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夜1》如果是100分,那么《将夜2》你会打几分呢?

小鱼叨趣闻


《将夜2》无疑是非常失败和寡淡的一部作品,导演和编剧压根没搞明白《将夜》原著的魅力在哪里。

是每一帧都能拿来当壁纸、华而不实的风景吗?

是宁缺、桑桑、莫山山纠缠拖沓的感情戏吗?

都不是。

《将夜》原著的魅力有二。

一是猫腻在这本小说夹带了很多私货。

“天不生夫子,万古长如夜”这是在致敬有教无类的孔子。

大师兄李慢慢随身携带水瓢,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二师兄君陌喜欢戴高冠,最遵礼法。这是“君子死,冠不免”的子路。

叶苏传播新教,为昊天教所不容,在十字架上被烈火焚烧而死,舍身成圣。这是影射耶稣,两人连名字谐音都一样。

而猫腻通过影射宗教改革来引入自己对宗教的思考,是这部小说最大的亮点之一。

对错暂且不论,它让作品有了自己的灵魂和想要真诚传达的观点。

君陌弑佛,解放悬空寺下的数万农奴,这是对底层民众的怜悯,也是猫腻对佛宗不事生产靠人间供养的嘲讽。

而且这一段也是有历史原型的,即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

举世伐唐所展现的大唐精神还有朝老太爷以君子国自诩,这无疑也是在致敬中华民族的固有气节。

但这些在《将夜2》里全都被完美避开了,如果说宗教涉及敏感话题删去还能理解。

但是举世伐唐明明原著的篇幅都放在战争本身上,用细节来凸显出唐人气节,剧里这一段却几乎全是极其弱智的宫斗戏码。

二是原著对人物和故事高潮的塑造丰满之极。

猫腻写书尤其擅长写配角,无论是《庆余年》还是《将夜》,主角光芒总是会被配角所掩盖。

所以对于现在主流网剧“流量小生+老戏骨”的配置来说,《庆余年》和《将夜》是占有很大优势的。

但是细化到《将夜2》上,配角几乎全成了工具人,这不仅是人物塑造的失败,更让许多名场面的高潮戏变得平平无奇。

比如夫子登天,高潮之处并不在于登天本身,而在于登天前夫子做过哪些事。

他回书院后山和徒弟们无声告别,这是为人师的温情。

木棍敲打观主和一脚踩死西陵所有隐世强者,这从侧面表现出了夫子的强大和对人间所谓至强者的不屑一顾。

但《将夜2》把几乎所有细节全删了,夫子本来可以进一步丰满的形象就此止步,不仅如此还被弹幕嘲讽摸jio。

气氛烘托到极致却戛然而止,就像是你裤子都脱了妹纸却忽然穿上了衣服,搁谁身上不骂呢?

再拿三师姐余帘来举例,二十三蝉的强大不是靠花里胡哨的特效来体现的,而是通过熊出没的反应。

原著熊出没对三师姐态度的变化是逐层叠进的。

三师姐说他矮时,他心生不安,像是被揭穿的小孩。

三师姐叫出他名字时,他第一反应是极大的恐惧,这时即便还没开始打你已经会觉得:三师姐很牛逼。

但《将夜2》的平淡处理只会让你觉得:哦,原来三师姐是二十三年蝉。

仅此而已。

再比如前期的“知命以下无敌王景略”,明明是个让观众记忆深刻、可以深度挖掘的人物,拍着拍着就没了,实际上原著里还有很大戏份。

其他类似于杨二喜这些小人物的可贵就更不提了,在剧里完全成了NPC。

最后提一下被很多人夸的特效。

这部剧特效确实吊打一众网剧,但同时也是最大的败笔。

能用特效表现就绝不实拍,导致距离所有的动作戏份都乏善可陈。

这带来的最直观结果是,观众只会夸特效牛逼,而不是带入角色里面。

我们以前看《天下第一》,会惊叹于段天涯收刀动作的帅气,因为段天涯学的是东瀛剑术。

归海一刀的霸刀刚猛霸道,于是与曹正淳童子功那一战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

现在我们看《将夜2》,除了柳白的大河剑颇具气势外,看其他人打架你会感觉换谁来都一样。

就这也还得益于演员何中华的自身气质加成。



萌萌的欣研


如果说《将夜》第1季是100分,那第2季,肯定不行,我得好好的扣一扣。

开始计算了:


