着派人找到在德国时认识的妓女赛金花同住宫内。瓦德西对其十分宠爱,言听计从。

赛金花要求其约束联军士兵不得抢劫杀人,瓦德西应允,但联军依旧我行我素,只是表面上有所收敛罢了。

赛金花常与瓦德西一道骑马出外查街,有时赛金花也单独穿德国军装,头戴钢盔骑马巡街。鉴于此,联军抢劫杀人之风稍敛。一次,有印度兵在胡同中公然开枪杀人,赛金花当即予以呵斥,印度兵知道她是联军统帅相好,因此仓惶而去。

这便是真实情况,这段记录是得到证实的。而且我手中珍藏有当年对赛金花的采访录,以及赛金花生命最后一年的记录,证明赛金花当年做的事情,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以及影视剧中演绎的那样精彩。她也在极力自保,因为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赛金花的确有功不假,但她并无回天乏术之力,该发生的惨剧在她请求瓦德西之前,已经发生了。在她要求瓦德西约束联军时,李鸿章的部下已经开始与联军谈判。

因此,将联军止戈的行为全部归拢到一个妓女身上,只是个美丽的童话罢了,而不是真实的历史。


大狮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当时城中的老百姓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皇宫中的人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在宫中护卫的保护下很多人开始仓皇逃窜,慈禧打扮成农妇匆忙逃命,随行的还有北京城大批达官贵族以及皇亲国戚,在守卫的保护下,慈禧一行人成功逃出了北京城。但城中好几万百姓却一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京城将会遭受灭顶之灾,因为八国联军这次来京城是为了烧杀掳掠的。

就在城中百姓即将面临被屠戮的命运的时候,有一位女子站了出来,她并不是什么英雄,在此之前曾遭人唾弃,但此时此刻她却站了出来。她靠着自身的力量保住了京城数万百姓的生命。这个女子就是晚清第一名妓赛金花,她的一句话保护了京城数万百姓的姓名。

赛金花本名赵彩云,因为她入了青楼,所以才改名叫赛金花,赛金花从小家境贫寒,后来她被卖到了青楼,在青楼学艺,在花船上以卖唱为生,因为她聪明伶俐,所以很多客人非常喜欢他演唱,不久就红遍了整个苏州。

后来有个状元洪钧看上了赛金花,深深地被赛金花迷住了,不久洪钧迎娶了赛金花,并为赛金花改名洪梦鸾。当时洪钧是清朝的大使,曾在俄罗斯、德意志、奥匈等国家做过大使,他每次出国都需要夫人陪同,但是他的原配非常害怕外国人,所以不愿出国,无奈之下,洪钧就把赛金花带在身边。通过这些机会赛金花在国外上流社会结交了很多政治任务,而且还学会了德语,与德皇的关系非常好。

当时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的时候,赛金花住在八大胡同,德军瓦德西听说之后要赛金花接走避难,赛金花看到当时北京城的不忍直视的局面,就对瓦德西说:你们德国人最讲究的就是礼仪,你们现在烧杀抢掠,这应该不是你们的作风吧?瓦德西听了之后,感觉确实有失德军礼仪,于是就让军队停止厮杀,只是搞搞破坏。赛金花的一句话,虽然没有让德军停止侵略,但却挽救了北京城数十万人的姓名!

1936年赛金花在北京去世,有人看不起她的身世,说他是青楼女子;但很多人赞扬她的英勇事迹,一个女子能有如此的成就,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


公元前


先说说义和团的事儿

最近几年在网络里对义和团大抵都是持负面态度,负面久了一种论调自然也就出现,八国联军进北京完全是因为义和团瞎折腾,违背国际法,杀掉人家公使造成的。所谓义和团就是一群又蠢又坏的混蛋,活该被剿灭,还连累了其他无辜的国人。

吐槽机个人对义和团倒是也不持太正面的态度,但一些话还是觉得不吐不快。首先咱们最好先弄清楚义和团最初在干什么,他们真的是在单方面屠杀教民吗?神拳也好,义和拳也罢,最初都是很松散的组织,他们为什么能抱团闹事?

