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这一自然灾害导致全球经济的局部休克,脆弱的市场信心和恐慌情绪导致美股出现史上第一记录的4次“特朗普熔断”。在有些时间里确实是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全球同跌——我们熟悉的大类资产的相关性关系失灵:在疫情、石油价格战、全球流动性风险极端情况下,大类资产相关性紊乱。2020已经无法重启,在过去的第1个季度取得正收益的资产主要是国债、黄金、美元。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这是一张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收益图。跌的最惨的是原油,但比它还更惨的是航空业,波音的股价一度跌幅接近80%。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资本市场和货币遭遇双杀的是巴西,下跌的幅度熊冠各国。表面上看中国A股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股市当中跌幅是最小的,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0%。所以也有一些网民调侃说“我大A现在是避险资产”。但这种看法其实是过于肤浅也是错误的,在Wind纳入统计的全球重要的股票指数中跌幅最小的是FAAMNG——该指数一季度跌幅仅为1.57%。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FAAMNG这个指数可能很多人很陌生,但构成这个指数的6只股票——美国IT产业六大巨头可以说家喻户晓:Facebook(FB.O)、亚马逊(AMZN.O)、苹果(AAPL.O)、微软(MSFT.O)、奈飞(NFLX.O)、谷歌A(GOOGL.O)。如果不是苹果公司(六巨头线下业务关联最大)股价在一季度下跌13%的拖累,FAAMNG指数表现可能还更好。而反观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四大巨头,BATJ在一季度的市值,除了京东涨幅较大,腾讯勉强持平,阿里巴巴和百度跌幅都比较大。两厢对比给我的感觉是西方市场的投资者还是在用脚投票去押注科技创新的未来。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回到今年大类资产配置的下一步建议,宏观经济偏悲观,中国境内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供应链全球化程度、微观经济状态与2003“非典”、2008全球金融危机时代,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二季度开始外需断崖式下跌和产业链、供应链的中断影响会非常深刻。外部世界在极端情况甚至不排除地缘政治风险。全球主要政府的政策子弹其实并不多,财政或货币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衰退早就开始了。

美国搞两次2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未必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但中国如果照搬跟进一定会引发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

内部的需求萎缩也已经开始,因为70%以上的人都在体制外、服务业就业——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面临着修正。所以2020年经济需求端是消费、外贸双杀。

航空、旅游、酒店、餐饮、文化娱乐等依赖人群流动和聚集的行业,即使是再出现“报复性”的消费在2020年也很难弥补正常年景损失。对宏观经济影响变量较大的那几个大行业如房地产、汽车等现在看还得观察。多数学者认为所谓“新基建”难挑大梁,投资拉动的边际效应早就已经衰减。

在供给侧,本来就融资难融资贵的民营企业雪上加霜,现实需要民营企业家成为极为强悍的“猪坚强”,才能够在当前环境下一手有订单,一手有现金流,前有销售渠道、后有没被中断的供应链。

在经济成分上,陈志武教授担忧“国进民退”会强化。在企业家心态上,恢复和提高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确实是一个深刻的问题。还有就是经过这次疫情,主要发达国家可能都会着手考虑建立自己完整的制造产业链,会不会主动被动地再次加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脱钩”?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当然,众所周知大国经济回旋余地大且有40年积蓄,民间财富尚有消费、投资之心,局部区域和行业一定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

漫漫长夜,不总沉浸在悲观之中。持盈保泰,知所进退,乌云也会有金边。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聂俊峰:2020年一季度大类资产收益表现短评

聂俊峰,北京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银行业协会私人银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研究生。国内知名私人银行与家族信托专家,先后供职中国银行总行、中信银行总行,并任北京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