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拿手铐迎接爸爸,感动之余我们也应该反思

网传:4月1日上午,滨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第4批22名医疗队员在圆满完成驰援任务后平安返滨,在仪式现场,滨州市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吴萌萌的儿子一见到爸爸,立刻掏出自己的玩具手铐拷在爸爸手腕上,说:“再也不让爸爸走了,给爸爸买了个大房子,让爸爸住进去。”,场面令人动容。吴萌萌告诉记者,这回离开太久了,孩子就想着用手铐铐住爸爸,这样爸爸就不会再离开他了。

儿子拿手铐迎接爸爸,感动之余我们也应该反思

神逗看到这个视频很感动,感动之余,确也意识到一些育儿方面的问题。这个小朋友很棒了,有自己的想法,并实施了。作为武汉人,我非常感激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来支援的医护人员。孩子,有这样的爸爸,你因该感到骄傲!有一天,你会理解的!

现在的孩子少了,父母以孩子为中心,乃至整个家庭以孩子为中心。慢慢的,孩子自已也总喜欢以自已为中心。在许多孩子眼里,父母的含辛茹苦似乎理所当然,爷爷奶奶的照顾也是情理之中,老师的挑灯夜战更是无足轻重,别人的相助早已无需感激,对身边人的服务享受的理所当然。

儿子拿手铐迎接爸爸,感动之余我们也应该反思

这是缺乏感恩之心所导致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重视,走上社会以后,一个人的道德准绳比你的工作能力更重要。当然,我也不是说这个小朋友,就怎么不好了,孩子的做法是没问题的。孩子是天真的,但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得多想想了。怎样引导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远离自私自利的错误行为,是值得我们每个父母思考的问题。

儿子拿手铐迎接爸爸,感动之余我们也应该反思

可能有人说,我过于夸大了,这么小的孩子,哪用强求这么多!但是我想说,对孩子的教育,什么时候都不早,也什么时候都不晚!

那么,我们该怎么让孩子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呢?

1,孩子还小的时候,言传身教。神逗家的孩子,现在1岁半,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比如“你好”“不要”“谢谢”等,平时生活中,全家人,不管是谁,在得到其他人的服务的时候,都会很认真的看着对方,说“谢谢!”,宝妈给孩子拿了吃的,也会教孩子说要谢谢妈妈。孩子见得多了,有一天,在家门口的小超市玩,超市老板娘见孩子可爱,拿了一个棒棒糖给他 ,他居然自己就说出来了“谢谢! 奶奶”说的不清楚,但让人高兴。

儿子拿手铐迎接爸爸,感动之余我们也应该反思

2,孩子大一点,上学幼儿园、上小学了,父母更应该注意言行。有些事情,不用去刻意避开孩子,比如生活中夫妻间的一些小争吵,一些情绪类的东西。要让孩子学会去关心别人。慢慢的,他们会具备一些同情心,能够理解和分享别人的喜怒哀乐。至少要让他们能看出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知道父母生气、伤心的样子,思考其原因,并且知道去安慰父母。这样等孩子长大,就不会发出“怎么刚开开始懂事就老了!”这样的感叹。

儿子拿手铐迎接爸爸,感动之余我们也应该反思

3,初中以后,孩子会有逆反心理,这时候做父母的,最好不要直接干涉孩子的思想。社会经验丰富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而不是去帮他们做决定。之前有个被叫停的电视节目,那些生活条件优厚的孩子被换到条件艰苦的农村,才会真正理解生活的不易。我们很难给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但我们可以通过身份互换的方法进行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孩子的人生也许就少了许多阻力。

儿子拿手铐迎接爸爸,感动之余我们也应该反思

孩子不懂感恩,以自我为中心,改变这些,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慢慢引导,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以身作则,适当控制“温室”室温,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