1:换演加减分:(20+20+10+15+0=65 合计:扣65分)


宁缺:先拿男主来说,1、2季差太多,第2季的,完全没感觉,演技和颜值都不如,而且还很出戏,所以:扣20分。


叶红鱼:说实话,第2季的鱼真的不是我想要看的鱼,太坑了。第1季的鱼不论是高傲还是害羞时都太亮眼了。第2季的鱼就跟木人桩一个。如果说第1季是小鲤鱼,那第2季就是只翻车鱼。所以:扣20分。

七师姐:虽说七师姐出场次数不多,但是换了个啥。看在戏分不多的面子上,扣10分。


唐王、李渔:黎明演得多好啊,2季的唐王一说”废柴“我就皮起疙瘩,两个加起来扣15分。


花痴:个人觉得,还得也还好,没有太出戏,不扣分,也不加分。


2:剧情和特效:(合计:扣10分)

剧情:其实第2季还好,剧情还行,只是比第1季会粗糙很多,所以扣10分。


特效:特效也差不多,这一项,不加分,也不减分。


3:第2季的加分项:(+10分)


三师姐:第2季的三师姐的打斗却实不错,所以加10分。


(其它的,我真想不出可以加分的)


本来还想在造型设计上扣扣分,想想还是算了,手下留情点!~


最终得分:100-65-10+10 第2季:35分。


最后,配一张三师姐的剧照,压压惊吧!~


江小鱼爱剪辑


目前感觉尚可,打个70分吧,说一下优点,缺点和槽点。

优点:

外景风光旖旎,大气磅礴,堪比风景纪录片,在构图方面动了心思。比如莫山山出场那场戏,少年蓦然回首,伊人翩翩踏马来,“山山”来迟,而少爷的“桑桑”啊,还病卧车上。白马与黑马,白衣少女与黑衣少年。第一次看到画面边缘人物畸变了,缺丝毫不影响构图。雪山盛景,以及荔波小七孔的美景,依然让人向往,仿佛是一副油画。昊天(我习惯称之为昊天)的几次出场,虽然短暂,但仙气十足,演出了我对昊天的想象。

槽点:

昊天和桑桑牵手“私奔”的画面是准备搞百合吗?连骚鹅也来玩梗,目测B站要“拉郎配”了。

缺点:节奏太慢,对没看过第一季的,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很不友好,不像庆余年那样第一集就靠小范闲笑点频出吸引观众。


开心星期七


《将夜2》我给59分!

我个人是十分喜欢《将夜》这部电视剧的,第一部看完之后实在是没看过瘾,当知道有第二部的时候那个激动啊!在一天一天期待中等待《将夜2》的播出。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将夜2》在腾讯播出了,迅速开通腾讯会员。看第一集,十三先生出场就让我失望了。怎么主角管换了???什么鬼!男一号换了,第一部男主陈飞宇换成了王鹤棣,叶红鱼也换人了,孟子义变成了刘珂君,并不是觉得这两个演员怎么样,我感觉,既然拍第二部(就是续集),把主演都换了,感觉就像换了部电视剧似的,和第一部有点衔接不上。

陈飞宇身上的痞气十分的符合宁缺这个角色。而王鹤棣就感觉有点去硬装的痞气,让观众看着挺别扭的。



换了主演,剧情方面也是拖拖拉拉的,节奏特别的慢,感觉在拖时间似的。整个第二部就没怎么讲故事,一个情节都要拍几集。完全没有第一部看的津津有味。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火箭少女101的杨超越在第二部出演天女,出镜一袭白衣,一看近景满眼红血丝,怎么?熬夜了?我也是醉了!


