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海南有種習俗,人過世後都會大擺宴席,而且還擺上幾天幾夜,你們那裡有嗎?

海南峻瑋哥


海南待了有十年以上,居住過的市縣有四個以上。所以結識海南各個市縣的朋友挺多。紅白喜事也遇到過不少。

首先我覺得文昌海口最忌諱白事,一個村裡有人過世了,幾乎除了親人,不說鄰居了,全村人避你家如瘟疫,聽說去買菜別人看你手臂帶孝避如蛇蠍…不說了,估計我也是片面之詞,瞭解的朋友可以說說。

臨高那邊規矩好多,有個朋友父親辭世,他作為長子感覺做完孝事半條命也去了。基本是天天跪坐在靈堂前,不洗不漱,除開上廁所能暫時離開,吃飯有人送。七天算短,半個月正常。等發葬了,孝子基本也要病倒了。

白沙縣那邊喜事參加過幾次,感覺挺原生態的,聽說早幾年只要姑娘成年了,可以外出類似結廬自居,自己招情郎,挺美的。

儋州白事是按辭世老人年齡,假如是那邊風俗認為的高壽,是不貼白的。當喜喪,親族好友守靈可以玩牌喝酒…發喪後所有人齊聚一堂吃吃喝喝…雖然這樣人情味濃厚,但感覺這有點過……還有幸參加過儋州一朋友奶奶的百歲壽宴,定的糕點是讓搶完的,宴席上的飯碗,事後也讓一搶而空。聽說是為了沾百歲人瑞的福氣。挺好的


珠三角大表哥


不贊成你的這種說法!你這樣講可能會誤導別人以為海南的喪葬習俗都這樣。其實海南各個市縣習俗差異很大。像瓊海文昌定安這些地方,村裡有人過世家家戶戶大門緊閉的誰跟你大擺宴席?這些地方喪葬儀式比較簡單,一般一天最遲兩天就會下葬。花費較少。但總感覺人情冷漠!

要說喪葬儀式比較隆重也比較複雜的應該是儋州跟昌江了。這兩個地方風俗有很多相似之處。說說昌江吧!這邊的人過世後一般7天后才下葬。子孫得守孝七天,也有14天或者21天的。像大年三十老人去世的基本上是放在家等過完年十五後再處理後事。而有些年輕早逝的一般是3天或者5天。當村裡有人去世時,同村村民不論姓氏都會主動來幫忙,沒有推脫不來的。因為誰家都有老人,這種幫忙也是互相的!再說沒啥可怕的!我奶奶去世時是我和我媽跟嬸嬸給洗身換壽衣的。按習俗長子要守棺,我記得我爸每天晚上都拿椅子睡在奶奶棺材旁邊直到第七天下葬為止。這幾天是不能去別人家串門的,否則對屋主一家不吉利。誰都曉得所以很少有人犯這種錯誤。

雖說七天才安葬,但不是每天都大擺宴席的。第二天“入屋”(入棺的意思),當地風俗人過世第二天中午要入棺。這天親友們都會來看逝者最後一眼。入棺後即是真正的永別了!這一刻家屬情緒會非常激動哭得天昏地暗的!儀式完後一般都會擺上好幾桌招待親友們和一些過來幫忙的人(包括村裡人)。第六天儀式是最隆重的,這一天宗族男女都要披麻戴孝跪拜,已出嫁的女兒要殺豬回來祭拜。家屬還要請樂隊來吹笛打鼓,哀樂曲吹得催人淚下……這天會殺豬殺鴨很隆重的去招待來弔唁的親友們!第七天即是“出山”了(下葬的意思),待送棺隊伍送棺出去時來喝酒席的人就開始大吃大喝了,少則二三十桌,多則七八十桌的都有。當然這一天的酒席是要收份子錢的。村裡人也同樣要出。可整個喪禮算下來依然要花費幾萬塊。雖然花費很高,政府這些年也到處宣傳厚養薄葬,但是作用不大!長久以來的習俗已根深蒂固,人們心裡依然認可這樣的喪葬儀式……


暮雪雲熙


本人儋州本地人,看他們說的都不太準,更正一下,不是所有的去世親人都擺七天,一般都會找師傅以逝者的生辰八字挑出殯時間,有的第二天就出殯了有的沒好時辰的話會晚點,還有擺酒席一般是出殯完了之後擺的一般是以招待出殯時相送的人員為主~畢竟他們是送逝者最後一程的人,作為家主擺上幾桌酒菜給客人飽腹這不應該嘛?至於你們說的紅包,我就不太能說的清楚了,不過我的理解是家裡有人逝世,辦理後事都需要費用,給紅包也是親朋好友給你的一點心意和幫助~還有不是百歲老人才當喜事辦,80歲就達到喜事的標準了~不過年齡越長越厲害就是了~百歲老人逝世基本都不會有人忌諱的~屬於光榮~各地都有自己的風俗,說來說去無非都是對已逝的親人的一種紀念放棄~沒有好壞~


小貝1403573


海南就萬寧,陵水,三亞,保亭,白沙等幾個市縣部分地方有,其他地方都是退避三舍


氵炙


海南定安去世當天就出殯 要是最親的親人趕不回來就不去參加了 都不過夜的 除非是傍晚或晚上去世的才過夜 但第二天上午就要出殯 這個風俗真是不好啊


莫9629826449701


海南死一個人要高興幾天。


天外來客1314


我們這裡就當天晚上


小萍同學lp


海南的東方,年輕人5天,老人3天,不是大擺吧,最後一天下葬才是!老一輩們的情義,比城市裡的冷漠好多了


小喬流水人家15972


十入土為安,正常人應該重厚養輕葬,德音永留,不擺棺,不吃席,呦三喝六,唱歌唱戲,殺牛宰羊,明為孝順,實為收錢的風俗不應提倡。


猜泰


沒有這個風俗,也不習慣,都不用幹活啦,就吃酒席,很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