咱们拿1900年4月20日在保定爆发的清苑教案举例子,大张庄村民张洛弟请隔壁姜庄一个教民帮忙补锅,锅补好之后张洛弟觉得瑕疵太大,拒绝付钱,两人大吵一架。这事儿本来确实是张洛弟不太占理,但随后事情的发展就开始走样。

次日那个教民带了一大帮教众来到大张庄,要求张洛弟摆酒五桌、出钱百吊、在大张庄修建教堂,且必须全家入教。这事儿被大张庄的拳民得知后,召集数人帮张洛弟讲数,最终双方爆发大规模械斗,拳民烧毁教堂和教民房屋10间,未伤人命,而教民在屋顶直接开枪,杀死拳民至少20人。故事到这吐槽机想问问,教民那些精良的枪械是哪来的?他们真的就只是一直传教吗?强逼别人入教算好人该办的事儿吗?

义和团大规模爆发的导火索涞水教案也可以拿出说说,涞水县高洛村长阎老福在元宵节出资请戏班到村里唱戏,本来这是个好事儿。可是一个教民觉得戏班的神牌落自己家台阶上是大不敬(天主教有这罪名吗),出来就大吵大闹,还把戏棚子给掀了。

村长阎老福一怒之下带人砸了教堂报复(有证据显示其实没做),结果被教民告上公堂,怕事儿的县令判阎老福败诉,赔人家银子不说,还得叩头认错。于是阎老福请来了拳民,在5月12日展开血腥报复,屠尽当地教民36口。最后整个山东和直隶义和团运动开始彻底爆发。

纵观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拳民固然愚昧,但教民也没那么无辜,本质上这是两种文化的剧烈碰撞。西方那套干涉别人活法的东西在中国行不通,中国人习惯了三清是一家的宽容,拜菩萨的都能和拜道祖的一起旅行,凭什么你拜了帝哥就能逼我修教堂?吐槽机觉得咱们才是领悟自由真谛的民族。

再安利一本书

扯淡完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咱们再说说八国联军的事儿,吐槽机也说了拳民愚昧,但我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我的见识估计也比人家强不到哪去,这是个历史局限性的问题。拳民的愚昧在于他们不懂公使、外交这些复杂的东西,总之洋鬼子就是干涉老子活法,那你们就都别想好好过,脚下踩的土是咱们的,就得咱们说了算!

于是这帮愚昧的人在清廷的利用下涌进北京,大肆杀戮,老佛爷大约也是玩儿嗨了,悍然宣战列强,于是八国联军顺理成章的打了过来。然而逗逼的是八国联军进度太快,都打进北京快两个月了,总司令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才带着德国兵赶到。

瓦德西在老佛爷的大床上睡了不少日子,回国后还把自己的日记、笔记和给德皇的文书整理成一本书,名字叫《瓦德西拳乱笔记》。这本书里详细记述了他在那段时间的行动与想法,是了解庚子年事件的第一手资料,值得读读看。

最后再说说赛金花

吐槽机安利那本书的原因很简单,瓦德西就是赛金花故事的男主角,传说就是赛金花就是跟这货提的约束八国联军纪律,少祸害中国人。然而吐槽机可以负责任的说,瓦德西在书里压根没提及跟赛金花有什么亲密关系。

赛金花本人也在上世纪30年代受访特意申明,她和瓦德西只是认识,并没有任何亲密关系。其实这事儿并不难猜测,你们看看那年瓦德西都多大岁数了!他已经68岁了,要不是当联军司令这货都已经退休了,而是退休后身体一直不太好,回国不出三年就死了。就算德国佬体格牲口,他也得有那能力不是?

故此赛金花是否有劝告瓦德西收手这件事儿是存疑的,吐槽机不能确定发生过,能确定的是即使赛金花有劝告,瓦德西也压根没听。在那本书里清晰的记载着,从10月份来北京,瓦德西至少组织了75次下乡清查拳民(实际就是霍霍老百姓,瓦德西自己也承认),这个密度几乎要每天一次了。


总结起来吧,赛金花舍身伺洋鬼子救北京百姓的故事大伙当段子听听就算了,连推敲都经不起,更别说考据了。写出这个段子的人大抵只是想激起当时一些男儿的羞耻心吧?然而似乎他失败了,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在自媒体写的野史中,赛金花这个妓女,被神话成了慈禧见了都要拜一拜的“救世主”----九天护国娘娘。

一个妓女,凭啥拯救整个北京城?八国联军那么多人,她一个人有这么大能量?瓦德西跟她也就是钱s交易(也可能不给钱),哪来什么交情啊!不过,没有野史不敢编的,例如:

《晚清第一名妓,孤身一人救下整个北京城,连慈禧都敬她三分》!

