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一年中交織最多懷念和感傷的時節了。

這段時間,我們可能不得不面對孩子的一個又一個提問:

“人為什麼會死?爸爸媽媽你們會死嗎?我會死嗎?”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你會不會慌張地脫口而出:“別亂說,我們都很健康,不會的。”

我們之所以給不了孩子想要的答案,或許是因為自己也不知道“生”的另一面是怎樣的世界;或許是給未經世事的孩子解說死亡真的是個技術活;又或許是不希望談到這個中國人向來忌諱的話題……

那麼,繪本也許可以給我們引一條路,在溫情的畫面、娓娓的敘述、安定的感覺中,去揭開生命另一極的面紗,學習平凡而真誠地面對它、與它相處。

《獾的禮物》(英)蘇珊•華萊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獾是一個讓人依靠和信賴的朋友,總是樂於幫助大家。他已經很老了,老到幾乎無所不知,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有一天,獾真的死了。他留下了一封給朋友們的信,信寫得很簡單:“我去下面的長隧道了,再見。獾。”

朋友們都很傷心,他們難過了整個冬天,當春天快要來的時候,他們相互串門,說起獾還活著時的那些日子。獾給每個朋友都留下了禮物:他教會了鼴鼠用剪刀,教會了青蛙滑冰,教會了狐狸系領帶,教會了兔子太太烤薑餅……每一個朋友都記得獾曾經留下的美好。

生命的消逝並不會帶走一切,在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回憶中,離去的親人、朋友會變成記憶的一部分,一直存在心中。

同時,這本繪本也在潛移默化中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如果我不在了,朋友們會想念我的什麼呢?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德)阿梅麗•弗裡德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布魯諾不夠高,只看見一雙黑皮鞋,從棺材邊上露出……突然有人將他一把抱起!他看見了!爺爺正閉著眼睛,靜靜躺在棺材裡……“爺爺根本沒有死,他在睡覺嘛!“小布魯諾心裡這麼想……

過了幾天,布魯諾終於意識到爺爺不在了,他感到胸口隱隱作痛,好像那裡有一個洞似的。 “我不會忘記你的!”他發誓說,他感覺爺爺就在那遙遠的天上朝著他微笑。時間慢慢流逝,布魯諾覺得胸口的“洞”變得越來越小了。

一年後,米茨姑媽生了一個小寶寶,媽媽說也許爺爺又回來了。

那是爺爺嗎?那是爺爺。因為那將會是和爺爺一樣熱愛生活、珍惜生活的生命。那是爺爺嗎?那不是爺爺。因為爺爺只是唯一,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是唯一。

我們只要像布魯諾一樣,用力地踮起腳尖,小心地張望生命,珍惜每一天的生活,認真地給每一朵花澆水,熱情地對每一個身邊的人微笑,爺爺就會永遠在遠處向我們揮帽致意。

《外婆住在香水村》(中國臺灣 方素珍)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住在香水村的外婆病了,小樂和媽媽去看外婆,三代人一起曬太陽、喝下午茶、回憶從前。後來,外婆離開香水村,搬到天上去了。媽媽常常對著天空發呆,或是掉眼淚。

小樂用他的天真和奇思妙想,一點一點化解媽媽的心痛和思念。比如,小樂和媽媽一起散步,看到夕陽,小樂說,是外婆在天上煎蛋呢;天下雨,小樂說,是外婆在天上洗衣服呢……

這本生命教育繪本,從不同的角度向我們講述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不僅讓孩子對死亡多了一層童話式浪漫的理解,同時也給了有類似經歷的孩子和大人溫柔的安慰。

“媽媽的媽媽去了天上的香水村,依舊會洗衣,喝下午茶……”只要有思念,故人就無所不在。想念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微笑著望向天空……

《一片葉子落下來》(美)利奧•巴斯卡利亞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一片叫做弗雷迪的葉子和它的夥伴們經歷了四季的變化,逐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美好的事物和給別人帶來快樂,明白了死亡並不代表一切毀滅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生。

“我們活著,就是要讓別人過得快樂。我們活著,就是要給因為家裡熱,到這裡來避暑的老人遮蔭。我們活著,就要給孩子們一個陰涼的地方,好讓他們來玩。人們到樹下來野餐,在格子檯布上吃東西,我們活著,就要用葉片給他們扇風。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做這些好事情。”

這段話,是葉子之間的對話,也讓我們在閱讀中體會出了“活著的目的和意義”。每個人都有生的權利,每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爺爺的新工作》(日)山西源一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孩子們可能會問大人:死去的人到底去了哪裡?對於年幼的孩子,我們可以像這個故事那樣,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解釋人死後去了哪裡、做什麼。

故事中小健的爺爺在去天國的路上不小心走到了貓咪天國,於是爺爺決定留在這裡工作生活。開始的工作並不順利,不過通過爺爺和白貓的努力,他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在那裡同樣生活得很有價值、很有意義。

