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治維新使日本走上工業化道路,然而同一時期的洋務運動為何沒能把中國帶向工業化?

副史


1868年日本發生了著名的民治維新變法,當時的日本是歐洲例強的羔羊,大量不平等的條約簽訂,使日本國內從上至天皇下到仁人志士,都覺得日本需要翻身,需要變革,需要強大,以便擺脫歐洲例強的控制,放棄中國的治國理念,轉而學習西方的工業革命,和例強的軍事革命。日本變革的決心一確定,民治維新的新思想,在日本國內迅速貫徹,日本內閣派出了300多人,去歐洲訪問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15國,歷時三個月,引進和購買大批先進的生產線,聘請了各行業的洋人顧問,十年時間日本生產力大付提高,國力增強,進入了脫亞入歐的範圍。

同時期的中國清政府,內部的有志之士也發啟了洋務運動,主要人物有李鴻章,恭親王奕欣,曾國藩,張之洞等人。其終旨和口號為,學習洋務技術,為我利用製造,也派出幾十人留洋學,學德國洋務製造,也先後建立起江南製造局,漢陽兵工廠,造出老毛瑟步搶。

但此次洋務運動,只是有覺悟的,有新思想的中上層部分人士,其主流上層的統制者,跟本無動於衷,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不想讓社會和國家富強與進步,為了抵制改革,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反動勢力,暗中破壞阻撓,迫害進步人士,抽調資金等手段,使洋務運動停止不前,一場甲午戰爭以清政府完敗,洋務運動被徹底葬送。

這就是中日兩國基本同時學洋務,但取得的效果皆然不一樣,一個更為落後,更封建的中國一至維持到新中國誕生。


漢上樑州


客觀的說,中國在被捲入西方文明的體系後,表現的算是不錯——慘是慘,但比之全國淪為殖民地的印度呢?比之四分五裂的奧斯曼土耳其呢?比之一度滅國的波蘭呢?好像還可以吧?但為什麼回憶起那段歷史,中國人總覺得憋屈呢?這事得看和誰比——和那些國家比,中國挺好的,和日本比就完了。

中國被西方的堅船利炮刺醒,是1840年,日本被“黑船”打開國門,是1853年。就兩者開始全面接觸西方文明的時間來看,中國比日本還早一些。但為什麼兩國的近代史道路迥異,以至於到了今天,中國也只是靠規模帶來的綜合國力才略勝日本而已,若探究社會發展程度,仍是遠遠不如呢?

▲"黑船叩關" 後日本進入明治維新時期,工業飛速發展.

單個的人也許存在強弱,但民族不存在優劣——3000年前被猶太人描繪為天堂的伊甸園,如今是伊拉克腹地荒涼的沙漠;2000年前被羅馬人嚴重鄙視的日爾曼蠻族,如今是工業4.0的技術先鋒。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中日兩國近代的差距呢?

【關鍵詞】日本的幸運,在於西方文明進入時,全民認同的文化體系沒有形成,自然也就沒有壁壘。而中國的不幸在於,自身優越的文化體系在遇到更優越的體系時,不甘於失敗。

第一是政治體系不同。

◆日本是一個封建國家——這不是廢話嗎?難道中國不是封建國家——中國還真就不是封建國家。如今我們熟知的“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學說依據生產關係的發展規律而創立的,這個“封建”和我們要談的“封建”不是一個東西。所謂“封建”者,“分封建制”也,中國古代,這個詞意是,天子依爵位高低將領土分封與宗室或功臣。這種制度存在於周王朝和早期的漢王朝,而秦、漢武帝“推恩令”後的漢一直到清,都不是封建王朝,是中央集權的帝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國,是工業革命前人類社會的最高組織形式,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可以集中每一份微小的單人力量,形成國家意志,國家越大,此種意志越強。而封建制度的存在,正是因為人們沒有掌握帝國這種組織形式,龐大的國土和眾多的人口讓中央政府鞭長莫及、尾大不掉。所以,中央政府不得不把權力逐步分解下探,以利於統治,結果呢,力量也在這個過程中被稀釋了。古埃及、古羅馬、古中國等等帝國們,在識字率、農工技術、政府效率等諸多方面做到了農業社會的極致,才得以進入帝國時代。簡而言之,帝國是遠比封建國更加高級的存在,直到工業革命的出現——由於人類技術的迅速進步,封建國家規模小、能量弱的劣勢被工業的洪流填平了,在這股洪流中,封建國船小好掉頭,化整為零,順流而上,反而成為了弄潮兒,而帝國呢,在被趕超時還沒有反應過來呢。

▲洋務運動

◆日本就是這樣的封建國。不對啊,日本不是有天皇嗎?天皇不是皇帝嗎?日本不是帝國嗎?這正是人們對日本的一個誤解。很多人以為日本人自古就對天皇極其狂熱,隨時可以為皇道樂土刨腹自盡。錯。日本天皇萬世一統,並不是因為天皇的強大,恰恰是因為天皇的弱小。日本天皇出自古邪馬臺國,後被架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天皇就和曹操手中的漢獻帝一樣,是吉祥物一樣的存在。同時,日本社會還處在君權神授的原始時代,天皇在二戰後才放棄自己的神格,不似中國,帝位有德者居之。所以,在日本政治家看來,做掉天皇要犯下百姓眼中的“弒神之罪”,而自己的權力又不會增加,這買賣不合算。既然天皇沒統治力,在這個歷史時期裡,誰在統治日本?