慈禧:这个金花是哪疙瘩的?俺咋就没听说过呢!俺这么敬她,咋不请她吃饭,给她立个牌坊?!

《晚清名妓赛金花,仅用一句话,救下整个北京城》

北京城:北京被黑的最惨的一次。满北京的朝廷大臣权贵,比不上一个妓女。

赛金花闺名赵灵飞,14岁之后就以傅彩云的名号,下海接客了。后来又给前科状元洪钧当小妾,曾以公使夫人的身份,出使德、俄、荷、奥欧洲四国。注意,这是因为正室夫人不想去,借了诰命服给她穿,让她代替出国的。洪钧死后,她就被排挤出洪家,又出来当妓女了。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百姓遭殃的同时,妓女也难逃噩梦。不过,赛金花懂点德语,她伺候的都是真正的“洋大人”。其中,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就和她有过“接触”。等洋人退兵之后,街头坊间就流传出赛金花劝说瓦德西不要乱杀人的故事。

这件事,水分太大了。你去嫖妓时,会听信妓女的“劝说”吗?洋人提裤子就走,不欠账(白嫖)就已经算不错了。

历史学家、戏曲理论家齐如山也觉得这事太玄幻了。齐如山和赛金花认识,赛金花曾求他办过两件事。第一件事,赛金花手下的刘海三被德国人逮捕,赛金花托齐如山去说情。 第二件事,赛金花在卖给德军土豆做军粮时,土豆被冻了,德国军官不要。再次找托齐如山去说情。

赛金花这要是在瓦德西面前有替整个北京城说情的面子,还用找齐如山去替她找德国人说情吗?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件事的出处,可能是赛金花在床上跟客人胡诌几句,也没人当真的。谁要是信了赛金花的话,那才是脑子不够使。而且,看赛金花后半生的悲惨结局,当时也确实没人信她真的救了北京城。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可以这样说。我们从赛金花生平说起。

赛金花原籍安徽黟县,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于一个士绅家庭。母亲病逝后,随父亲移居到苏州。赛金花天生丽质,从小就常引得过往的行人都对她行注目礼。

1886年,在一个远房亲戚的引荐下,十四岁的赛金花来到了香风细细的花船上,成了一名卖笑不卖身的“清倌人”,改名为傅彩云。没过多久,笑靥如花、柔情似水的赛金花就红遍了苏州。这时的赛金花越发光彩照人,艳光四射。

1887年,赛金花遇到了一位贵人,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令人瞠目的变化。这位贵人就是同治年间的状元郎洪钧。洪钧出生于苏州城内的张家巷,后来担任了江西学政,因母亲去世而回到了老家苏州。

在偶遇了赛金花后,洪钧就再也放不下这个我见犹怜的美人,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取得了一妻一妾的同意,正式把赛金花娶回了家中,成了他的第二房姨太太。洪钧让她改名为洪梦鸾。从此,赛金花由花船妓女一跃而成为“状元夫人”,完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跨越。

艳若桃李的“花国状元”嫁给了两鬓染霜的真状元,两个状元配一双,一树梨花压海棠,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赛金花嫁给洪钧以后,虽然丈夫老迈,但因为洪钧的前两位夫人都是善类,性情和顺,与世无争,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成为公使夫人走出国门

1888年,洪钧服丧期满,便带着赛金花进京任职。进京后不久,洪钧就被任命为出使德、奥、俄、荷四国的特命全权大使,漂洋过海去当一名外交官。

按照惯例,大使必须有夫人随行,正房王夫人因为惧怕会生吃人肉的老毛子(当时的传说),不肯犯险出洋,于是彩云自告奋勇,要去看看西方的花花世界。

王夫人便主动让贤,并把自己一套诰命夫人的服饰借给了赛金花。就这样,缠过足的赛金花,居然以公使夫人的名义,步步莲花地走出国门,大开了眼界。

洪钧和赛金花带着一大群随员和男女仆人,从上海搭乘法国的“萨克逊号”邮轮,先期到达了德国柏林。赛金花也就在欧洲的社交界做名正言顺的公使夫人,会晤过德皇威廉二世和首相俾斯麦,游历过柏林、圣彼得堡、巴黎和伦敦。在她之前,中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也带着侍妾梁夫人出使,但其风头却完全被赛金花盖过了。