《将夜2》可以吐槽的点实在是太多了,我也是简简单单看了一点,快进着给看完了,不然我这腾讯会员不就白开了,总之是亏了,看了个这么个剧。

我觉得影视作品只有合格不合格之分,如果第一部是100分,第二部我给59分,因为我觉得59分和0分没啥区别,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谢谢。


蔡小菜CXC


《将夜》电视剧改编自猫腻所著的同名小说《将夜》,讲述的是渭城小卒宁缺与其侍女桑桑为了昭雪冤屈通过一段机缘奇遇进入书院后,顽强拼搏、克服天赋缺陷,出世入世,与爱人亲人有人共同斗争黑暗护卫苍生的故事。


自然是第一季比第二季好看,第一季成长上升期,高手层出不穷,各种宗门,各种境界,没看过原著小说的比较有新鲜感。从另外一个角度简单说一下。

第一音乐:第一季片头曲内交响乐加中国古典乐器,气势恢宏,有欧美史诗片的感觉,又有东方独特的韵味,片中穿插的音乐,唯美悠远,

第二风景:高原雪山草甸,阔的蛮荒之地,高原湖泊,书院的小七孔桥,烟蓝的书院后山,


第三人物:看过第一季的人,对剧中几个有特点的人物印象很深刻,宁缺,桑桑,山主,叶红鱼,朝小树,颜瑟大师,夫子,夏侯,陈皮皮,光明大神官,等等,这些人物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精心设计的服饰,我真不知道把谁排在第一个,有好几个演员都是成明已久的老戏骨,比较有号召力,演技也很棒。这个阵容在第二季就差多了。高傲的二师兄君陌在第二季里拍出一张娃娃脸,气场给拍没了。

第二季是第一季的果,在第一季里面铺垫的东西,在第二季里面必须有个结果,铺垫比结果好看,怪物天才的宁缺变成了丧家之犬,次次被打的满地找牙,夫子与冥王之女的战斗几分钟结束,岐山大师这一块更是敷衍过去,没什么铺垫,我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夫子升天后的宫廷内斗,我真的看不下去了,总之想要超越第一季太难了。


《将夜2》是贯穿着整部小说很多高潮部分,而这些情节,比如烂柯寻医,宁缺背着桑桑的人间追杀,夫子登天,举世伐唐等,看过原著的都略知一二。

而第二部生硬的地方在于,给人一种只是为了拍大场面而去拍的感觉,减少了剧情之间的衔接。实际上在书中,要突出的并非不是场面多炫酷,而是在一场场逃难下来,不同角色的成长。剧中无疑把情给弱化,而给了所谓的打戏和特效。


《将夜2》的场景延续了《将夜1》的部分质感,重视对美景的拍摄。但是仔细看的剧粉会发现,有一些场景十分重复,至少在棋局里的荒漠,大师兄行走的荒漠和回渭城的景色都在一处,同时桑桑和宁缺拜见岐山大师的地方,好像也是《将夜1》中,宁缺被夫子关入的地方

而为什么《将夜2》与《将夜1》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因为制作太赶了。这就导致,剧本没有好好打磨,拍摄和后期都略显粗糙。

据说《将夜1》是拍了7个月的,那《将夜2》作为续集,叙事的格局也更为广阔,我认为在故事考量与拍摄上,不应该是4个月就能达到的。尽管看导演笔记,能看出来他们的旅途奔波与途中之苦,但是操之过急,效果远没有想象中的好。

另一方面是宣传和定档的时间也猝不及防,一言不合就开播了,前期的宣传预热基本上缩在了很短的范围内一下完成(具体可以看将夜官方微博,以前一个月的更新频次,在开播几日疯狂更新),以至于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老王解说电影


《将夜1》虽然热度差了点,但口碑却是男频改编剧里数一数二的,凭借自身精良的制作与优秀的武打,获得无数网友的喜爱,也因此大家都在苦苦等待《将夜2》的开播。

如今终于开播,怎么就全面崩盘了呢?