幕府將軍。有實力的政治家會請(或強迫)天皇授予自己“徵夷大將軍”之職位,有了這個職位,就可以為天皇代理國政,至於“夷”到底是誰,沒人關心。

◆從1192年的鎌倉幕府建立,到1867年德川幕府倒臺,這700年漫長時間裡,日本的真正主人都是幕府將軍,而絕非天皇。幕府就是日本最大的領主,其下,有眾多的封臣,封臣地被稱之為“藩”。藩不大,和今天一個城市差不多,在農業社會中沒什麼力量,但也正因為小,藩民反而有歸屬感、容易團結、唇亡齒寒、相濡以沫。日本國門洞開時,德川幕府已經岌岌可危,其下眾藩受幕府壓榨,同時也各自為政,互有攻訐。為了在鬥爭中佔有優勢,各藩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的文明和技術,出現了所謂“薩摩、長州、土佐、肥前”四強藩。而此時,700年來一直受幕府鉗制的天皇也終於“多年媳婦熬成婆”。明治天皇利用各藩的力量和西方的先進技術、制度,把幕府將軍徹底打進了歷史教科書。所以,明治維新絕對不是什麼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是徹頭徹尾的暴力革命,大權旁落的天皇和受盡打壓的眾藩團結一致,做掉了不可一世的幕府。幕府倒臺後,日本出現了權力真空,眾藩中沒有壓倒性的力量,君權神授的天皇面對權力當然卻之不恭。以工業革命技術為後盾,日本一夜之間從封建國升級為帝國。在帝國體系之中,日本青雲直上,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

◆那麼中國呢?作為一個老牌帝國,中國是一個臃腫的巨人,西方文明帶來的痛感,要經過漫長的神經組織才能刺激到大腦。日本的某位智者瞭解了最新的火槍技術,告訴藩主,藩主就可以學習建造,而就算中國有同樣的智者,同樣盡職的官員,一層層打報上去,清朝都滅亡了。中國皇帝沒有大權旁落的問題,自然也不會想到利用底層力量,反而時刻提防著人民,就算有光緒這樣還算聰明的皇帝,手下也沒有眾藩,只有書生意氣的戊戌六君子,打草驚蛇,一敗塗地。幕府倒臺時,日本有天皇繼承,而清帝退位時,中國無領袖接任——革命黨不服袁世凱,北洋軍鄙視孫中山。老袁簽了二十一條,琢磨過來了,咱們帝國有力量,還得學日本,於是自己要當天皇,但人家的天皇畢竟熬了700年了,又是神,你呢?結果死的很慘,生為護國能吏,死為竊國大盜。

風水輪流轉,上局遊戲中你的優勢,很快就會變成下局遊戲中你的劣勢。日本特殊的政治體系拯救了他,而中國原本先進的政治體系卻害了他。

第二是文化基礎不同。

◆何為中國?古人云,夷狄用諸夏禮則諸夏之,諸夏用夷狄禮則夷狄之。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人總結出一套特殊的文化體系,用以支撐龐大帝國的內核。慈禧嫌棄火車動了先祖的龍脈,因為中國用祖先崇拜代替宗教信仰。大學士倭仁說“立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以忠信為甲冑,禮儀為幹櫓”,因為中國以道德規範代替科學技術。在歷史上,這些特有的中國文化維持了帝國、尤其是帝國下轄各地方的長治久安,因為在農業社會中,宗教本就比祖先虛無,技術也沒有道德有用——反而是玩物喪志呢。這套複雜的系統影響到方方面面,甚至成為選拔人才的方式——漢舉孝廉,隋唐其實也是舉孝廉,只不過要用文章寫出來而已,可沒聽說過誰木匠活幹的好可以當官的。所以當西方文明衝殺進來時,中國人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