這是一本會給孩子極大安慰的繪本,知道逝去的親人在另外一個地方好好地生活著,相信孩子也會安心。

《我永遠愛你》(德)漢斯·威爾罕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小男孩與小狗阿雅一同長大,小男孩每晚都跟阿雅說:“我愛你”。小男孩會幫阿雅把睡覺的窩佈置得鬆軟又溫暖,會在它老了走不動時,拿小車拉著它去散步,會在它爬不上樓梯時抱著它胖胖的身體艱難地走回家。

自始至終,小男孩對阿雅呵護備至,不離不棄。在阿雅去世後,小男孩很難過,但是很快就接受了現實,因為他的阿雅每一天都活在他的愛裡。

那句“我永遠愛你”,不知道阿雅懂不懂,可是在阿雅走到生命盡頭時,這句話卻是男孩在傷心之餘心中最大的安慰。

及早跟孩子說說死亡這件事,不光是讓他們知道,死亡是人生中一件正常的事,更是為了讓他們知道,及時表達自己的愛的重要性,這樣當永別來臨時就不會有悔意了。

《當鴨子遇見死神》(德)沃爾夫•埃布魯赫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故事的主角是一隻快樂的、會給死神取暖的善良鴨子,和一個怡然的、會給鴨子用鬱金香送葬的善良死神。他們都是樂天知命的。

故事很直接。它平靜地講述一隻鴨子遇見死神,然後真的死掉了的故事,鴨子的死因則既不離奇也無大義,它只是死了,也不知是壽終正寢還是心臟病突發,正如死神所說——生活就是這樣。

如果我們能像鴨子那樣,放下心中的恐懼,開心地去面對死神,擁抱死神;如果我們能像鴨子那樣,在活著的時候,全然地去愛,全心地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如果我們能像鴨子那樣,知道自己死後,池塘也會隨我們而去……死,還那麼可怕嗎?離別,還會那麼悲傷嗎?

《爺爺變成了幽靈》(丹麥)金·弗珀茲·艾克松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爺爺突然去世了,最愛爺爺的艾斯本非常難過,一直哭個不停。有一天晚上爺爺的幽靈回來了,他們一起回憶起過去的快樂時光,甜蜜的回憶沖淡了艾斯本的悲傷。直到最後,爺爺握住艾斯本的手說,“我忘記了一件事情,我忘記和你說再見了,我的小艾斯本。”

不可避免的,我們的孩子也會遇到身邊的親人離他們而去的事,他們幼小的心靈該怎樣面對死亡呢?是否能像艾斯本一樣放下對爺爺的牽掛,開始用一顆平常心來懷念爺爺?是否能在盡情的宣洩之後,學會釋然,學會說再見,也學會生活呢?

《爺爺變成了幽靈》用平靜的道別將死亡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教給了我們面對死亡的態度:生死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生死兩相安。

《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美)湯米•狄波拉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書中的主人公湯米有兩個外婆:外婆和曾外婆。

樓上的曾外婆幾乎不能活動,樓下的外婆照顧著樓上的外婆和她自己,小男孩每週都會和兩個外婆度過愉快的時光。隨著時光的流逝,樓上的外婆去世了,再後來,樓下的外婆也成了樓上的外婆……

湯米從小在愛的氛圍中成長,媽媽每週末帶他去探望外公外婆,這是媽媽對外公外婆的愛;而樓下的外婆細心照顧樓上的外婆,這是外婆對曾外婆的愛,所謂上行下效,不過如此。故事的結尾,湯米真正體會到,愛可以超越所有悲痛。

這本書尤其適合幾輩人共同生活的小讀者閱讀,讓孩子領悟生命的真正意義,珍惜親情的可貴,相信就是作者想傳達的那一份情感。

《活了100萬次的貓》(日)佐野洋子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有一隻貓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愛過它,100萬個人為它的死亡哭泣,可是它一次也沒哭過。

直到他成為一隻野貓,完全屬於自己,擁有了自由,並遇到了白貓,他的生命才有了意義。貓在白貓身上獲得了愛的能力,這是它在以往100萬次生命裡都不曾有過的體驗。

愛讓它希望得到“永遠”,但也許越愛越想擁有,就會越快失去。然而也只有失去,才會體現出愛與擁有的珍貴,才能懂得愛的含義,也使他終於在第一百萬零一次生命的時候,知曉了生命的意義。

生命應該有兩重含義:

一是要擁有自由,生命完全屬於自己;二是要有愛他人的能力,給予愛才會讓生命更有意義。

這本書的封底非常溫馨,貓和白貓靜靜地坐在一片草地上,他們緊緊相依,望著遠方,也許他們在天國也會這麼幸福吧。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我們平時對孩子的保護總是無微不至,也時常傳達給孩子珍愛生命、快樂生活的思想。但關於生命之重的話題卻鮮少提及,更不要說教孩子如何去正視生命的逝去,如何走出失去的悲傷。

可生命會出生,會成長,會盛開,也會老去,死亡終究是一個悲傷而沉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既然無法逃避,就讓我們通過這些經典繪本,以不避諱的態度,和孩子說說死亡,讓孩子瞭解生命的輪迴和意義吧。


撰稿:桃子夭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