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貨可居】是呂不韋身體力行幹出來的成語行動

【奇貨可居】是呂不韋身體力行幹出來的成語行動

​【奇貨可居】是呂不韋身體力行幹出來的成語行動


說起來,這個成語比喻將稀奇珍貴的東西貨物保藏起來,以期今後有更好的價錢。

春秋戰國事情,商人呂不韋在邯鄲街頭觀察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就這樣躊躇著。因為之前的勤快,現在的他富甲一方,所以他現在詢問父親,自己應該做什麼。父親告訴他,買賣貨物可以賺錢,投資房子可以致富,培養皇帝,可以擁有至高無上的財富。

就這樣,他心裡有著一絲希望。

某天,碰到在邯鄲街頭的異人(他是秦昭襄王兒子的兒子,因為秦和趙在澠池會面,所以將太子與姬妾所生的異人當做人質留在趙國)。此時的異人,因為秦和趙連年開戰,所以趙王越來越不善待異人。今時今刻,異人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打聽清楚後,呂不韋買通看押看守異人的官差,一起交流喝酒聊天。陪著異人,給異人生活用度,並且跟異人推心置腹。某天,呂不韋問異人,有什麼打算,異人說,我還能有啥打算啊,在趙國當俘虜,有心無力啊也。呂不韋便說道,可以想方設法將異人送回趙國。異人當即表示,如若能夠回去,以後必定有重謝!

就這樣,呂不韋踏上了去秦國的路程。

​【奇貨可居】是呂不韋身體力行幹出來的成語行動


到了秦國,呂不韋想要說服太子和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第一步便是將異人過繼給華陽夫人,當時華陽夫人受寵),便起先找了華陽夫人的妹妹,一番解說,說異人在趙國怎麼想念家鄉,想念華陽夫人,最後,呂不韋便給華陽夫人妹妹一大筆金銀珠寶。這才有了華陽夫人妹妹和華陽夫人的悄悄話,華陽夫人一想也是,自己沒有孩子,不如過繼異人,以後也有保障。

但是想要將異人接回來,必須徵求昭襄王的同意。

呂不韋又設法聯繫上了王后的弟弟,說了一堆好話,送了一筆銀子。昭襄王經過跟王后的枕邊話,同意了將異人接回來。

等到這時候,呂不韋考慮的是將來更遠,所以將跟自己有私染的女子,特意安排,與異人邂逅。等到兩個人結婚幾個月後,女子懷孕,只不過這孩子是呂不韋的。異人帶走女子後,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嬴政(後來的秦始皇)。

接著,按照歷史的規律,昭襄王死後傳位給太子,太子死後傳位給異人,異人傳位於秦始皇。

而呂不韋漸漸擁有權勢,在嬴政時期被封為相國,擁有封地河南洛陽,可以說到達人生巔峰。此時此刻,他還想在歷史上留芳百世。所以,模仿那些擁有門客的君子,開門迎客,組織編纂了至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必讀書籍的《呂氏春秋》。

​【奇貨可居】是呂不韋身體力行幹出來的成語行動


​【奇貨可居】是呂不韋身體力行幹出來的成語行動


​【奇貨可居】是呂不韋身體力行幹出來的成語行動


至此,呂不韋可以說自己下了一盤大棋,實現了雙贏。

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奇物可居】,演繹至今,經久不衰,是一部勵志的故事啊!

歷史的抉擇總是驚人的,呂不韋起先投資異人,而後一步一步的進行謀劃,去推演和積極推進,是比較符合歷史定律的。至於這種做法,誰又能真的說得上是非對錯呢?

侯曉斌(2020年4月2日星期四)

​【奇貨可居】是呂不韋身體力行幹出來的成語行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