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学科带头人刘凡:破解疫情下幼小衔接难题的锦囊妙计

刘凡

省学科带头人刘凡:破解疫情下幼小衔接难题的锦囊妙计

刘凡 ,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安康市优秀党员,安康市优秀教师。

本是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开学时节,却被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虽然疫情让我们的开学延期,但是幼儿园的线上活动一直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这也是幼小衔接的目标。面临幼儿园大班孩子还有几个月即将踏入小学崭新的旅程。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优化幼儿教师线上教育行为,使孩子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巧妙通过线上教育破解疫情下幼小衔接的难题。

妙计一:关注孩子全方位的发展

通过这场战疫,老师们虽然只能在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指导活动,但也可以和孩子们开展一系列关于健康、关于生命、关于选择、关于爱、关于勇敢、关于正直和责任的活动,帮助孩子从心理、能力、习惯做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最后冲刺。

1.健康发展是关键。

作息规律,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能在学习之余劳逸结合。幼儿宅家三操不能少­——早操、眼保健操、午间操;亲子陪伴不能少,开展“家庭战疫 智慧同行”,邀请爸爸妈妈利用这个加长版假期和孩子们一起宅家游戏,增进亲子关系。节日教育不能少,可以通过《爱耳日》《防治结核病日》《消费者权益日》《安全教育日》《世界睡眠日》等节日教育,是孩子懂得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责任,重视健康才是第一的目的。

2.情感教育不缺席

危机本来也是契机,我们可以开展《生命教育第一课》《各行各业的人》让孩子懂得生命的可贵和无价,懂得责任和担当,懂得无私和奉献,培养他们记忆和思考的习惯,感恩和敬畏的学习品质。也可以开展《我是小学预备生》《我是劳动小能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基本的入学前行为能力。还可以通过节日活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植树节》《世界水日》懂得保护大自然,维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3.语言锻炼不能少

针对孩子们对这次疫情已有经验,可以通过主题研讨,延伸孩子的知识范围。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人类历史上有多少次重大疫情;这些疫情是怎么发生的;这些疫情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病毒;这些病毒的产生有哪些规律;这些病毒都是不好的吗等系列知识,培养他们倾听和提问学习品质;可以组织大班孩子开展《为爱发声》,搜集和疫情相关的儿歌、故事、古诗等,鼓励孩子大胆在镜头前记录自己的语言,培养表达和发言的学习品质;还可以精选绘本,如《大头鱼上学记》《大卫上学去》《小阿力的大学校》提高环境适应;《同桌的啊达》学习人际交往;《迟到的理由》《最完美的旅游》知道规则适用;《我不知道我是谁》懂得悦纳自己等,并通过这些书籍有目的的增加孩子从故事中的识字量,可进行简单的描画,提高阅读和书写的学习品质。

4.科学探索常体验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在学前阶段,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会明显促进孩子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开展《一分钟》体验时间的珍贵;《巧玩扑克牌》提高数字的理解;《买卖游戏》增强对货币的认识;《有趣的数独》加深排序的方法。还可以利用舒尔特方格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等,提高孩子记忆和思考的学习品质。

5.艺术欣赏重感受

生活皆教育,春天万物复苏,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可以鼓励孩子走进大自然去感受、欣赏、创作春天的气息。如《春天在哪里》《花儿朵朵开》《别样的三月》等记录创造身边美的事物。制作《我的成长纪念册》回顾自己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体验线上分享作品的乐趣。《中国字 中国人》《防疫拍手歌》《棒棒糖》等手指律动、亲子律动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妙计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孩子的发展情形和他们表现出来的兴趣和需要必须联系在一起。幼儿园的孩子对小学既满怀憧憬又忐忑不安,这意味着既要尊重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还要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虽然因为疫情,不能现场参观小学,但“宅”家的日子同样也可以通过关注喜欢的小学微信公众号、收集小学的视频和照片,组织一次特别的“云参观和云体验”。

1. “整理”小学学习用品

整理书包和文具是小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和应该具备的能力。孩子们在家可以先了解书包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学会整理书包和文具,通过线上指导,开展《趣味整理大比拼》主题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学习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将学习用品分类,然后再把课本、本子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整理好装入书包,再把铅笔、橡皮装入铅笔盒的相应位置,再装入书包。让孩子们体验了一场有趣的学习方式。

2.“会见”小学哥哥姐姐

孩子们羡慕带着红领巾和背着书包上学的哥哥姐姐。虽然出不了门,但是我们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视频聊天,当一次小记者采访“前辈”,通过视频请他们聊聊小学课堂的那些事,学习端正的坐姿、踊跃举手发言的模样、认真听讲的状态,规范握笔的姿势。让孩子们感受了一种特别的模仿形式。

3.“品味”小学多样社团

通过云参观走进小学电脑室,感受电脑中声音、色彩、图形的变化;在人防知识展厅,了解武器的分类、新中国的国防成就、放空警报等;在机器人展厅探索着“机器人探访之旅”。还有图书室、乐器室、大队部等,学校的社团让在云那端的孩子们感到新鲜不已。让孩子们了解了一种别样的社团活动。

4.“观赏”小学校园环境

随着线上播放小学宣传片,带着小朋友一起走进春光盎然的校园,宽敞的操场,长长的跑道,高高的篮球架、笼式足球场以及充满历史氛围的校史墙,让孩子们参观了一场特殊的校园环境。

5.“创作”心目中的小学

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云参观云体验,勾勒起了孩子们创作的愿望,鼓励孩子拿起小画笔,创作心中美好的小学印象,增加了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妙计三: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打好步入小学的基础。俗话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孩子们的习惯往往是一段长时间的坚持与细心的养成,利用宅家的时间,步伐放慢,教师要有效将现状转化为教育契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自己的小主人。

1.学会规划生活

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制定《我的“宅”家计划表》,鼓励孩子自己规划时间,满足自己的活动需求,监督自己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

2. 提高劳动技能

劳动是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宅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孩子培养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自我服务,也能为他人服务。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衣服,照顾动植物、擦桌子、洗碗等等。让孩子在实践充分体验劳动过程,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和自信, 在实践中提高对他人的关心及义务感和责任感。成为一名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小朋友。

都说“花开有时,衔接有度”。其实,“衔接”本身一直都在,不仅仅是眼前这段特别的日子,但是它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与成长契机,不仅创新优化了教师幼小衔接线上教育行为,更加让我们感受了一种特别的体验,一种特别的收获,一种破解难题的锦囊妙计!我们不要再局限以知识目标去思考幼小衔接的问题,而是应坚持不解地培养孩子爱学、会学、主动、坚持、专注以及负责任的态度、活跃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品质,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信心对他人的信赖、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近,为其今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助推他们成为一名健康、快乐的小学生迈进坚实的一步。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