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實木顆粒板傢俱送到家發現一個櫃子出現三種不同板材

這幾年隨著全屋定製越來越流行,相應的投訴也越來越多,尺寸不合適,工期拖延,板材質量問題等。西安市民安先生就因無意中發現自己定製的傢俱板材與訂貨時的板材不符,與商家多次扯皮,至今問題還沒有妥善解決。

  事件回顧:

定的實木顆粒板安裝發現還有低密度板“混裝”

安先生去年4月在華夏家博會上與“香港佰怡家全屋定製家居”簽訂訂貨協議,並交了500元定金。隨後安先生前往該品牌在商場的門店選購板材和產品。到商場後發現該品牌已改名為“格林格全屋定製”,店員告知安先生兩者為同一品牌,只是更換了名字。隨後安先生交了2萬多元為家裡定製了衣櫃、鞋櫃等傢俱。
   “之前沒什麼問題,談得都挺好,雖然工期拖拖拉拉,但是總算在12月裝完了。安裝中我發現了問題,我與商家簽訂的是板材為‘實木顆粒板’,E0級環保板材。他們店員給我說所有板材都是環保實木顆粒板,定貨單上標註的櫃體為實木顆粒板,備註還標註了所有為實木顆粒板。但是送到家中,我發現了三種材質的板子,有多層板、低密度板,還有顆粒板。”安先生表示,店員曾告訴自己,行業內都是如此,這是行業“規則”,全屋定製都是這樣做的。

  商家回應:

背板、底板等為功能配件工藝與正常的側板不同

根據安先生提供的聯繫方式,華商報記者聯繫了“格林格定製傢俱”門店。店面工作人員表示,櫃體為面板和側板,標註的櫃體為“實木顆粒板”,不是指整體為實木顆粒。背板、底板等為功能配件,工藝與正常的側板不同,因此材質也不同。該店員表示,已與安先生取得聯繫,先幫安先生處理安裝遺留問題。對於記者詢問訂貨單上寫著所有為“實木顆粒板”,為何送到業主家中會有多層板及低密度板,工作人員沒有過多解釋,只表示不同配置不同價格。

  >>記者提醒:全屋定製“坑多水深” 選購時要擦亮眼

在這次事件中,據安先生介紹,自己一開始要的是整體櫃子所有板材均為“實木顆粒板”,但是商家給自己安裝的櫃子,除了實木顆粒板外,還有多層板及低密度板。商家則表示在合同中清楚寫著櫃體為“實木顆粒”,櫃體為面板和側板,但是背板、底板及內部板材不在“櫃體”範圍內,安先生與商家對櫃體的理解不同。
   華商報記者諮詢業內人士毛先生了解到,全屋定製行業在標註板材材質時普遍只是標註“櫃體”材質。但是消費者會將櫃體“錯認成”整體。當然也有不少商家在銷售中發現消費者有類似“誤解”不提醒,藉機混淆概念,引導消費者簽單。


   近年來隨著全屋定製在市場越來越受歡迎,不少家居商紛紛投身這一領域。隨著市場份額不斷增加,暴露出的問題也越發明顯。因是新興產業,服務和產品規範制度也不夠全面。根據近年來華商報受理的全屋定製投訴,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1.板材以次充好,優劣“混搭”。這是全屋定製最常見的手段。所有板材運到家中已做過封邊處理,油漆噴塗。消費者看不到產品“內芯”。往往是在傢俱尺寸不合適,現場切割時細心的業主會發現實際板材與訂購不符。同時,業主要注意,商家在訂貨單上往往會標註“櫃體板材為×××”,櫃體並不代表整個櫃子,底板、背板、隔板等才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2.尺寸、顏色不對多次更換。傢俱設計師是全屋定製的“靈魂人物”,傢俱尺寸最考驗設計師水平。全屋定製不像成品傢俱,可以直觀看到產品的樣子和顏色,全屋定製是在電腦上渲染效果圖,與實際產品有出入,不少消費者看到效果圖對產品期望過高,看到實際產品會覺得不符,最容易產生糾紛的就是顏色。
   3.產品只修不退成行業“潛規則”。定製傢俱只修不退已然成為行業潛規則,“退貨後無法進行二次銷售”成了商家無法退貨的有力藉口。華商報曾接到消費者投訴,定製衣櫃維修12次仍沒修好,商家表示可以一直修下去,就是不能退。提醒消費者,定製全屋家居最好在與商家簽訂合同時約定售後服務事宜。

   4.定傢俱時交全款後續維權難。“定製傢俱在工作人員上門量尺寸之前便要支付部分訂金,在設計圖出來後、廠家生產之前便要付清全部金額。”當下不少商家是這樣做的。建議消費者可跟商家協商,分幾次付款,在安裝完後結清餘款,維護雙方權益。
   5.小工廠代加工,全屋定製實為“全屋聯盟”。目前市場上有商家自身不足以支撐全屋定製,會找其他品牌聯盟統一名稱,甚至找小工廠代加工,貼牌銷售。對外為全屋定製,實則多個企業相互合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售後維權也易被“踢皮球”。建議消費者,選定製產品最好選知名成熟全屋品牌更有保障。 華商報記者 千朋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