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錢?發券?

自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以來,世界各地針對疫情對經濟下滑所帶來的影響,採取了相應的補救措施。“

文在宣佈向韓七成家庭發錢”,“日本推出每戶10萬日元,自行申報政策”,“杭州再發100萬個電子消費券”“鄭洲將發放4億消費券”.

在這一系列的促進消費經費的舉措中,不難看出,在中國普遍採取發放消費券來刺激民眾消費;在國外則普遍採取向民眾發錢的方式來刺激居民消費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呢?

眾所周知,消費儲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兩大用途;一項關於世界居民收入支配佔比的文章指出各國的可支配收入的絕大部分用於消費,儲蓄所佔比重較低。數據顯示,美國消費和儲蓄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別是90%和10%;英國和日本消費佔比在90以上%,儲蓄不到10%,

而在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費佔比明顯偏低,而儲蓄佔比偏高。在全球儲蓄率調查中,我國的儲蓄率位於全球前列.

發錢?發券?


從以上眾多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居民普遍有儲蓄的習慣,如果向民眾發放現金,民眾很難將錢用於消費上,不能達到刺激消費的作用;相反,消費券具有時效性,在一定時間內才能使用;還具有不可兌換現金的功能,以此來激勵民眾消費。

對於國外許多發放現金的做法也無可厚,畢竟達國外居民素有高消費的習慣,直接發放現金更符合他國的國情,而我國大量發放消費券,更對是基於對我國國情的綜合分析。

其實,消費券並不是第一次大面積向民眾發放;追溯到2009年初,正值全球金融危機,我國不少對外貿易受到衝擊,諸多中小內外貿企業接連倒閉,引發大面積失業,民眾消費心受挫,為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經濟回暖,各地紛紛發放消費券來刺激居民消費。

對於發放消費券的行為,始終存在很大爭議。至於能否刺激民眾消費,推動經濟回暖,還得看各地的具體實施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