1890年,洪钧三年任满,应召回国。1893年,洪钧病死,赛金花成了个二十出头的小寡妇。扶柩南归苏州时,在青阳港遇到了旧日相好孙作舟(京剧武生),在孙作舟的鼓动下,不甘寂寞的赛金花连夫家都没有回,就径自返回了自己的家中。不久,在孙作舟的帮助下,赛金花移居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

重操旧业开办妓院

在上海,赛金花重操旧业,挂牌开张了。她在延丰里租下门面,挂起“赵梦鸾”的名牌,遍迎八方来客。旧时上海的妓院分为若干等级,最高一级叫“书寓”,其次叫“长三”,再次叫“么二”,再往下就是“烟花馆”和“野鸡”。赛金花就属“书寓”一级,她在书寓门口挂的名牌是黑底金字,顶端扎着朱红缎子,并且系上彩球。

赛金花毫不隐瞒自己的身份,反而将其引为“卖点”——她在自己的香闺悬挂了一帧洪钧的照片,亮明自己状元夫人、公使夫人的身份。果然效果颇佳,她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不少人都想一亲状元夫人、公使夫人的芳泽,于是赛金花名声大噪,生意非常火爆。据说赛金花还曾经接待过李鸿章,只是陪酒唱曲,尽了雅兴。

1898年夏天,赛金花转战天津,她的状元夫人的名牌也就亮到了天津,在天津、塘沽地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次赛金花不但亲自出马,还招募了一批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正式在江岔口胡同组成了南方风味的“金花班”,自己当起了鸨母。“赛金花”的名号就是由此而来的。

不久以后,赛金花结识了一位要人,他就是户部尚书杨立山。杨立山把赛金花带到京城,住在李铁拐斜街(今天的铁树斜街)的鸿升客栈内。天津的金花班底也被她带到了北京城。从此南班妓女进入北京,北京妓院分作南北两大流派。

常穿男装会见八国联军司令

初到北京的那段时间,是赛金花的鼎盛时期。她艳帜所指,当者披靡,名头响遍了京师九城。如同戏子需要有人来捧一样,妓女一样需要追捧,才能扎根立足,水涨船高,捧赛金花的可都是些王公大臣、豪门贵胄。

除了户部尚书杨立山外,浙江江西巡抚德晓峰也和她打得火热,杨、德二位大人对她出手很是阔绰,一次就能送上白银一千两。赛金花还是庆王府、庄王府的常客。因赛金花常穿男装,结发辫,头戴草帽,足蹬缎靴,别有一股男子英气,时人称之为“赛二爷”。

如果八国联军没有打进北京城的话,赛金花一定能够坐稳八大胡同里第一把交椅,过着纸醉金迷、花团锦簇的生活。然而接下来的庚子事变,不仅把北京城变成了人间地狱,也将赛金花推上了诡异的时代潮头。

1900年7月21日,八国联军杀进北京城,老百姓死伤枕藉。在度过了战争初期的混乱和动荡之后,联军的士兵从烧杀抢掠的亢奋中渐渐恢复过来,开始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着手恢复秩序。北京最早恢复的商业活动,竟然是娼业。八大胡同的业务超常繁盛,联军的大兵们在京城里四下乱窜,寻花问柳。

慈禧太后跑了,但是赛金花还留在了八大胡同里。赛金花当时住在八大胡同之一的石头胡同,而石头胡同当时正好归德军管辖。那一夜德国兵闯进石头胡同,敲响了赛金花的房门。

让德国兵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位名噪一时的烟花女子,居然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士兵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她居然还很镇定地向一个小军官问起了德国的某某先生和夫人,而那某某先生和夫人都是德国的上层人物,并且家喻户晓。

她还顺手拿出了和这些德国要人的合影照片来给这几个德国大兵看。德国兵一时弄不清她的来历,只好打道回府。

第二天清晨,德军派来两个士兵,开着一辆轿车,堂而皇之地把她接回司令部。这才有了赛金花和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的历史性会见。就这样,赛金花成了德国司令部的座上客,她常常身着男装,脚蹬皮靴,同瓦德西一起,骑着战马在大街上并辔而行,“赛二爷”的大名迅速蹿红,传遍了九城。

赛金花开始并没有多少崇高的想法,没想过要做什么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巾帼英雄,她为德军采购粮饷,在琉璃厂罗家大院内设立了采购粮秣办事处,她这个担保人当然有利可图。

她还为德国军官找来妓女供其淫乐,她自己则坐收渔利。她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妓女来一趟军营就能得到一百元钱,这样的差使姑娘们还求之不得呢!