首先是演员大换血,要知道作为系列电视剧,中途换演员可是个大忌讳。一旦换了演员,观众就会有不适应感,而且难免会把两版演员进行比较。但是《将夜2》却将宁缺、叶红鱼、七师姐以及唐皇一家等角色换人。争议较大的是由王鹤棣饰演的男主宁缺与刘珂君饰演的叶红鱼。

1、 《将夜1》中陈飞宇饰演的宁缺有自己独特的内敛与沉淀,观众可以感受到他从一个边城小将一步步成为守护者的历练。

相比男主,骂声更集中的是叶红鱼。虽然《将夜1》中饰演叶红鱼的孟子义,口碑一直不太好,演起戏来也会被嘲是“面瘫”,可好歹观众截屏时,这张脸长得还是符合红叶鱼人设的。而刘珂君则缺少了红叶鱼的冷傲惊艳,哪怕演技更好一点,也会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2、由于演员更换的消息比较早就官宣了,很多观众也是说服自己,毕竟演员的档期是无能为力的。而且导演没换,整体风格也基本确定,《将夜2》的质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导演水平也崩了。

3、《将夜》的故事挺简单的,主要来说就是:

边城小军卒宁缺成为了唐国的守护者,却被发现青梅竹马的桑桑就是传说中化解危机的应兆之人,大家欲置她于死地。于是两人浪迹天涯,相依为命。在唐国危难之际,宁缺再次成为国家的守护者,誓死守卫家园。最后一步步揭开真相,战胜昊天,唤回曾经的爱人桑桑。

4、 将夜系列的核心与看点是什么?很明显,是复仇和自由,是为了心中所爱敢于与世界为敌的精神。一年前的《将夜1》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主要剧情集中在宁缺的复仇以及发现自己离不开桑桑。那么接下来《将夜2》理应是躯干、是重头戏,要去阐述书院、唐国以及宁缺身上的自由精神。

5、但是《将夜2》的团队偏偏不这么做,将抗争的主线改编为宁缺与桑桑的治病恋爱之旅,将男频文里的打怪升级变成了恋爱的小插曲。

而且《将夜2》缺乏一条清晰的主线,不论是桑桑受伤,还是宁缺逃窜,都是被动的支线行为。

观众看完也是一头雾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将夜2打分70分


叮哩当当


如果是劝退的话应该打几分?

一的夜粉估计也有撤的,二前几集就是劝退戏,没看过一的绝对劝退。

零分不合适,反正不及格。

1、编剧

《将夜2》的选角是一方面,最重要还是剧情,我不知道该剧的编剧说话算不算话,但是编剧是真的菜,毫无节奏感,以至于浪费了这么优秀的特效制作以及外景。


2、定位


看得出来将夜的胃口很大,既想要笼络男性观众,又想要笼络女性观众,结果就硬生生把一部男频小说改编成女性向的言情小说,让男女主角大谈特谈恋爱,甚至连基本的剧情节奏都打乱一气。


3、市场

任何市场,都是以讲好故事为前提的,简单的将作品区分男女是最不负责的。比如楼主,我是及其讨厌清宫剧的,但是不妨碍我去年每天追《延禧宫略》,我喜欢看《汉阙》《覆汉》《晚明》但是不妨碍我也喜欢晋江的《文学入侵》《好莱坞???》等。


你首先得是一个好故事,再不济得是一个流畅的剧情,而不是断断续续不知所谓的情情爱爱。即便是《浪漫满屋》这样的言情偶像剧,观众一眼就知道期待的是男女主角从敌人转变为爱人,将夜2呢?


再不济,你得告诉观众的看点是哪里啊。如果你是一个新观众,你会想我在看什么?它想要讲什么?