◆而日本可沒有這樣的政治正確,正如鄧公所說,在日本人看來,不管白毛黑貓,抓住耗子,做成壽司,就是好貓。日本的封建體制,和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非常相似。幕府下有眾藩,眾藩下有武士,武士正是日本社會的核心階層。由於社會發展的落後,日本的文武政治還沒有分家,武士是衛兵、是軍隊、是謀臣,是一切。他們勇猛好鬥、質樸剛毅、輕視生死,但是他們為誰負責呢?為自己的領主,而絕非其他人,更不是天皇。日本歷史上多次出現過武士為給自己的領主報仇,去刺殺更高級領主的事情。喊著萬歲衝鋒的日本兵,是明治維新以後才出現的。在國門打開的初期,日本還沒有形成國家統一的文化思想,武士階層心中也沒有中國這樣的華夷之辨,對於新思想、新技術,他們抱有一種樸素的功利主義態度,既然西方的東西好,我們就學吧,就像當年學中國一樣。簡而言之,中國自成體系的文化支撐了大一統帝國的存在,在遭到更先進文化的入侵時,開始負隅頑抗,而日本沒有這種負擔。實際上,明治維新中的著名人物,比如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都是武士出身。當然,明治天皇這樣的大人物,自然要做一些過河拆橋的大事情。明治維新後,天皇發佈《廢刀令》,將武士對藩主的效忠轉為對國家的效忠——這聽起來是不可能的,其實很簡單,只要把武士的工資條從藩主手裡轉到天皇手裡就行了。何況,武士之間也有層級,推翻幕府,要靠藩主,推翻藩主,要靠上層武士,推翻上層武士就要靠下層武士。天皇遠交近攻,不亦樂乎。隨後,伴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律法和教育開始發揮作用,日本在很短的時間裡,就由一個武士對領主效忠的封建社會,轉變為一個全民對天皇效忠的帝國社會。此時,融合武士精神、儒學、神道教等元素的日本文化體系成型了——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帝國的精神支柱,而一旦破壞這種文化體系,日本帝國也就和當年的中華帝國一樣,不堪一擊了。

▲甲午海戰 (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的檢驗)

日本的幸運,在於西方文明進入時,全民認同的文化體系沒有形成,自然也就沒有壁壘。而中國的不幸在於,自身優越的文化體系在遇到更優越的體系時,不甘於失敗。


魚羊讀史


一. 工業化,不是幾個人的運動,而是一場全民運動。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鐵路——京郊鐵路,1865年英商在北京城外修造了一條長約500米的小型鐵路,試行小火車,於不料時人視之為"怪物",喧譁若狂,慈禧急忙飭令步軍衙門拆卸,成為鐵路史上一大笑料。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營業鐵路——吳淞鐵路,1874年12月,英國人不顧清政府的反對,在上海擅自修築了吳淞鐵路,這是中國境內第一條用於營運的鐵路。吳淞鐵路從上海起到吳淞鎮止,後來清政府與英國訂立了《收贖吳淞鐵路條款》,以 28萬兩白銀贖回鐵路,並於1877年10月全部拆毀,將鐵軌拋入大海。

反觀這一時期的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東京街頭亮起一盞電燈,引發東京人民的全民觀看,但是沒有人視之為洪水猛獸。

民眾思想上的開放,是整個社會工業化的基礎!工業化,伴隨著大量新知識新技術的湧入,社會的認可度要高,才能會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帶來市場,進一步調動生產積極性,從而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

洋務運動時期,中國社會正處於封建王朝的頂峰,思想僵化,自視為天朝上國,能夠接受改變,主動學習西方技術的終究只是一小部分人群。重農抑商的傳統,小農經濟的分散市場嚴重阻礙工業化的推進。而日本的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西化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一度喊出脫亞入歐的口號,整個社會思想勃發,快速接受新事物。

洋務運動

二. 工業化,也不是一兩個行業的推進,而是整個行業整個社會的推進。

縱觀世界近代史,率先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是英國,英國通過圈地運動,將農民趕向工廠,通過工廠的聚集形成城市,實現城市化進程。產業的激烈競爭,進一步引發第一次工業革命!然而英國本土畢竟地薄人少,於是乎英國不斷向外殖民,擴充它的海外市場,以便其傾銷商品,提供工業原材料,在不斷擴張中,一個日不落帝國誕生了。英法德的工業化,不外如是,對外擴張贏得戰爭紅利,掠奪殖民地以補充本土。美國的工業化,則略有區別,由於美國本土的廣闊國土面積,資源豐富,人口也較多,所以美國的工業化是伴隨著美國市場的統一整合,通過一場場淘金熱,美國順勢修建了聯通全國的鐵路,顛峰時期修建了近40萬公里鐵路,鐵路連接了美國的角角落落,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統一的國內市場。

因此可以看出,工業化進程中,伴隨著農業的削弱,工業行業規模的擴張,城市化的歷程,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等等一系列影響。而洋務運動,所產生影響的行業呢?絕大部分是軍工行業,極少的民用,缺少社會各行各業的參與,更缺少對整個市場的整合建設!

洋務運動

三. 工業化,需要整個國家的投入,而不是隻有某一派系。

洋務運動,說到底不過是一群洋務派官員們在一個小圈子內的自娛自樂,沒有廣泛流傳,沒有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更別說有社會各行各業人士的參與,甚至面臨著反對派的殊死抵抗!

明治維新,就不一樣了,政府的從上而下的全力支持,整個社會拼命學習西方,包括日本的天皇!

工業化的實現,需要大量且長期的投入,從基礎設施,重工業,到民用工業,哪一項都需要集合整個國家的力量,培養人才,開放扶持政策,給予金錢支持!而這一切,洋務派沒有,洋務運動從誕生起就跟他的創建者的政治生命綁定,一旦這個人的政治生命結束,洋務運動也就失敗而終!

洋務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