赛二爷成九天护国娘娘名满九城

当时,八国联军进京后,大力搜剿义和团,北京城里腥风血雨。精通欧语的赛金花在这时脱颖而出,她对瓦德西说:“军队贵有纪律,德国为欧洲文明之邦,历来以名誉为第二生命,尤其不应该示人以野蛮疯狂。”这一席话胜过任何堂而皇之的外交辞令,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清末小说《九尾龟》也曾有这样的记载,说赛金花到紫禁城与瓦德西相见,看到国人眼中神圣的皇家宫苑被联军占领,面目全非,爱国心油然而起:“我虽然是个妓女,却究竟是中国人,遇着可以帮助中国的地方,自然要出力相助。”

苏曼殊在《焚剑记》中也曾记述过此事:“彩云为状元夫人,至英国,与女王同摄小影。及状元死,彩云亦零落人间。庚子之役,与联军元帅瓦德西办外交,琉璃厂之国粹赖以保存。”

赛金花的挺身而出,“使不可终日之居民顿解倒悬,至今犹有称道之者”(引自《赛金花事略》),于是京城内外,从贩夫走卒到公子王孙,一传十,十传百,赛金花被赋予了救国救民的光环,“议和大臣赛二爷”于是名满九城。最后甚至成了“九天护国娘娘”,使千百万中国百姓幸免于八国联军的劫掠。

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义和团所杀,其夫人伤心至极,扬言要用慈禧太后的老命来抵,因而议和的先决条件变成了:“光绪赔罪,慈禧抵命。”李鸿章听了一筹莫展,据说也是赛金花出面说服了瓦德西,又通过瓦德西找到了克林德夫人。

赛金花对她说,要把太后列为战争元凶,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可能的。她建议为克林德竖立一座牌坊,类似欧洲人的石碑或铜像,用这种方式委婉地向德国政府道歉。

赛金花有一定的外事经验,懂德语,以至后来跟洋人打交道并不怯场,也很讲究技巧。按照曾朴对赛金花的描述,与克林德夫人谈判的赛金花“灵心四照,妙舌如莲,周旋得春风满座”。

被赶出北京城荣华富贵转瞬即逝

1902年,克林德碑竖立于东单牌楼的时候,赛金花应邀参加了揭牌仪式。那一年,赛金花二十八岁。据说那天辜鸿铭见到了赛金花,他对赛金花说:“你做过的这些义举,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但上苍并没有长眼,赛金花日后的日子每况愈下。

《辛丑条约》和议既成,联军退兵,两宫回銮,乱哄哄论功行赏之时,自然没有赛金花的份。“议和大臣赛二爷”靠一时的名声增加了不少“生意”,但也不过是继续干那妓女的营生。接下来又发生了虐妓致死一案,赛金花惹上了官司,“金花班”被解散,她本人被赶出了北京城,被勒令返回老家苏州。

她本人并非没有责任,但似乎又别有隐情。当时就有人认为,她是因为过于招摇,才被解返原籍的。荣华富贵,眨眼之间,已成荒烟蔓草,一个风尘女子身份的大起大落,会让人们想起自己身处大乱世的现实。

赛金花没有回到苏州,她又去了上海,想在上海重新创出一片天地,但时过境迁,风光不再。于是赛金花萌生了嫁人好好过日子的想法,就嫁给了沪宁铁路的总稽查曹瑞忠。不过,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辛亥革命后,新丈夫就离开了人世,赛金花重新过起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清朝既已垮台,不许踏入京城的禁令也就跟着失效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赛姑今又来”,赛金花重又回到北京,此时的她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风姿绰约,装束鲜奇。她与国民政府的参议员魏斯里打得火热,两人同居在前门外的樱桃斜街。

以赛金花与瓦德西这段绯闻恋情为主线的长篇歌行:《前后彩云曲》,作者是樊增祥,时人比之为吴伟业之《圆圆曲》;更有五四时期的著名诗人、大学教授刘半农和学生商鸿逵合作,亲自采访赛金花本人,访谈十多次,才宣告完成的《赛金花本事》。