4,节奏太慢,好好的爽文搞成了恋爱文,太腻歪了。不过景色真的不错,特效也很好,就是打架有点王八拳。主要是节奏问题,应该学习庆余年,每1-2集搞个小高潮,每隔几集来个大高潮,打几个小BOSS。要知道连庆余年里面的腻歪桥段很多人都是快进的,更何况这部。


玉猫影视


将夜第一部大火,算的上封神之作了,打100分。将夜第二部与第一部相比根本没法比,完全看不下去。我就给打10分。

我觉得导致这种原因有这个方面;

1、编剧不走心,剧情太拖拉。第一部火了,第二部就想稳稳赚钱的,不用心,为了赚钱没下线。

2、影片的剪辑和配音和第一部差太多,让观众没有代入感,失败。

3、更换了男主,让第一部的粉丝完全接受不了。失败


未见猪剪辑


只能打5分,不能再多了

要不是对第一部的喜爱,第二部根本看不下来。花时间看剧是件奢侈的事情,若是看烂片,那就简直浪费生命。

为何说《将夜2》烂,那肯定不仅仅是比《将夜1》差这么简单。

《将夜》整部小说是非常好的,也是作者猫腻的巅峰之作。2018的IP榜榜首,小说的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就是这么好的小说,拍的第二部简直掉价的厉害。

下面来说为何掉价:

1.首先,编剧不走心。

剧情编排毫无章法,43集的剧前面几乎用了20集来写男女主逃亡,各种腻歪感情线,十分拖沓。到了20几集,从举世伐唐开始才渐入佳境。可是战争停歇后,天女回归西陵召开光明会,又开始各种无厘头了。

2.其次,配乐略显廉价。在

成功的电视剧,不仅靠剧情、演员这等硬件,配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何说《将夜2》配乐廉价,一个场景能最多记录播放了3首BGM…我真的…这也太滥用了吧,且不说有些歌意境还不贴合当时情景。这点要好好向第一部学习。

3.再者,剧中有很多后期配音漏配、错配,导致观影体验不佳。尤其男主,采用配音,观感大打折扣。

4.最后,换了男主是硬伤。换了也就算了,第二部男主,明显气质就不符合人物,少了太多男子气概。撑不起整部剧的形象。第一部,陈飞宇拍摄的时候只有17岁,先不论演技,该有的男子气概还是有的,但是王鹤棣版本的,真的不像宁缺。


幻悠尘6


如果是劝退的话应该打几分?

一的夜粉估计也有撤的,二前几集就是劝退戏,没看过一的绝对劝退。

零分不合适,反正不及格。

1、编剧

《将夜2》的选角是一方面,最重要还是剧情,我不知道该剧的编剧说话算不算话,但是编剧是真的菜,毫无节奏感,以至于浪费了这么优秀的特效制作以及外景。


2、定位


看得出来将夜的胃口很大,既想要笼络男性观众,又想要笼络女性观众,结果就硬生生把一部男频小说改编成女性向的言情小说,让男女主角大谈特谈恋爱,甚至连基本的剧情节奏都打乱一气。


3、市场

任何市场,都是以讲好故事为前提的,简单的将作品区分男女是最不负责的。比如楼主,我是及其讨厌清宫剧的,但是不妨碍我去年每天追《延禧宫略》,我喜欢看《汉阙》《覆汉》《晚明》但是不妨碍我也喜欢晋江的《文学入侵》《好莱坞???》等。


你首先得是一个好故事,再不济得是一个流畅的剧情,而不是断断续续不知所谓的情情爱爱。即便是《浪漫满屋》这样的言情偶像剧,观众一眼就知道期待的是男女主角从敌人转变为爱人,将夜2呢?


再不济,你得告诉观众的看点是哪里啊。如果你是一个新观众,你会想我在看什么?它想要讲什么?

4,节奏太慢,好好的爽文搞成了恋爱文,太腻歪了。不过景色真的不错,特效也很好,就是打架有点王八拳。主要是节奏问题,应该学习庆余年,每1-2集搞个小高潮,每隔几集来个大高潮,打几个小BOSS。要知道连庆余年里面的腻歪桥段很多人都是快进的,更何况这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