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和法国爆发争夺中国口罩的事件?

黄应秋


第一,这笔交易是法国提出的L/C交易,不是所谓的国内正规合同。L/C基本是国际贸易里高风险的交易,也就是卖家要先发货,而且即使发货,买家也有可能不付钱。所以这个交易不存在什么”出口商没有契约精神”,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严格契约,双方都有可能赖账,风险是对等的。在这个案例里,出口商的风险更高,如果有国际经济法庭,也是法国的责任更大。L/C交易向来是有利进口商的。

第二,法方提出这种交易,很可能就是同时向多个中国出口商提出购买意向,但不想付钱,所以买一堆,等到货后,可以一句“不符合欧盟标准”就赖账或者退货,考虑到运费还有法国国内口罩强制管运措施,运回来也很麻烦,很多出口商只能认栽,按照法方要求以次品打折处理;或者在法国就地转售,也有可能直接被转售到其他你不想出口的国家:)

第三,这个新闻是RT爆料的,法国巴黎人报纸也有采访报道,意思都是一样的,谴责美国。为啥不谴责中国出口商呢?因为按照L/C交易的模式,最该骂的是想钻漏子的法国自己。所以他们的大区领导接受采访肯定不会说自己的小肚鸡肠,也没办法骂中国出口商,毕竟这笔交易用L/C他们也没啥好心眼,只能把矛头指向美国。

第四,合理猜测法国一些地方财政出现了困难,连买个口罩这种危急物资都不愿意付全款,最后被美国三四倍的价格截胡,也没有说以同样价格买回来,看来法国其实也并不是很想要这批货。

第五,有部分人说是中间商转手的,那就和生产商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了。就算口罩上印Made In China,可能出货的公司也根本不是本土公司。因为中间商可能只是挂个壳,过了这段时间就直接换个公司卖别的去了,甚至转手的代理公司背后的老板都不一定是中国的。美国老板先找代理抢购一手,卖给法国,再把登机信息透露给美国其他更急需的终端买家,直接蹲点机场,截胡,现金交易,也不是不可能。


真实的谎言3D字谜


有句话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同床共枕的夫妻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利益纠缠的国与国之间了。

头些天,塞尔维亚的总统的哭泣刷屏,诚然:“欧洲团结是不存在的,写在纸上的不过是童话罢了”。

今天另一条新闻刷屏,欧盟的一位主席,在周四向意大利发信致歉,为欧盟未能向意大利方面提供足够的帮助而致歉。对此,意大利政界表示:这不过是烟雾弹和废话罢了

要知道,意大利是现欧盟的第三大经济体,仍旧是主导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走向的国家。

再来一张图,看看美国不同州之间的拍卖场决斗。

自家兄弟尚且如此龃龉,一项自大、实用主义盛行的美国与法国的口罩之争,大家大可见怪不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