这本署名“刘半农初纂、商鸿逵纂就”的《赛金花本事》,由北平星云堂书店出版,畅销一时,引得影后胡蝶也萌动了演赛金花之心,但最后未能如愿。

赛金花一生性好自由,追求情爱,“九城芳誉腾人口,万民争传赛金花”的描述应是不虚。适逢国家大变,一个烟花女子,偶然有了在欧洲生活几年的经历,又意外地在战火纷飞之中,与敌国元帅瓜葛在了一起,成了一场家国大戏的主角。

她用肉弹抵御枪弹,用情色化解战火,老佛爷、皇帝、大臣统统成了陪衬,这样的传奇故事,比那段屈辱的历史更为耐人寻味。

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六十八岁,有人据此质疑说,他与赛金花的私情恐怕仅是传言。

到底有没有这样一场跨国之恋,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从正史上可以说是无据可查,不过我国学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德国发现瓦德西卫兵的日记,在这本日记里,有一些瓦德西与赛金花交往的细节。

一百年前的北京宝贝,和她的风月政治学,在民众的想象里终于掩面沉寂,与真实的历史迷蒙交叠。


野闻秘史


赛金花这个人,可谓是近代史上的一位人物。

根据历史的记载,以她的一生为篮本,编写了小说,戏剧,影视等。

“赛金花”原名傅彩雲,江苏盐城人,生于1864年,父以挑水为业,其被卖为稚妓,24岁被洪均纳为妾。赛金花随洪均去过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并以外交官家属的身份,见过德,俄的两国皇室,参加宫宴及接近达德国的高级官员。她在德国的三年期间,能说粗浅的德语,法语。

1890年洪均奉召回国。两年之后,55岁的洪均病故。当年的赛金花约30岁。洪家己不再接纳她,逐她出京,她与洪均所生的两个女儿由洪家抚养,她只好又去上海重操旧业。回到上海又引起了苏州在上海士绅们的愤怒,认为她毁坏了洪均状关的名誉,群起而攻之,她又离开了上海去了天津,又用赛金花之名第三次为妓。

1900年八国联军以扙洋枪洋炮攻陷了天津,接着又占领了北京。当时赛金花在北京的石头胡同重操她的旧业。在她的熟客丁士源及德军翻泽葛麟德的介绍引荐下,她联系上了德国军官,并见到了德军统帅瓦德西,能的出入他们的兵营。由于她自身的悲惨职业,被迫扣若干军官来往,也可以说既是主动也是被动。她利用这些关系和能说德语的便利条件与士兵沟通,她曾为联军筹措过军粮,同时又劝阻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保全救护了很多同胞,这一点是不能否定的历史事实,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她在这一时期的行动,人们大多给以原谅和感念。一个妓女在同胞们受难之时,沒有见死不救袖手旁观,而是有着民族的同情感就很不容易了。

她死后,社会各界捐款为她办了丧事,自然是出于对她在民族危难之时义举的一种回报。

谢谢!



风无踪迹000


今天我们要说起的这个女主,是清末时候一位名妓,叫赛金花。她长得非常的美丽,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时候,她仅仅说了一句话,就保下了整个北京城。你们想知道她说了什么吗?


在那个年代,那种社会制度下,除了有钱有势的人家,女孩子可以读书学习。很多穷人家的女孩子,迫于生活的无奈,都会被卖到青楼或者是卖给一些有钱人家做小老婆。很多女子,根本没有办法反抗自己的命运。但是,她们之中也有不少人,虽然自己身世凄惨,却非常的正直爱国,面对外来的强盗,她们毫不畏惧,敢于勇敢的站出来,与邪恶恶势力作斗争。


金花从小生活在一个很贫苦的家庭里,慢慢长大以后出落得非常的清秀漂亮。可是因为家境贫苦,不得不被父母卖去花船,成为了一名妓女。起初的时候,她也是心气非常的高傲,只是卖艺不卖身,可时间久了,随着各种事态的变化,她也无法左右自己的生活。


那年,有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洪钧,他是当时的一位外交官,身份和地位都非常的高。也是一次偶然,在他回家的途中,恰巧看到了赛金花,瞬间就被这位美丽的女子打动了,因爱而一发不可收拾。毅然带她离开了那个污浊的世界,将金花收为了自己的姨太太。


