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清明一幕,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今年的清明節肯定讓人記憶猶新。

畢業生們開學前最後一個假期、長輩們在春節過後第一次合夥上山、上班族們工作之後第一個小假期,街上的商店今年頭一次熱熱鬧鬧,忙著規劃今年的業績。交叉路口上面來往的車輛也多了,同學們拿著手機開始了人生頭一次的網課,對於學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這必然是讓人久久忘懷。

又是清明一幕,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網課當下的我們

這些種種都與疫情的發展有所牽連,在這次春節當中很多人在家也是悶壞了吧,在家可以多多閱讀書籍,去追劇,去打遊戲,唯一一點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外出,不可以與別人約會……

相伴而行,這次疫情終於有所好轉,目前我們迎來了一個小長假(3天),對於很多上班族而言,可以好好放鬆一下,在鄉下的話,必然免不了一個習俗——上山掃墓。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需要緬懷先人,但願先人可以保佑咋們。

上山掃墓,已是清明節習俗。

中國古代還是特別聰明的,創造了二十四節氣,同時清明排列在其中,根據古人的經驗和目前這一天的狀況來說:這一天往往是綿綿細雨,然而清明節這天也就定在4月5號前後。然而到了這一天,又是恐慌又是興奮,恐慌是因為每經過一個墓地前都會燒一些紙,如果不等它燒完的話,很可能引起火災,所以時不時都要盯著,只要他完全燒完,火已經滅了,才能放心的離去。興奮是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小假期,可以去旅遊等等。 總有那麼幾年在清明節前後發生森林火災,真希望所有的路人都能注意自己行為,文明掃墓,文明出行,防範第一 ,儘量避免不相干的事情發生,不要存在什麼僥倖心理,點完火一走了之。希望清明這一場細雨洗盡人間的種種不文明。

又是清明一幕,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 如果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多去閱讀一下古詩作品,去看一下當時候的詩人在春天做些什麼,多去學習一下,今天我分享一首《清明》讓大家閱讀賞析,看一看當時候的詩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是?牧童遙指杏花村。


又是清明一幕,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 這一首詩便是形容當時候的情節,然而這一天恰好是清明節,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然後遇到了匆匆細雨,看到那樹木,看到那行走在道路旁的路人,路人拿起了手中的工具,詩人還是比較善於發現的,記錄了身邊存在的這一刻!
又是清明一幕,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春雨紛紛,楊柳依依

充滿了春天的氣息,樹木叢生,那綿綿細雨像極了那飄散的雪花,那河邊的楊柳,隨風而飄。那河中的小船擺擺去,那船上的朋友在吶喊、在歡呼,那魚兒在細雨的澆灌下游上了岸邊,路人們紛紛搖擺著雙手,指向牛上的牧童津津說道,只看牧童雙手指向那杏花村,

既是春天的氣息,也是人們友好的象徵。其中詩當中提到了:春雨、行人、酒家、牧童、杏花村等等,都是詩人杜牧所看到的,當問起酒家在哪裡時,最後卻指向那個杏花村。詩人杜牧大概去飲酒了吧。

又是清明一幕,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牛上面的牧童

春天是一個萬物生長的季節,新事物新的希望,都讓我們成長起來,春天的細雨依舊可見,春天期間忙碌的路人,這一首詩形容清明再好不過了。


對於現在而言清明節這天依舊是綿綿細雨的,親朋好友們拿起了手上的工具,前去墓地打掃,其中在路途上,可能都是新長出來的野草野花,上山的路上可能都是我們之前所說的“泥土路”光滑光滑的。

又是清明一幕,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上山的道路——泥土路

樹枝交叉起來讓人難以前進,那些荊棘更是讓人觸目驚心。

又是清明一幕,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交叉的樹枝

而我們就要把那些樹枝砍掉,有一些可能早早的被路人砍掉了,方便我們來來往往的行人,到達了指定目的之後,大家可能就要忙活了,那就是把周圍的雜草大概清理一下,有時候還會放爆竹,現在放煙花的話比較少見了,畢竟也是為了安全起見,打掃完之後還要掛上那一塊一塊的紙,再插上幾炷香,有時候還會做一些標記,防止明年再來的時候,會忘記在哪裡了,然後在雨中走來走去……果真是“春雨紛紛,行人匆匆。”等到了自己忙完以後,清理一下身上的灰塵,然後就去兄弟家吃午飯, 親戚朋友們都聚一聚,忙碌了一上午,好不容易能喝上一口酒,可謂是大快人心呀。

又是清明一幕,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忙完的朋友們

之後可能就打算著什麼時候回去工作了,計劃今天做些什麼,好好的跟朋友告個別,然後就遠遠離去了……
現在對於過去來說,可能逐漸沒有那麼多風俗了,禮節也不會做那麼多,現在與過去的清明節應該跟杜牧所描繪的差不多吧 ——“春雨紛紛,行人匆匆”
如果大家有對清明節相關的看法,或者是這對《清明》這一首詩有更好的見解,都可以評論下來,我們共同討論這個話題!春天是一個美好的時季,願大家都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