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墮落少女到行業女王,手握一把“爛牌”的她為何還能贏?

“我堅信,努力活在現在這一刻、努力避免投射到未來,或者沉溺於過往的錯誤、努力感受當下的真正力量。”

——奧普拉·溫弗瑞


從墮落少女到行業女王,手握一把“爛牌”的她為何還能贏?


這是一本怎麼樣的書呢?在這裡,如果你想讀到一個黑人女孩年復一年連篇累牘的奮鬥歷程,或許它會讓你失望。

正如很多書評家所說的那樣,這並不是一本傳統意義上的人物自傳,相反,它更像是奧普拉本人“情緒的流動,細節的回憶,以及內心每一次波瀾懂得覆盤”。

作為20世紀世界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女性,奧普拉·溫弗瑞的成就毋庸置疑。而正因如此,她的前半生的坎坷與悲慘的命運也往往引起大眾的揣測和好奇。

在《我堅信》中用一個個“關鍵詞”串起了她精彩且傳奇的人生——從窮困潦倒甚至自甘墮落的黑人孩子到坐擁億萬財富的世界名流,到底什麼才是她真正堅信的?什麼是她會永遠堅持的?

這每一個關鍵詞,都是她努力從生活的泥潭中掙扎向上的縮影,也是揭示她“明明握著一把爛牌也能打贏的”的秘密所在。

下面我就選取幾個她書中所提及的“關鍵詞”,陪你一同走進奧普拉·溫弗瑞那充滿傳奇色彩的前半生。


從墮落少女到行業女王,手握一把“爛牌”的她為何還能贏?

歡愉——我堅信,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很長一段時間,我並不理解為什麼奧普拉要在一本自傳的開頭將“歡愉”這個概念放在開篇,直到我慢慢從一個懵懂少女走入了社會,經歷了職場的爾虞我詐,感受過情愛世界裡的離合圓缺,才慢慢懂得奧普拉的用意。

她說:“就在當下——你唯一確定擁有的一刻,你可以選擇。”

或許只有經歷過命運的重擊與肆虐,才能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將“把握當下”作為生命中最重要的經驗傳遞給那些或許有過和她一樣曾經經歷困頓的人們——當你走到人生的盡頭,金錢、權力都變得無關重要,縈繞在你心頭的會是什麼?奧普拉認為,那是一些“如果”的問題,比如,如果我做了一直都想做的那些事情,我可以變成什麼樣的人?

而正如“歡愉”是種有回饋的能量——你散發出去的會反射回來。你歡愉的程度的基準線由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整個人生而定。換句話說,無論生活是困難重重還是一帆風順,真正的“歡愉”只掌握在你自己手裡,你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當體悟到這一點,奧普拉也終於能鼓起勇氣,不再糾結、沉溺於過往的悲慘與痛苦中,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新的開始,去探索新的可能,去體驗新的“歡愉”,也真正地與過往的種種握手言和。

於是,她終於可以心平氣和地一邊輕啜著一杯香濃的咖啡,在某個陽光柔和的早晨,一邊為你我講述她那不同凡響的一生。


從墮落少女到行業女王,手握一把“爛牌”的她為何還能贏?

堅韌——我堅信,活著就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無論我們是誰,從何處來,我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歷程。” ——奧普拉

似乎從誕生之初,就為奧普拉的前半生的坎坷埋下了伏筆。

她是這樣形容自己的降生的——父母“毫無浪漫的一夜情緣”導致了“沒人準備好迎接我的到來,沒有迎接嬰兒的聚會,沒有那些翹首期盼未出生的孩子的朋友們揉著隆起的肚子的敬畏,臉上那種期待與快樂”……在1953年的美國密西西比的一個閉塞的小山村,奧普拉從一出生就被打上了“懊悔、隱瞞和恥辱的標記”。

在六歲之前,奧普拉都生活在鄉下,那是一段清苦卻平凡幸福的日子,她不得不學會如何獨處與思考,後來她回憶道:“即使外祖父已經老態龍鍾,而外祖母時常精疲力竭又毫無耐心,但那段時光對我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極為關鍵”。

六歲那年,她回到了母親身邊——這個多次未婚生子,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只能靠領救濟金過活的母親,顯然並沒有太多的精力再去照看自己的女兒。而由於母親的疏遠管教, 將小奧普拉一步步推向了墮落的深淵,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問題少女。

“多年來,我一直有個幾乎無人知道的秘密……從10歲到14歲,我被人性侵犯了,由此導致了我的濫交,最終在14歲那年懷孕了…”即使時隔多年,當奧普拉回憶起自己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我們仍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少女時代的她的迷茫、惶恐與畏懼。

這成了她一生中最不願提及的過去,讓她長久地活在自責與羞愧之中——“我總是擔心有人發現當時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他們會將我從聽他們的生命中開除”,即使後來鼓足勇氣公開了被性侵的事情,她仍對懷孕的事情閉口不提,不願去面對這段恥辱的回憶。

而最不願示人的隱秘被最親密的家族成員爆給了八卦小報,一時間大眾譁然,而已經名聲鵲起的奧普拉遭受了命運又一次的重擊。她寫道:

“我當時覺得天都塌了,深受重創、被人揹叛……”