两个人在一起非常的恩爱,生活过得十分幸福,彼此非常体贴和关心,赛金花对洪钧也是相当的照顾和理解,经常陪着他外出工作,先后出使过德国,俄国。荷兰,欧洲等多个国家,在德国还受到了德国皇帝的接见,因为赛金花不但人长得漂亮,还非常擅长和别人交流,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洪钧的贤内助,女公关,因此让洪钧也十分的有面子。可是幸福并没有天长地久,没过几年,洪钧便因病离开了人间,失去了洪钧保护的金花,很快就被洪钧的正房妻子,赶出了家门,为了生活,赛金花只有回到青楼,继续操持自己的老本行。


在跟洪钧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在金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还学会了德语。回到青楼以后,大清正面临着八国联军的入侵,软弱的清政府,不敢反抗,只能使这些强盗更加的猖獗,最后连慈禧太后都逃跑了。可是赛金花依旧守候在花楼中,当德国军队进入北京城,找到了花楼,面对众多的德国军人,赛金花并没有退缩和恐惧,而是非常的蔑视这些入侵者,用流利的德语对士兵说:我想见你们的总司令。这一切被那个长官看在了眼里,内心十分的佩服这个女人。赛金花说道:”德国是一个崇尚文明的国家,这么野蛮的行为,我不相信竟然是德国做的“。司令听到这番话之后,十分的愧疚,于是就带着军队撤离了北京。


正是因为赛金花的一句话,一个偌大的北京城被保护了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赛金花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的奇女子。虽然身陷青楼,可她的内心强大,果敢,临危不惧,都绝对不是一般女子能为的。


这样的故事,也是告诫我们,平日里绝对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人和事物,应该透过表面,细究根本,观察本质,这样才能客观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这样有胆有谋的奇女子,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呢?不知道各位的看法是否和小编一致呢?欢迎大家留言区积极发言探讨。


老李头有话说


是有这样的说法,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说你要站在那个立场上去说话。这样就弄得不知道东西南北了,还是不说为好。


923老石油


大家好,我又来了,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得先说明一下,通过自己的了解总结了一下下面的这些,有爱好历史文学的可以关注一下我,我会每天更新更多关于历史文学方面的,别忘了点赞评论哦

在晚清的时候,有两个女人一直被历史所提起,其中一个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慈禧,还有一个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女主角,她就是晚清第一名妓赛金花。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了花船上做妓女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现在是一个爱国的代名词,而且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作为一个妓女能做到这种程度,也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了。她是晚清第一名妓: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一句话救下整个北京城!

赛金花出生于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贫困家庭之中,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狠心的父母卖给了苏州“花船”上当风月妓女。一八八七,一位叫做洪钧的前科状元回家奔丧,不过他也不是个好东西,在奔丧期间,竟然来到了苏州风月场所寻欢作乐。从一名艺妓一跃成为状元夫人,后又被民众称为护国娘娘,死在贫民窟为其处理身后事的却又都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同年,清朝廷派遣洪钧作为使臣出使德国、俄国、荷兰和奥地利欧洲四国。本来,陪同洪钧出使的应该是洪钧的正室夫人,但正室夫人不愿出海受苦,所以就把这个人物压在了赛金花身上。赛金花倒是全不在意,非常大方的陪同洪钧出使各国。并且在出使的过程中,凭借其东方美人的出众容貌与欧洲上层人物搭上了关系,不久洪病死。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为妓,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居北京石头胡同为妓。

生活在一个历史巨变的年代,赛金花注定不可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当列强用炮火打开中国的大门,侵略中国时,这位被人看不起的妓女,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大义。她的一句话,救了京城数万百姓的姓名。当时八国联军入侵,来到了赛金花所在的院子,德军竟然发现有一位长相姣好的女子会用德语交流,并声称认识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于是便带回去面见总司令。

赛金花与他是老相识,二人关系十分亲密。于是赛金花向瓦德西求情,不要让外国兵胡作非为,果然瓦德西下令禁止士兵违纪妄为,救下了北京城。后来,在赛金花的游说下,八国联军同意议和,辛丑和议成功,老百姓们非常感谢赛金花,称其为“议和人臣赛二爷”,民间还称她为“九天护国娘娘”。一九三六赛金花去世,享年64岁,葬于陶然亭公园,齐白石亲自为其题写墓碑,甚至声称死后要与她合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