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清明有哪些節氣習俗 祭祖祭品如何選擇


清明時節雨紛紛,祭祖踏青兩不誤。


清明既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也有歡樂賞春的喜慶氣氛。清明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造就了清明豐富多樣的節俗。


讓Maigoo節氣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明節氣的習俗、美食還有清明詩句,感受清明“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


清明是哪天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一般在公曆4月5號前後。

【清明時節】清明有哪些節氣習俗 祭祖祭品如何選擇


清明時節,吐故納新、生氣旺盛、氣溫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節氣既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清明的由來

清明節歷史悠久,源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後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習俗內容。


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節日習俗的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的傳統節日。


【清明時節】清明有哪些節氣習俗 祭祖祭品如何選擇


古人將清明分為三候,即一候桐始華;二候麥花,田鼠化為駕;三候柳花,虹始見。


清明節習俗


掃墓祭祖

掃墓,原是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或前三天)的習俗,至唐代逐漸合併於清明,成為清明節的重要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清明時節】清明有哪些節氣習俗 祭祖祭品如何選擇


踏青郊遊

清明時節,桃花初綻、楊柳泛青、鶯飛草長,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尋一處清明節踏青旅遊好去處,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

【清明時節】清明有哪些節氣習俗 祭祖祭品如何選擇


放風箏

古人認為,清明節放風箏可消除災難,放飛晦氣。古人會把災禍疾病寫在風箏上,等風箏飛至高空後剪斷風箏線,讓風把它帶走,以期除病消災,祈求天賜好運,一年平安吉祥。

【清明時節】清明有哪些節氣習俗 祭祖祭品如何選擇


插柳戴柳

清明時節楊柳發芽抽綠,古時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預測年成好壞。清明踏青時編織柳環戴在頭上,以辟邪除災,祈福迎祥。民間有“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之說。

【清明時節】清明有哪些節氣習俗 祭祖祭品如何選擇


清明祭拜

1、修墳:提前一兩天清除雜草,添土。

2、上香:先要上三炷香,一根一根插,用左手從右向左插。

3、供酒食果點:大禮為葷物,小禮為水果,貢品按照三或三的倍數的數量關係擺放。

4、燒紙祭拜:一邊燒,一邊祈福。

5、叩首放鞭:紙錢燒完之後,開始叩首。最後是放鞭炮,象徵紅紅火火。

6、整潔環境:將墳地周圍汙穢的東西還有塑料袋之類的垃圾清理。

7、處理祭品:水果、糕點供完祖先以後,最好是分著吃。


Maigoo節氣小編提醒大家:在山林祭拜時,不要燒火、抽菸,以免引發火災。


清明節祭品

清明祭拜祖先親友傳統祭拜用品有香燭,紙錢,素酒,水果,點心,飯菜等。近年祭祀用品也多了許多現代流行因素,比如紙紮的豪車、別墅、數碼產品、金條、名煙、冥幣、銀行卡等等。


祭祖不要帶梨、葡萄、龍眼、香瓜、百香果、番石榴還有其它成串或空心多籽的水果。


為了保護環境,社會提倡文明祭祀,最常見的是鮮花祭祀,那麼清明上墳買什麼花?

菊花是清明掃墓的最佳選擇,代表著對逝去者的尊敬,用來表示哀悼,寄託哀思之情。

掃墓鮮花還有馬蹄蓮、勿忘我、玫瑰、百合花、龍膽花、唐菖蒲、蓬萊松等。

鮮花顏色以白色為主,黃色為輔,也可以搭配其他比較素色的花。


文明祭祀還有音樂祭祀、植樹祭祀、洗墓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會、社區公祭等方法。


清明節怎麼上墳磕頭


一是“三拜三叩”:其儀式是先做合掌、下拜,再屈膝下跪、磕頭,如同“一拜一叩”。磕完第一個頭後,起身站立、後退半步;停數秒再次合掌,向前半步、下拜、屈膝下跪、磕頭,即第二個“一拜一叩”;依此再做第三個“一拜一叩”。


二是所謂的“三拜九叩”:實際上是重複做三次“一拜三叩”,中間有兩次起身站立而已。


三是“三拜九叩”:類似重複做三次“一拜三叩”,但手勢可能與拱手、合掌不同,中間也不起立。


Maigoo節氣小編提醒大家:更詳細的祭拜方法、掃墓方法可見下一篇《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各地清明習俗


廣東

在廣東,清明掃墓,稱為“掃山”或“拜山”。

掃墓時首先會將祖墳周圍的雜草清除,祖墳扎紙,然後擺上祭祖金豬、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貢品進行拜祭,最後鳴放鞭炮。完成了拜祭儀式後,就地切燒豬配以鮮果茶點聚宴,或野炊或回家聚宴。


浙江

在浙江,清明俗稱祭清明,或“祭墳”拜太公。有的地方必須在清明早幾天上墳,有的地方卻一定清明日上墳,一般本族人拜太公都提早幾天祭拜,先祭拜太公,後祭自己各戶的祖宗。祭品擺好,先點蠟燭,後點香,按人多少髮香,由輩份高的,主祭禱詞,後大家一起跪拜。祭畢,小孩子可以分享清明餜吃。最後收拾祭品離開,所有的墳都要到過,全用同樣的程序祭祀。


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


山東

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據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後,一起吃祭後的饅頭及菜餚,稱為“房食”或“祊社”。


清明忌諱


拜訪親友

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不吉利,隔天去探視為宜。當然,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為宜。

衣著鮮豔

清明節期間要特別忌穿大紅大紫的衣服還有配飾,即使紅內衣也要謹慎穿用;應穿上素色的服飾為宜。如果是本命年,則紅內衣可穿。

頭髮遮額

清明期間走夜路,一定要記得隨身攜帶護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時,額頭是人的神燈所在,不要用頭髮蓋住,要亮出額頭。

孕婦掃墓

通常來說懷孕婦女是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的,除了強調風俗外,其實長途奔波對婦女和胎兒來說都是不宜的。

體弱掃墓

一個身體正處於生病狀態,或是虛弱狀態的,或者最近運氣不佳,諸事不順的人最好不要去參加掃墓活動,極易招致晦氣。


清明養生


清明運動

清明高血壓的易發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如太極拳等鍛鍊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以免引起屏氣,而引起血壓升高。


清明穿衣

清明前後,因為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早上出門上班時穿一件風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熱時,可脫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當然,maigoo小編提示“春捂”的過程也應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決定衣服增減。


清明飲食

一到清明各地有吃青團、艾粄、饊子、子推饃的食俗。此時是春季仲暮之交,清明飲食以清補為主,注重平肝氣、養肝陰。少吃海魚、海蝦、海蟹、鹹菜、竹筍等發物。應該多吃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鵪鶉、鵝肉、蚌肉、螺螄等食物,還有梨、桃、櫻桃、蘋果、橘等清明應季水果。


清明詩句


清明時節,人們一邊沉浸在緬懷先人哀思中,一邊不負春光,享受著無邊綠意。這些個下雨的日子裡,無論古今,總會令人有感而發。詩人們以詩喻情,將清明的哀傷與春日的明媚,都寄託在字詞之間。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寒食上冢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清明

(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江引·清明日出遊

(明)王磐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