“想象著街上的每個人都會伸出手指指著我尖叫:14歲就懷孕,你這邪惡的姑娘……”

但這一切都沒有都沒有發生。生命的低谷,她的朋友甚至陌生人都不曾因此而對她有一絲絲歧視,他們抱歉她所經歷,渴望給與她更好的一切。

這讓奧普拉開始慢慢走出那段困擾了她多年的夢魘。她意識到,“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責備自己,而我從中學到的就是,揹負恥辱是最大的負擔。當你沒什麼可羞恥的,當你知道自己是誰,你就會堅持做自己,你就能站在智慧之光下。”

我們都經歷過被擊潰的時刻,但生命的意義恰恰就在於它那永不屈服的韌性。如同在追尋成功的道路上,總會有一段黑暗的路是宇宙指引你選擇新的方向一樣,奧普拉那段童年的經歷告訴我們,在生命的至暗時刻,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活著,就得為自己負責。


從墮落少女到行業女王,手握一把“爛牌”的她為何還能贏?

可能性——我堅信,沒有人能定義你的人生

讓我再回到奧普拉的少年時代,生在那樣一個動盪的、充滿種族主義的黑人底層社會,奧普拉的人生似乎慢慢滑向了深不見底的地獄……那麼,這樣堪稱“墮落”的她又是怎麼樣觸底反彈,從一個社會底層的孩子,成為如今的社會名流,意見領袖和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父親的出現,挽救了她岌岌可危的人生。與她的母親截然不同,弗農·溫弗瑞是個勤奮好強的人,甚至參選所在市的議員,這在上世紀60年代,對於一個黑人來說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父親和繼母由於沒有生育,當奧普拉回到他們身邊,他們便將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對她的培養上。她的父親曾對她說:“有些人讓事情發生,有些人看著事情發生,有些人連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知道……”

奧普拉被父親的話深深地觸動了,她第一次想要知道,她的生命,這個屬於她自己,而非別人的生命,究竟還有沒有別的可能?她在書中這樣寫道,“我堅信的是,你生來不是要變得渺小的,而是要成長壯大的,變得精彩無比,變得更無比倫比,利用每一刻充盈你自己!”

於是,從此奧普拉的那曾經充滿晦澀、黑暗的人生中閃耀出了一絲光,並牽引著她走出命運的低谷。

而對生命中“可能性”的追求則將她從一名記者、主持人真正推上了脫口秀女王,傳媒大亨的人生舞臺。

當結束一段失敗的戀愛關係時,已經在家鄉的傳媒圈小有名氣的奧普拉接到了去芝加哥做脫口秀的邀請,奧普拉再一次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對此,巴爾的摩電視臺的總經理對她說:“你絕對不可能在芝加哥成功,這無異於職業自殺!”

“你說得對,我可能成功不了,也許我走進的是雷區,但只要這些殺不死我,至少我會繼續成長!”奧普拉當時的回答如今讀起來仍令人感佩。

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在生活中選擇那個最優、最安全的選項,但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不應當被別人的價值標註定義,不應當是為了獲得財富或者名聲,而是“不斷探索變得更好、不斷挑戰自己在每個方面都卓越的過程”,那麼,你的每一次選擇與經歷,都會使得你的人生充盈著無數的可能,從而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與啟迪。

奧普拉這樣做了,於是她走向了巔峰。


從墮落少女到行業女王,手握一把“爛牌”的她為何還能贏?

感恩——我堅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當走到事業的巔峰,奧普拉如同每一個費盡心力攀登高峰,卻在到達峰頂是茫然的旅行者一樣,心生倦意。

“我從來沒有預料到《奧普拉脫口秀》會辦25年,事實上,開播12年後,我就開始琢磨結束完結她。”

在美國這個沉迷於青春文化的國度中,當一個節目生存了12年,它的創意與風格可能就會變得不再“hot”,不再“閃閃發亮”,對於它的從事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打擊——因為她們變得不再重要。

“我不想讓自己成為在派對上待的太久的人,害怕時間拖得太久人們就會不再歡迎我們了……”對於自己的想法,奧普拉開誠佈公地闡明。

但一個叫“馬蒂”患有罕見肌肉萎縮營養不良症的12歲的男孩改變了她的想法,他希望奧普拉能滿懷尊嚴地創造一個歷史——擁有一個在四分之一世紀裡激勵和感動了無數人節目,這個25是馬蒂認為最完美的數字,而在小馬蒂的眼中,奧普拉配的上這種完美。

所有的猶豫與彷徨都煙消雲散,馬蒂讓處於峰頂的奧普拉找到了重新出發的意義——通往你最精彩的人生的道路不是否定,而是珍視每一個時刻,為當時、當下,刻上自己的烙印。

於是,這樣的奧普拉也許還會為自己的體重擔心不已,但也慢慢學會在生活裡全心接受這樣的自己。

她感恩生命給與所有難題與考驗,為之慶祝、深感榮幸,充滿敬意,為每一天自己能夠幸運地活過每一歲充滿感激。

“不管是在巔峰還是低谷,我都堅信,這人生就是禮物!”

我想,這或許就是奧普拉想通過《我堅信》告訴我們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